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1篇
  免费   746篇
  国内免费   538篇
测绘学   143篇
大气科学   229篇
地球物理   550篇
地质学   1774篇
海洋学   156篇
天文学   304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37年   2篇
  1933年   2篇
  1924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遥感技术为库容曲线的重构带来了新思路,但仍存在多源遥感影像数据难以直接应用、水库批量面积提取效率低等问题,难以形成一套系统化、流程化的方法进行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多源时相遥感影像数据耦合的库容曲线重构方法,并重构了深圳市径心水库的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试验证明,重构后的库容曲线常水位区间的库容曲线偏离率在4.23%~11.5%之间,能够为径心水库的调度管理提供参考,同时对全国库容曲线无法及时重构的水库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在全空间信息系统中,多粒度时空对象及其时空域的组织方式,本身并没有对对象进行专门的可视化处理.对象的全特征、复杂关联与多维动态特点客观上造成了用户理解和认知数据的困难,需要专门的可视化工具,对对象的特征信息进行可视化检查与交互探索,一方面可以向下验证全空间信息系统建模理论,融合多粒度时空对象一体化管理技术;另一方面可以向上为系统示范应用提供数据可视化工具,检查对象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为此,首先从体系架构和可视化流程2个方面对可视化工具进行总体设计;在此基础上,以对象特征的直接动态可视化表达为目标,针对对象特征信息的不同来源和时空演变特点,提出多粒度时空对象离散变化特征动态表达、连续变化特征动态表达的关键技术流程,实现对象全生命周期特征信息的变化管理、动态表达与交互探索;最后通过插件扩展,实现了系统功能,以若干应用场景验证了系统架构的合理性和关键技术流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3.
陈常乐  刘财  胡婷  刘洋 《世界地质》2015,34(1):219-225
地震波走时拾取是地震资料前期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后期层析成像方法中计算速度的重要依据。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初至拾取的方法,利用地震信号的瞬时旅行时属性进行地震波自动初至拾取,瞬时旅行时属性的计算包括两个独立但相关联的部分,首先通过S变换将地震信号转换到时频域,然后利用映射算子将时频域表征映像回时间域得到瞬时旅行时,从而实现自动拾取初至。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拾取地震波初至时间。  相似文献   
994.
强烈岩溶控制型崩塌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月27日,贵州省威宁县猴场镇腰岩脚发生崩塌。腰岩脚高陡坡为软弱基座型,上覆硬岩为碳酸盐岩,下伏软岩中有近水平可采煤层。基于灾害特征及过程分析,建立了崩塌发生机制概念模型,即高陡斜坡中因强烈岩溶作用发育有深切溶蚀裂缝和水平溶洞,形成高陡岩墙,坡体深部煤层向坡面过度回采,导致岩墙下部应力集中过大而发展为破坏。基于MIDAS/GTS分析软件量化分析了崩塌发生机理及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采空率下回采工作面距离陡崖面的临界安全距离,可为类似条件下煤矿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岩石直剪流变仪对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滑带(炭质泥质灰岩)进行了岩石饱水直接剪切流变试验.通过分析流变试验结果,从而得出滑带炭质泥质灰岩的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进而得到软岩的长期强度.结果表明:炭质泥质灰岩饱水条件下与自然状况下流变强度和瞬时剪切强度参数相比,饱水状况下的长期强度有明显降低,饱水状况下炭质泥质灰岩摩擦系数比自然流变降低13.87%,比瞬时剪切的摩擦系数低40.91%; 饱水状况下炭质泥质灰岩黏聚力比自然流变降低13.81%,比瞬时剪切获取的黏聚力降低36.67%.因裂隙损伤扩展,饱水条件下长期抗剪强度比自然状况下长期抗剪强度有所降低,但是没有直剪流变试验长期抗剪强度与瞬时抗剪强度相比降低显著,为深入认识和分析鸡尾山滑坡滑带软岩的流变力学特性提供重要的试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996.
于志坚  耿印  李明  于保国  布凡 《探矿工程》2015,42(5):22-25,30
山西腰站矿区施工的ZK6004钻孔,设计孔深1450 m,地层复杂,而且全孔漏失,极易发生烧钻事故。就该孔连续发生的2次烧钻事故,进行了事故原因分析、处理方法的经验介绍。2次烧钻事故的处理过程中,根据实际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了掏眼法和冲砸法。这是深孔烧钻事故处理新方法、新尝试。同时总结了漏失深孔烧钻事故的预冲孔经验及预防措施。对于今后在复杂漏失地层深斜钻孔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97.
在海南岛东部滨浅海砂矿资源调查中,应用绳索锤击取心浅钻技术实施20 m浅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种浅钻技术是获取浅层地质实物资料、验证地下信息推断与解释,最终圈定矿体、计算储量、评估品位的有效手段。介绍了这种结构简单、扰动较小的地质浅钻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王建华  刘杰  张进 《探矿工程》2015,42(10):1-5
我国广泛分布着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开发应用远景良好。通过借鉴、转化、应用常规油气开发的成熟技术,可集成配套形成页岩气开发钻完井技术系列。水平井已成为页岩气开发的主要钻井方式,结合旋转导向、MWD/LWD、三维地震和欠平衡钻井等工艺技术的集成应用可提高开发效率。水力压裂工艺已成为页岩气开发的主要技术,随着清水压裂、重复压裂、同步压裂等技术的发展,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更具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99.
构造应力场的变化会对岩石力学和物理性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岩石中油气的流动与赋存以及岩石—流体的作用过程。因此"临界转换"状态下的构造应力场对油气聚集成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构造应力场的转换总伴随有构造运动的发生,而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各种裂隙、褶皱,断层等静态的地质要素为油气运移和聚集成藏提供了通道储集空间;变化的地应力场本身还会引起流体势场变化,从而控制了油气的运移与聚集。因此,研究构造应力场及其转换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探测电离层异常时探测范围有限且无法区分正负扰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PCA和滑动时窗的探测方法,并以3次强震为例检测其异常探测能力。结果显示,PCA-滑动时窗方法同时具备了2种方法的探测优势,相较于滑动时窗法,其探测结果更加直观、简明,且不易受空间环境影响,有相对更高的异常探测置信度和可靠度;相较于PCA方法,其能更好地用于长时间时空异常探测,并准确区分出正负异常。另外,通过进一步分析2020年瓦哈卡地震后发现,电离层在震前11~13 d、9 d及4~6 d出现明显异常,且异常位于震中偏南区域。综合4次地震可知,异常主要出现在震中偏南方向,大多呈共轭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