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6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西南天山是新疆南部重要的金、锑成矿远景区,成矿潜力大,是寻找金、锑矿的有利地区。目前仅发现1处大型金矿,勘查工作进展缓慢。2016—2018年在新疆乌什北山乌鲁克也拉克一带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普查工作,详细分析了地球化学参数、元素分布特征及元素相关性,圈定综合异常16处,优先出2处金锑、汞、铀矿等不同类型的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地表圈出3条金矿体,发现了乌什北山金矿化点,为区内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3.
赵建政  刘辉等 《内陆地震》1999,13(4):357-361
引言1998年8月2日伽师6.0级、8月27日6.6级地震前,位于震中280km东北方向的阿合奇地震台和乌什地震台的地倾斜资料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前兆异常。尤其是阿合奇台的地倾斜,在两次地震前异常特点明显。笔者应用“八五”攻关成果软件,对这两次地震进行了跟踪分析研究,并对1998年8月27日6.6级地震作出了地震“三要素”预报。1 阿合奇台地倾斜异常阿合奇地震台SQ-70B型石英水平摆倾斜仪于1989年开始投入观测,历年来记录较稳定,对其周围发生的较大地震均有较好的异常对应。1.1 日均值分量异常…  相似文献   
34.
北京时间2024年1月23日2时9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41.26°N,78.63°E)发生7.1级地震。中国地震预警网于震后12.2 s产出首报预警信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震后3 min发布自动速报结果,震后13 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多家单位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产出震源参数、地震构造、历史地震、余震精定位、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过程等应急产品。结果显示,本次地震是一次发生在青藏高原西缘的逆冲型地震事件,余震展布呈NEE向; 主震破裂持续时间约15 s,主要能量约在震后8 s释放,最大位移量约2.3 m,破裂长度约32 km; 极震区推测烈度达Ⅷ度,区域涉及乌什县、阿合奇县,面积约4614 km2; 震中附近多个台站峰值加速度值大于该区设防标准,存在造成部分房屋和道路损坏的可能,经对比,与实际震害调查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35.
乌什台地倾斜资料的小波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乌什台地倾斜开始观测以来的震例,利用基于小波分析的多尺度分析原理对乌什台地倾斜的日均值观测序列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乌什台地倾斜多尺度分析结果的映震特征。乌什台地倾斜多尺度分析结果在绝大多数地震前存在超阈值异常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即一般都是在异常结束后几个月之内发生地震,个别情况下地震会发生在高值异常持续时段内。初步可以认定,利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原理将地倾斜资料分解成若干频段后,能够较好地识别和提取地倾斜原始测值中不易分辨的中短期地震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36.
乌什-阿克苏地区位于塔里木克拉通西北缘,发育有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典型前寒武纪蓝片岩地体.根据前人的研究,阿克苏地区的蓝片岩地体在俯冲、折返和折返后的过程中共经历了四个期次的变形,但是对于乌什地区的蓝片岩地体的构造变形特征研究目前仍为空白.本文通过对乌什与阿克苏地区的蓝片岩地体的构造变形特征进行系统的野外观察测量和室内分析对比,发现两个地区的蓝片岩地体的构造变形特征基本相似,均可以划分为四个变形期次,但各期次变形在一些细节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结合前人最新的年代学数据,本文对乌什-阿克苏地区蓝片岩地体构造变形期次的年代学框架进行了初步限定.其中,第一期次的变形时间约为754~750 Ma,与高压低温相的变质作用紧密相关,是蓝片岩地体俯冲的结果;第二期次变形的时间略晚于第一期变形,其形成应该与蓝片岩地体的折返过程紧密相关;第三期次变形早于基性岩墙的侵入,而晚于第二期变形,即在约750~745 Ma之间,是环Rodinia俯冲体系作用下塔里木克拉通北缘最后俯冲的结果;第四期次变形涉及到的最年轻地层为二叠系,可能与古天山洋关闭或中新生代的不同陆块碰撞增生到亚洲板块南部边缘有关.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介绍了重力、磁力、大地电磁测深、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与地震相关的活动断裂的识别标志,并以新疆乌什地震带为例分析了综合各种物探资料研究活动断裂的方法。结果显示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针对性方法可以较好的获得断裂的展布、深部或者活动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38.
39.
分析了2005年2月15日乌什6.3级地震前乌什地区的地震活动和前兆异常。乌什6.3级地震前,乌什-柯坪地区中小地震活动有明显的增强-平静过程,符合柯坪块体6级地震轮回规律。研究表明,震前乌什附近地区有5项地震学参数空间扫描和5项地震学参数时间进程存在中短期异常,且存在阿合奇台地倾斜EW分量年变形态改变、固体潮汐畸变和巴楚地应力观测值大幅度波动等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40.
研究洛浦MS6.0地震和哈萨克斯坦MS6.1地震前乌什台水位异常。对比分析发现,两次MS6地震前,乌什台新46井静水位、体应变的辅助测项钻孔水位震前反向、加速上升、下降的短期异常明显,且2套水位观测震前异常时间同步性,形态相似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