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459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34篇
地质学   1041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布青山蛇绿混杂岩位于阿尼玛卿带西段,它是由早古生代和早石炭世一早二叠世两期蛇绿岩组成的复合蛇绿混杂岩带。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以方辉橄榄为主,高镁,∑PEE是球粒陨石的0.2-0.65倍,HREE是球粒陨石的0.28-0.32倍,属亏损的大洋岩石圈地幔。早古生代蛇绿岩中辉长岩、辉绿岩和玄武岩等镁铁质岩主要具N-MORB性质,少量具T-MORB性质。早石炭世一早二叠世蛇绿岩中玄武岩也主要具N-MORB性质、少量具T-MORB性质。它们均形成于洋中脊环境。本区曾存在成熟的早古生代洋盆和古特提斯洋盆,有更复杂的构造演化史。  相似文献   
102.
位于新疆北部富蕴县库尔提一带的晚古生代变质玄武岩和辉长岩系含有似岛弧火山岩(arc-like)和似洋中脊玄武岩(MORB-like)成分的两种组分,岩石以出现不同程度的LREE亏损和Nb、Ta等元素的负异常为特征,在成分上非常相似于现代弧后盆地(Mariana和Okinawa弧后盆地)的玄武岩。我们厘定这套变质的镁铁质火成岩为弧后盆地蛇绿岩,它们很可能代表了晚古生代古亚洲洋北侧的一个洋内岛弧的弧后盆地系统,表明晚古生代早期新疆北部地区处于与古亚洲洋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该古洋在晚石炭世-二叠纪消减消失后,两侧西伯利亚和哈萨克-准噶尔板块才开始碰撞和造山。  相似文献   
103.
文章主要论述了北祁连山西段石居里矿田内Ⅵ号沟、Ⅷ号沟、九个泉等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并与北祁连山东段老虎山地区银硐沟、猪嘴哑吧等矿床对比。结合其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历史、古洋脊或弧间、弧后拉张环境确定矿床类型,将上述3个矿床归属为蛇绿岩Cu(Zn)-S型矿床(类塞浦路斯型)。建立综合成矿模式的基本要求:(1)矿床具有一定的时控性,有一定的含矿层位;(2)生长性断裂的积极参与;(3)海底火山喷发、喷气中心与次级盆地双向控制;(4)多元热流体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04.
青海天峻南山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天峻南山蛇绿岩为本次1:5万区调中首次发现,从其中地质特征,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陆内裂谷扩张的早石炭世小洋盆构造环境,它的发现对于重新认识宗务隆造山地质属性,地球动力学机制,与祁连造山带,柴达木地块的构造关系以及研究古特提斯洋演化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5.
《浙江测绘》1996,(1):27-28
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管理。但是,管理之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还不过一个世纪。同样,伴陪着管理的产生,公共关系也随之萌动。而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新的管理学科,则更为年轻。它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06.
107.
西藏罗布莎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布莎蛇绿岩是形成中生代的蛇绿混杂构造岩片,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和喜马拉雅北部上三叠统复理石变形带,呈构造接触关系,现今地表为-自南而北的逆冲推覆岩片堆叠层序。于早白垩世发生构造侵位及主变质作用。蛇绿岩主要由主质橄榄岩,堆积杂岩,块状与枕状熔岩硅质岩组成。  相似文献   
108.
有关蛇绿岩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扼要介绍有关蛇绿岩的形成环境、成因类型划分及有关上地幔岩变形特征方面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9.
赣东北元古代蛇绿岩Sm—Nd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江南古陆东南缘赣东北弋阳—德兴—婺源一线有一条蛇绿岩带,普遍认为它是二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的分界线,形成于元古代。推断蛇绿混杂岩是元古代古洋壳俯冲时被挤上来的碎片;也有人认为它是中生代二大古陆之间的缝合线。Sm-Nd矿物等时线给出1034±16Ma(MSWD=1.0)的同位素年龄,它符合元古代缝合带的观点,而不利于中生代缝合带。  相似文献   
110.
南天山榆树沟—铜花山构造混杂体雏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