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352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31.
大瑞铁路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附近,地质构造条件复杂,活动断裂、高地应力、高地温、深埋隧道岩爆、软岩大变形等与地壳稳定性相关的地质问题严重制约着铁路工程规划建设。通过对大瑞铁路保山—瑞丽段及邻区地质背景、新构造活动、地壳隆升速率、潜在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地质灾害特征等因子分析,采用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法,按照稳定、较稳定、较不稳定和不稳定4个等级,对大瑞铁路保山至瑞丽段及邻区的地壳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将其划分为88个区;推荐线路C12K方案穿越19个地壳稳定性分区,其中不稳定分区占全线长度的9.79%,较不稳定分区占46.70%,较稳定分区占36.70%,稳定分区占6.81%。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对于指导铁路规划建设和线路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2.
中国东北地区噪声层析成像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唯一的深震孕育区,获取该区的壳幔结构,对于研究板块俯冲、深震以及火山活动等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利用该区159个固定台站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和27个流动台站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间的垂向波形连续记录,计算了台站间的预估格林函数,并采用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测量了双台路径上瑞雷波的群速度和相速度频散曲线.通过质量控制和筛选,最终得到了2204条路径上周期5~40 s的群/相速度频散曲线.检测板测试表明,反演结果可以达到2°×2°的分辨.利用Ditmar & Yanovskaya反演方法,我们得到了研究区(105°E-135°E,39°N-52°N)周期8~30 s的瑞雷波的群速度和相速度分布图.不同周期的群/相速度分布图,反映了不同深度S波速度的横向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存在横向非均匀性.短周期(如8 s)的群/相速度分布与地表地质构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具体来说,山区显示为高速,沉积盆地显示为低速;随着周期的增大(如15 s,22 s),地形的控制作用相对减弱;较长周期(如30 s)的群/相速度分布与地壳厚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33.
静中动判据、异年倍九律、三性法、高山峰指标是郭增建研究组提出的中期与短期的预测指标。用这几个指标回顾性地讨论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南MS7.3级地震的中期和短临预测。  相似文献   
434.
常想德  葛鸣  李军  赵纯青 《内陆地震》2014,28(3):211-218
针对王家沟断层组与九家湾断层组转换区基岩走势及目标地层的变化情况,确定适合转换区物探方法探测的观测系统参数,并辅以现场踏勘,确定合理的探测测线,利用wseis15和RES2DINV软件对在探测测线上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时间剖面和地层视电阻率剖面,比对两条断层组已有物探资料中土层变化的特征,总结归纳出在转换区内土层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35.
高频面波方法的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波多道分析方法(MASW)通过分析高频瑞雷波确定浅地表剪切波速度.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该方法具有非侵入性、无损、高效及价格低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浅地表地球物理和地质工程学界的重视,视为未来最有希望的技术之一.这篇综述论文将介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浅地表地球物理团队近年来在研究高频面波的传播理论和应用中取得的部分成果.非几何波是一种仅存在于浅地表介质,尤其是未固结的沉积物中的独特的地震波.它的存在对快速而准确地获得表层S波速度有一定价值.我们的研究表明非几何波是一种具有频散特性的泄漏波.泄漏波的存在可能导致将其误认为瑞雷波的基阶或高阶能量,从而造成模式误判.这种模式误判会导致错误的反演结果.我们通过求取高基阶分离后的瑞雷波格林函数证明虚震源法瑞雷波勘探的可行性.这个结果将极大地降低野外瑞雷波勘探成本.勒夫波多道分析方法(MALW)中未知参数比瑞雷波的少,这使得勒夫波的频散曲线比瑞雷波的简单.因此,勒夫波反演更稳定,非唯一性更低.勒夫波数据生成的能量图像通常比瑞雷波的清晰,并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从而可以更容易地拾取精确的勒夫波的相速度.利用雅克比矩阵分析波长与探测深度的关系表明对相同波长的基阶模式而言,瑞雷波的探测深度是勒夫波的1.3~1.4倍;而两种波的相同波长的高阶模式波的探测深度相同.我们也尝试了时间域勒夫波反演.按照勒夫波分辨率将地球模型剖分成了不同尺寸的块体,利用反卷积消除了地震子波对勒夫波波形的影响,通过更新每个块体的S波速度来拟合勒夫波波形,从而获得地下S波速度模型.该方法不基于水平层状模型假设,适用于任意二维介质模型.  相似文献   
436.
五莲山-九仙山地质公园,包括2个园区组成,是一个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综合性的中型地质公园。园区内既有代表性的地质构造剖面、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又有地质灾害遗迹。查明九仙山园区西部保存了7亿年前地壳形成过程中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经历了三叠纪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而发生强烈的变质变形,属于新元古代荣成岩套,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其形成年龄799Ma,变质年龄255Ma;九仙山中东部和五莲山主要为中生代早白垩世崂山超单元晶洞二长花岗岩,形成年龄120Ma。  相似文献   
437.
大瑞铁路澜沧江大桥工程边坡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现场调查、工程地质分析和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在建大瑞铁路工程澜沧江大桥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澜沧江大桥是在建大瑞铁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桥址岸坡发育延伸较长的顺坡向节理和近垂直的陡倾节理。右岸桥位工程开挖区位于一组较大型顺坡结构面的下方,岸坡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桥位的适宜性。综合研究表明,工程开挖后,右岸桥位上部岩体极易在顺坡向结构面的控制下发生滑移–拉裂式破坏,沿外倾结构面产生较大的位移,甚至可能失稳,需要进行专门的工程治理。左岸边坡岩体结构相对稳定,工程开挖后,位移将主要集中在开挖面附近的浅表层部位,不仅变形较小,影响范围也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38.
徐耀明  蒋少涌  朱志勇  周巍 《岩石学报》2017,33(11):3495-3506
江西九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上重要的铜金资源产地,近年来地勘单位在该区西南部的坳下远景区发现物化探异常,并布置钻探工作,在奥陶系白云岩与隐伏黑云母花岗斑岩侵入体的接触带上,揭露了矽卡岩和矿化。本文以这些矽卡岩为研究对象,运用电子探针及同位素质谱仪测定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氧同位素组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热液的物理化学条件,流体来源及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形成坳下矽卡岩的热液流体,进蚀变阶段温度为516~663℃,平均597℃,氧同位素值(δ~(18)O_(Fluid))为9.3‰,偏还原性;退蚀变阶段温度为263~317℃,平均290℃,氧同位素值(δ~(18)O_(Fluid))为-4.9‰,偏氧化性。与九瑞的武山、东雷湾、邓家山等矽卡岩矿床相比,坳下镁矽卡岩组分更高,发现了以往九瑞地区的矽卡岩矿床中未见的橄榄石、金云母。经综合分析,认为高盐度的、较热的、氧化性弱的岩浆热液,与稀释的、较冷的、氧化性强的大气降水的流体混合过程,是坳下矽卡岩及其矿化的形成机制。这一过程,对形成有价值的矽卡岩型矿床非常有利,在九瑞矿集区后续的勘查工作中,应关注侵入体与奥陶系白云岩接触带形成的镁矽卡岩相关矿床,以及志留系和奥陶系地层硅钙界面处受到岩浆热液叠加形成的层状矿体。  相似文献   
439.
在抽水或涌水试验管道流中,管损是普遍存在的,管损的研究对水文地质试验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黑河流域勘探孔HQ2自流井开展多落程涌水试验,并首次应用地调局水环中心自研发的九恒探头技术对不同流量自流井内长158 175 m、内径160 mm钢管的管损值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涌水量为31 44 L/s、25 72 L/s、16 84 L/s时两探头间距长度管损值分别为2 67 m、1 70 m、0 81 m,分别占近出水口测得降深值的50 85%、48 29%、42 85%。将测试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经验公式可利用条件。  相似文献   
440.
OCCAM算法在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反演中已获得了成功应用。将其引入到瑞雷波频散曲线反演中,应用权重矩阵,提高了解的纵向分辨率;应用拉格朗日乘子光滑参数改善了迭代效果并提高了解的稳定性,使其可以在解的精度和模型分辨率中取最佳折中解。实测资料试算结果表明:用OCCAM算法对低速软弱夹层瞬态瑞雷波频散曲线进行反演,不但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分辨能力强的特点,而且能自动分层和反演地层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