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918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盘龙洞生物礁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本文对宣汉盘龙洞上二叠统生物礁古油气藏成岩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胶结作用、新生变形作用、白云岩化作用、去白云岩化作用以及压溶和溶解作用等。根据岩石中胶结物的胶结结构和矿物特征,初步判断该生物礁主要经历了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渗流潜流环境、海水与淡水混合带成岩环境和埋藏成岩环境。该区的白云岩主要是混合白云岩化形成的。值得强调的是,该区白云岩化作用和溶蚀作用对该生物礁岩石孔隙度的增加贡献很大,提供了良好的油气储集空间,这对恢复该生物礁储层孔隙发育历史,以及油气勘探和评价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2.
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组成及成礁模式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东北地区在地表露头上目前发现的长兴组生物礁以盘龙洞、通江铁厂河和羊鼓洞生物礁为代表。野外和室内综合研究表明:盘龙洞生物礁发育完好,生长有大量骨架岩,而羊鼓洞生物礁骨架岩几乎不发育,以障积岩为主夹少量粘结岩;盘龙洞骨架间充填物为生物碎屑和砂屑为主,泥晶灰泥很少,而羊鼓洞以生物碎屑和方解石灰泥为主;盘龙洞生物礁普遍发生了白云岩化,而羊鼓洞白云岩化极其微弱。通过盘龙洞与羊鼓洞生物礁对比研究,认为两者非同时形成,羊鼓洞生物礁早于盘龙洞,生物礁有由台地向盆地迁移趋势,其成礁模式为台地边缘礁滩组合型缓坡模式。  相似文献   
953.
赣北早二叠世王家铺煤系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和中 《江西地质》1990,4(3):310-317
  相似文献   
954.
The Upper Permian strata in Qujiang-Renhua area, Guangdeng Province, is a coalbearing sequence. Based on sedimentary faeies analysis and corelation of chemical variation in sedimentary rocks, the following regularities can be notieed: (1) The evolution of continental facies→transitional facies→marine facies is reflected by the deereasing tendency of K, Ga, Ti and the inerease in Mg, Ca, and Sr; (2) K, Ga, and Ti exhibit a tendency of decrease and Ca, Mg, V, and Sr tend to increase in the sequence of lacustrine faeies→laterlal facies→gulf and lagoonal facies. (3) Lacustrine facies→lagoonal facies→gulf facies is paralled by decrease in K, Cu, Pb, V, and Ba as well as an increase in Ca, Mg and Mn in sideritie redules. (4) Discussions arc also made in the paper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rill core samples and surface samples, between pyrite, siderite and ealc-siliceous nodules, and between light and heavy minerals separated from sandstone in respect bo their components (Tables 2, 3, 4, 5).  相似文献   
955.
956.
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盘龙洞生物礁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宣汉盘龙洞上二叠统生物礁古油气藏成岩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胶结作用、新生变形作用、白云岩化作用、去白云岩化作用以及压溶和溶解作用等。根据岩石中胶结物的胶结结构和矿物特征,初步判断该生物礁主要经历了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渗流潜流环境、海水与淡水混合带成岩环境和埋藏成岩环境。该区的白云岩主要是混合白云岩化形成的。值得强调的是,该区白云岩化作用和溶蚀作用对该生物礁岩石孔隙度的增加贡献很大,提供了良好的油气储集空间,这对恢复该生物礁储层孔隙发育历史,以及油气勘探和评价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7.
煤层是成煤物质成分、特征和形成环境的统一体,煤岩组分、煤的化学组成等是煤层物质成分和形成环境的体现。通过对宜山煤田中部上二叠统合山组K7、K6、K3煤层煤质特征分析,得出本区煤层形成的沉积环境不论是成煤前期还是成煤期受海水的影响较大,海水的作用白下而上逐渐减弱。成煤期的潜水面比较低,K3煤层覆水深度比K6、K7浅,都处于动荡环境条件中,同时受到周期性干燥环境和潮湿环境相互交替作用影响。水介质条件以碱性为主,从弱还原环境或中性环境向还原环境过渡。  相似文献   
958.
中东的二叠纪植物常为欧美、华夏和冈瓦纳分子的混合物。Dicroidium,一种典型的冈瓦纳三叠纪种子蕨,出现于约旦死海地区Wadi Himara中的上二叠统Um Irna组。丰富且保存完好的微体植物主要为Falcisporites,呈簇状及单个花粉颗粒产出。Falcisporites已知产于上二叠统,但在三叠系中高达59%。该花粉类型已被归入作为Wadi Himara地区微体植物优势种的Dicroidium。另外还发现近60种其他孢粉类,时代为晚二叠世,包括Lueckisporitesvirkkiae,Klausipollenites schaubergeri,Nuskoisporites dulhuntyi和Jugasporites delasaucei。产自Um Irna组…  相似文献   
959.
大约在过去9Ma,由于火山气体喷发物增加而导致生物种类降至最低点的二叠纪末的群体灭绝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两次独立的但在地质上是陆地群体灭绝的突发事件:一次发生于260.4Ma的中二叠世(瓜达卢普期),另一次发生于251Ma的二叠纪。证据包括对南极洲Portal山的新的古植物学、古土壤学及碳同位素研究,以及与南非Karoo盆地的对比研究。对灭绝事件的研究长期以来锁定在海洋无脊椎动物,时间限定在瓜达卢普末期和二叠纪末期。这些时期也是温湿温室气候瞬变时期,其特点是土壤明显遭受侵蚀、河流从高弯度过渡为低弯度和辫状河流、土壤堆积于湿地内、…  相似文献   
960.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晚古生代早—中期物源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物源主要为太古界的中—深变质、强烈岩浆活动和混合岩化的复杂变质岩系及下元古界的一套变质火山岩—沉积岩系,在构造上具有稳定与活动的双重性。在不同物源影响区内,轻、重矿物组分特征也明显不同。镇原—庆阳地区的石英主要是棕色变质成因岩石,长石以碱性长石为主,母岩区为祁连—北秦岭造山带的太华群、秦岭群及宽坪群的变质石英砂岩、石英片岩、石英岩、花岗岩或花岗片麻岩等。综合分析,区内有3个不同的物源区,岩屑组成及重矿物组合在南、北物源分布区中明显不同,而且从盒8期青铜峡—固原断裂以西地区开始隆升,西部物源逐渐补给,并伴有火山活动。在REE配分模式上,南或西南物源的与海原地区的差异较大,与陇西古陆的一致,而且此物源的影响区距源区近,砂体厚度大,物性较好,山西组长石溶孔特别发育,并存在次生溶蚀型孔隙发育带,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