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0篇
  免费   2061篇
  国内免费   3090篇
测绘学   1958篇
大气科学   5014篇
地球物理   966篇
地质学   3775篇
海洋学   1513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700篇
自然地理   658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372篇
  2021年   488篇
  2020年   372篇
  2019年   551篇
  2018年   373篇
  2017年   403篇
  2016年   406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695篇
  2013年   646篇
  2012年   615篇
  2011年   683篇
  2010年   590篇
  2009年   631篇
  2008年   575篇
  2007年   551篇
  2006年   520篇
  2005年   501篇
  2004年   502篇
  2003年   450篇
  2002年   466篇
  2001年   490篇
  2000年   373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228篇
  1994年   231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54年   5篇
  194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油气运移,尤其油气的二次运移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个薄弱环节。20世纪90年代以来,油气二次运移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是:①对油气二次运移机理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②油气二次运聚模拟实验设计更加科学,实验结果更为可信;③油气二次运聚数值模拟水平有了长足进步。深入的综合研究和油气运移聚集的三维可视化模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2.
应用Micaps系统资源,并结合腾冲单站L波段雷达高空探测资料、乡镇雨量监测点资料进行分析,认为腾冲连阴雨天气是在孟湾MCC作用下产生的。孟湾低压的维持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是造成腾冲持续连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腾冲境内雨量分布由南向北增多的趋势,与腾冲独特的地形有关。充分使用单站现有的探测资料如假相当位温等物理量等对做好局地强降水预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以网站开发为背景,介绍ASP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基于SQL SERVER 2000二次检索功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4.
青藏高原加热对东亚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刘新  李伟平  许晃雄  吴国雄 《高原气象》2007,26(6):1287-1292
东亚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是亚洲夏季风系统的重要特征.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CRU的降水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亚地区夏季降水的分布形势与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变化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由于高原非绝热加热可在亚洲东部沿海地区强迫出类似Rossby波列的大气环流低频振荡结构,而此低频波可以影响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形态和位置变化,从而使得东亚夏季降水的形势发生变化.而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的形态从春季到夏季有很好的持续性,春季高原加热与夏季东亚的降水形势分布也有很好的相关.本研究中采用的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指数可作为东亚夏季降水预测的一个指标,亚洲季风降水不仅受赤道太平洋海温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非绝热加热对其也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使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发展的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R42L9),进行了有、无青藏高原对亚洲夏季风北边缘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夏季风北边缘活动有重要影响。有(无)高原时,其东侧的偏南风较强(弱)、较深(浅),向北扩展偏北(南),有(不)利于引导和加强夏季风北上,使北边缘偏北(南);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西(偏南偏东),也有(不)利于夏季风向北深入我国大陆,从而使夏季风北边缘偏北(南)。与之相对应的夏季风降水区也偏北(南)。  相似文献   
996.
利用驻马店10个站气象资料,分析了极端温度的时间变化特征、高温天气与6-8月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和极端晴热高温、极端湿热高温天气形成的天气背景及影响因子,确定了高温出现的前期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997.
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着大量两个变量场之间的相关问题,本文利用场相关理论分析了四川6~8月降水场与16个环流指数的相关关系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1)1~5月的环流因子中,亚洲经向环流指数、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北半球极涡中心强度是影响四川汛期降水的最显著因子2)1~5月环流指数对四川夏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是东西振荡分布3)四川主汛期降水变化的敏感点在康定、雅安和广元、内江4)4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西伸明显,汛期川西北产生多雨, 5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西伸,则汛期川南多雨6)亚洲经向环流对四川降水的影响主要是一致性分布,而且在相关性上主要是正相关7)前期(1~5月)环流指数与夏季降水场的相关关系中,4月和5月的典型变量时间序列存在11年的周期,其余都无周期.  相似文献   
998.
应用双线性二次插值法,对中国气象局下发的MM5模式数值预报产品中的Rain12-P产品与青海省东部2005、2006年6~9月份实况降水量的预报效果进行检验分析,统计出一般性降水和大雨的预报准确率、空、漏报率、相对误差及绝对误差。检验结果对一般性降水的24和48h预报准确率较高。此产品对于在业务预报中进一步用好MM5模式数值预报产品,提高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具有指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易建坤  崔凤梅 《广东气象》2007,29(B12):55-57
2005年共出现多次明显的天气过程,利用鹤山实况资料及ACAR资料,分别分析了20134年冬季~2005年初春的干旱、20134年底~2005年初冷害、6月洪涝、7月高温等比较有代表性的天气过程及环流特征,同时简述了2005年天气概况。  相似文献   
1000.
对2007年8月25~26日发生在青海东部地区的中~大雨,局部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单站地面总温度变化、云的演变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此次大降水天气过程发生、演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