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3篇
  免费   1105篇
  国内免费   1199篇
测绘学   2542篇
大气科学   521篇
地球物理   920篇
地质学   2997篇
海洋学   591篇
天文学   78篇
综合类   598篇
自然地理   400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477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5篇
  192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复图像配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使用图像中的相位信息来提取高精度的数字地面高程模型。精确的图像配准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提取数字高程模型的关键步骤之一,配准质量将直接影响提取的地面高程的精度。配准按照其精度分为粗配准和精配准。文中采用基于幅度互相关函数法完成图像的粗配准。在粗配准的基础上,使用最小二乘配准算法进一步提高配准的精度。实际数据处理表明,配准精度能够满足INSAR数据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2.
RTK在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数字化测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某开发区1:2000地形图航测数字化测图工程,探讨了采用GPSRTK的自由基站二步法拟合方式测量航外像控点(平高点),实施大比例尺地形图野外检测的可行性。对比测量实验表明,该方式在像控点要求的特定位置不仅能保证平面精度,也可以保证高程精度;与常规的RTK相比,该方式具有基站设置位置灵活、不需单独提前解算基准转换参数,以及显著提高工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93.
基于复小波变换的SAR图像斑点滤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噪声的存在使得SAR图像的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文中首先介绍了SAR图像斑点噪声模型以及几种常用的SAR斑点噪声抑制方法;然后对小波变换斑点噪声滤波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二元树复小波变换的SAR图像滤波方法.实验比较表明,二元树复小波变换抑制SAR斑点噪声效果明显,较小波变换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94.
苗青 《四川测绘》2005,28(3):103-105
本文提出了基于二维电子地图与三维虚拟场景之间相互响应的思想来克服它们各自的局限性.简要的描述了相互响应的原理、表现形式、实现流程及实现方法.最后提出了一些结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95.
济阳坳陷碳酸盐岩古潜山以前地震资料存在信噪比低、速度陷阱、分辨率低、施工过程中缺炮、空道、内幕反射品质差或无反射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除了野外施工工艺、室内处理流程和参数的影响外,在采集参数方面主要影响因素有覆盖次数低、炮检距与方位角不均匀、面元太大等。针对济阳坳陷古潜山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应以目标设计为指导思想,以基于模型分析的三维采集参数论证为主线,最终优化各种采集参数。建立了拱张褶皱型、断裂块断型和风化残丘型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古潜山地质理论模型。使用先进的“绿山”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软件,采用“块”来描述任意复杂地质模型结构,分别设计出各自的地震采集观测系统。以林樊家潜山为例,采用12线18炮束状新观测系统模拟单炮发射接收,对各主要目的层能追踪的地层信息比原始6线9炮束状观测系统采集的地震信息丰富,能准确反映地下构造形态与地质体的物理属性。  相似文献   
96.
利用GIS的强大空间数据架构功能,将各类水文物探数据与空间数据相关联,建立了基于GIS技术的综合水文物探系统。水文物探数据量大,而且复杂多变,本系统利用新兴的GIS技术和数据库功能对水文物探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高效地管理空间与属性数据,实现了图形编辑、空间分析、数据的查询与统计、专题图绘制、以及数值模拟等功能。利用本系统可对图形进行空间处理分析,对各类数据进行各种查询,实现图形和数据的互动,并对所获得的数据制作各种专题图,并且通过数值模拟具体、直观的再现观测实体的空间位置与相应的属性,为综合预测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
西部煤炭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有信 《物探与化探》2005,29(5):404-408
阐述了西部地区煤炭三维地震勘探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 对三维地震勘探的观测系统设计、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条件选择、施工技术措施等进行了讨论, 通过几个地区的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实践, 说明在西部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质和地震地质条件下, 煤炭三维地震勘探同样可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8.
C1相干算法是计算每道的横测线和相邻纵测线的互相关,依据相干值来判断地层和岩性的横向不均匀性。根据互相关原理,提出了相干体算法中二维和三维C1算法的内容及其具体实现。通过对实际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结合已知地质资料,证明C1相干技术在三维地震资料的断层解释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
对泉店井田的地质构造进行了分析研究,阐明了断层及褶曲的分布,探讨了井田的构造演化,分析了构造特别是断层对二1煤层的影响,为今后煤矿开发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0.
河流水系形态特征可以通过河流的分形特征来反映,分形维数则是河流分形特征的量化表示,其与河流洪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以长江中下游为例,利用网格覆盖法计算出长江中下游河流分维,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河流的分形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江中下游洪水分析不同水系特征下洪水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来说河道分维越大、河网分维越小,洪水发生可能性则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