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298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介绍了利用偏光、荧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ICP发射光谱仪进行油层伤害机理研究的静态分析方法,和以设计油田开发中正确的流体配伍系统及解除伤害为目的的动态预测方法。运用此方法,找出了桩西油田桩120井区砂质鲕云岩储层中栉壳状白云石和桩133井中生界碎屑岩储层中混杂粘土的致密胶结是造成两井区油层伤害的关键,并制定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2.
123.
124.
张曙光  杨丽  杜建华 《新疆地质》2004,22(2):213-215
油水层录井识别与评价工作是地质录井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油田勘探工作的深入,对油水层进行简单定性判断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已不能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尤其是象松辽盆地新肇地区油质较轻的葡萄花油层(原油密度0.74-0.82g/,cm^3),解释符合率更低.为此,笔提出了葡萄花油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首先建立区块解释标准,  相似文献   
125.
低阻油层双侧向测井的反演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对于双侧向测井反演,本文将广义逆反演方法用于消除侵入影响的三参数(侵入半径、侵入带电阻率、原状地层电阻率)反演中。通过实际多口井连续曲线的反演处理表明,本文提出的反演方法令理而且有效。同时,广义逆方法提高了反演计算的稳定性和精度。对低阻油层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与试油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26.
陆梁油田低阻油层成因及其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陆梁油田白垩系呼图壁河组低阻油层进行了研究,分析该区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认为粘土的附加导电性、束缚水饱和度高、构造幅度低及强润湿性是造成油气层电阻率低的重要原因,低阻油田的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层、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为主,均呈薄膜状分布于砂粒周缘,膜厚2—5μm,最厚可达10μm油层具亲水性.这种含水粘膜极大地扩大了储集层中导电网络面积,它是导致白垩系呼图壁河组低阻油层成因的主要原因,由于不同含油气性储层中的烃类(石油沥青)含量姐成和性质不同,所反映的荧光和有机地化特征也不同,椐此本应用地球化学方法中氯仿沥青“A”的含量、热解气相色谱的游离烃含量和总烃含量以及饱和烃色谱特征,结合储层荧光的发光强度、发光面积及分布特征对低阻油层、油水层、含油水层及水层进行了识别,在生产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7.
低渗透砂砾岩油层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形态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宝浪油田低渗透砂砾岩储层为例,主要分析了低渗透储层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形态及变化特征和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低渗透砂砾岩储层的非达西渗流使油相的相对渗透率增大,使水相的相对渗透率减小。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特别是粘土矿物的含量和注入水水质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都很大。  相似文献   
128.
在国内外研究低阻油层的基础上,结合大老爷府油田的生产实际,认为形成大老爷府油田低阻油层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针对低阻油层的测井特征,提出综合利用测井多参数信息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识别低阻油层。  相似文献   
129.
吉林油区大老爷府油田低阻油层成因及测井解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丛姣  侯俊胜 《吉林地质》2002,21(1):50-55,78
在国内外研究低阻油层的基础上,结合大老爷府油田的生产实际,认为形成大老爷府油田低阻油层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针对低阻油层的测井特征,提出综合利用测井多参数信息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识别低阻油层。  相似文献   
130.
地层压力预测技术及其在油层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随钻监测、钻后检测、钻前预测和模拟等地层压力预测的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介绍了有效应力法预测地层压力的原理及参数的求取方法。应用有效应力法地层压力预测软件为胜利油田压敏型地区提供了近200口探井的地层压力预测剖面,从实钻结果看,地层压力预测的符合率高,根据预测压力来平衡钻井,起到了保护油气层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