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7篇
  免费   682篇
  国内免费   987篇
测绘学   241篇
大气科学   273篇
地球物理   946篇
地质学   3453篇
海洋学   247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351篇
自然地理   67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5篇
  1946年   4篇
  1943年   7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管幕预筑隧道地表沉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黎永索  张可能  黄常波  李钟  邓美龙 《岩土力学》2011,32(12):3701-3707
沈阳地铁2号线某暗挖车站是国内首个采用管幕预筑法施工的地下工程,对该工法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了监测,并建立了修正的Peck模型对沉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管幕预筑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2)管幕预筑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表现为整体下沉特点,沉降值与地下结构基础的沉降值基本相等,控制管幕预筑隧道结构的墙脚下沉可以有效控制地表的沉降;(3)管幕预筑法隧道施工预先施作的地下永久结构对隧道围岩的约束作用明显,砂土地层中地层损失率为0.000 5%~0.002 0%,沉降槽宽度系数为0.5;(4)管幕预筑法建造地下空间,引起的地表沉降较常规施工方法小得多,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该施工方法适用于修筑中心城区软土地层中地下交通枢纽工程及下穿交通干线的隧道工程,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992.
通过云南M≥7.6级地震震亡分布的统计,研究大地震的伤亡分布规律,寻找影响伤亡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震亡人数主要分布在Ⅷ度以上烈度区,这一区域的震亡人数占震亡总数的94%以上,其中极震区占到70%以上。调查分析认为:在震级相近的情况下,震区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是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房屋、人口密度、发震时间是震亡人数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未来的大地震中,人口密度大的断裂带及其附近是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护的重点区域,在断裂带及其附近盆地内的震亡人数比非盆地震亡人数多,要投入更多的救援和医疗救护力量。  相似文献   
993.
2016年2月11日新疆新源县发生MS5.0地震,极震区烈度为Ⅵ度。综合现场调查及地震等震线分布情况,初步判定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阿吾拉勒山南缘断裂。对灾区乡镇的房屋进行调查,发现部分土木结构房屋未进行过抗震设计,在本次地震中破坏较为严重;部分砖木结构房屋地基未按照规范施工,在震动荷载作用下出现不均匀沉降,致使房屋墙体被拉裂、倾斜。数月前灾区发生过强降雨、冻融灾害,加之多次地震灾害叠加,造成本次地震房屋破坏率高、房屋破坏程度重。  相似文献   
994.
对新43泉改井水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泉改井效果较好,利用水位仪能够观测动水位进而计算出流量。震例表明,泉改井水位观测数据在测点周围250km范围内中强地震前表现出前兆异常,异常特征表现为震前出现高于背景值的上升变化,从异常持续时间看属于中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995.
渤海位于渤海湾盆地的东部,是我国华北地区新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盆地内的沉积盖层(N-Q)中断裂极为发育。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渤海新构造进行过研究,但认识不一。笔者基于以往的工作,对该区新构造作了较深入的分析,确定渤海新构造运动起始于中新世晚期(12~10Ma BP)。从三维空间分析盖层断裂,并按其与盆地基底断裂的成因关系,将新构造活动的断裂分为继续活动断裂和新生断裂,并划分出3条主要的新构造活动断裂带:北东(偏北)向营口-潍坊断裂带北段是继续活动构造带,右旋逆平移活动,活动性弱;北西西向北京-蓬莱断裂带亦为继续活动构造带,左旋正平移活动,活动性较强;北东向庙西北-黄河口断裂带为新生构造带,右旋平移活动,活动性强。后两者组成一对以庙西北-黄河口断裂带为主的偏共轭活动构造带,该区域地震活动与之关系密切。最后探讨了渤海地区新构造期北东东-南西西至近东西向水平挤压的构造应力场及其与新构造活动断裂带发育的关系。提出新构造应力场与古近纪盆地裂陷阶段的应力场截然不同,新构造为地壳共轭剪切破裂系统,古近纪盆地构造是发育于地壳上部的伸展构造系统,这是两期不同体制的构造系统。  相似文献   
996.
通过收集整理前人成果资料,结合湖南、湖北地区地震地质特征、历史近代地震数据等,全面梳理分析该区主要活动断裂及历史地震,总结该区主要活动断裂系(带)及控震特征、地震活动性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主要活动断裂以北东、北北东、北西向为主,主要活动断裂系有6个,自北向南分别为秦昆北西向断裂系、鄂东北东向断裂系、江汉-洞庭盆地断裂系、鄂西-湘西北东向断裂系、湘中南北东向断裂系、湘东北东向断裂系,其中第四纪活动较为显著且影响程度大的是江汉-洞庭盆地断裂系及秦昆北西向断裂系西段。“两湖”地区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正处于第三活动期的相对平静期。结合近代中强震资料及中国地震烈度区划特征分析认为,江汉-洞庭盆地南部的东、西边界、鄂州-黄冈-武汉一带以及鄂西北断块隆起区地壳较不稳定,具有发震潜力,应在城市群规划建设、护江大堤设防和重大工程建设中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997.
曹新星  宋之光  李艳  王丽 《地学前缘》2016,23(3):243-252
基于海洋沉积确定的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约33.5 Ma)的气候过渡期是新生代全球性气候事件,但长期以来相关的陆相沉积记录研究则比较缺乏。本文对形成于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的茂名油柑窝组油页岩样品进行了有机质丰度、烃类组成、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等分析,以期研究低纬度陆相沉积有机质对古近纪始新世-渐新世气候过渡期(EOT)的响应。研究结果显示,埋藏较浅的上部层位样品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显著正偏,为-19.1‰~-25.9‰,平均值为-22.2‰;而下部层位样品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在-23.7‰~-30.2‰,平均值为-26.3‰。两个样品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之差在1.5‰~8.1‰,平均值之差为4.6‰。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的显著差异指示了EOT低纬度陆相古气候变化引起的陆相有机质响应,而这种响应与当时大气CO2浓度和海洋温度降低导致的气候和植物群落变化密切相关,即可能存在着C3植物向C4植物的转化、C4植物的迅速增加并最终导致沉积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也可能是由于大气CO2浓度降低导致的大气CO2碳同位素组成整体正偏的结果。很显然,进一步详细的连续剖面分析将对研究古近纪EOT低纬度陆相古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柴西地区始新统湖相白云岩储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柴西地区始新统致密碳酸盐岩中的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其中白云岩为最优质的储集岩。通过岩石学、结构学和地球化学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详细描述和论证了柴西地区两种湖相白云岩的成因及特征:一种是数量较少的原生生物成因的藻云岩,电子探针能谱面扫描分析结果显示其Mg元素富集区与藻纹层分布高度吻合,充分显示了其微生物成因特征,因微生物活动能够克服动力学障碍,为白云石形成营造出有利的微环境;另一种为研究区广泛分布的准同生交代成因的泥晶白云岩,偏光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均含有碎屑颗粒和泥质组分,由周缘辫状三角洲带来的碎屑物质与其混积而成,电子探针岩石组分分析结果显示,其FeO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942%,MnO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052%,明显低于热液白云岩,且富含SiO2和Al2O3,充分显示其准同生交代成因特征。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显示:泥晶白云岩微量元素蜘蛛网图较为离散,表明了混积的湖相白云岩的物质来源的多样性,其∑REE平均值小于平均上地壳∑REE值(146.37×10-6),但远大于球粒陨石∑REE值(2.56×10-6),且不具有Eu负异常。碳同位素负偏移主要受其自储的有机质氧化解体产生的CO2和周缘辫状三角洲供给的地表水影响,增加了其轻碳组分;氧同位素发生正偏移主要受咸化湖盆沉积环境影响,蒸发作用使得湖水δ18O增加,虽然周缘河流水系能带来部分轻氧组分,但收效甚微。这揭示了准同生交代成因的白云岩与热液造成氧同位素偏负截然相反。泥晶白云岩在形成过程中产生大量弥散性晶间孔,孔隙半径小而数量众多是形成“中孔特低渗”型储层的主要原因,这类孔隙抗压实能力强,为研究区最好的油气储集体。这一研究成果对柴达木盆地深层致密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用作者研制的RS 81 1型热释光仪对云南昭通鱼洞水库地区两条断层的破碎带内发育的方解石脉进行了热释光年代测定和显微构造分析 .结果显示 :2条断层破碎带内发育 4期方解石脉 ,其中有 3期发生了变形 .F1 断层距今 5× 1 0 4 a以来 ,F2 断层距今 2 5× 1 0 4 a以来没有强烈活动的迹象 .断层泥中石英颗粒表面形态分析结果与热释光法相同 .  相似文献   
1000.
球粒状铁绿纤石(?)产出于云南昭通玄武岩晶洞中,与其共生的矿物有绿帘石、硅铁灰石、水晶、葡萄石及方解石等矿物.扫描电镜(SEM)下,该矿物呈扁平长柱状,沿柱体方向呈不同程度的弯曲,并绕球粒中的包裹体聚合生长成不同形状的球粒,聚合生长的方式取决于包裹体在球体中的位置与距离,越近球粒表面,越趋于平行排列.水晶的流体包裹体测温及拉曼光谱分析表明,铁绿纤石(?)属低温(148~169℃)热液产物,热液的盐度为 11%~12%,富含H2O及微量CH4,铁绿纤石(?)的形成可能与有机质(CH4)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