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0篇
  免费   514篇
  国内免费   989篇
测绘学   273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342篇
地质学   2837篇
海洋学   248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297篇
自然地理   18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51.
苏北岸外海底沙脊群内大洪水道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野外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及室内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洪水道的波浪、潮流、含沙量特征,探讨了水道的地形演变过程及趋势,得出了大洪水道中潮流速度大、冲刷能力强,水道宽深顺直,稳定性好的初步结论,为生产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2.
陈报章 《海洋通报》1996,15(5):46-52
据钻孔揭露,苏北Jiang港地区全新统为一完整的海进-海退层序,由滨海相,近岸浅海相和潮滩相构成。近岸浅海相由细砂或粉砂质细砂组成,比较沉积学研究表明,定地埋藏沙体属潮沙体类型并与Jiang港现代潮流沙脊群有明显的成因上联系。埋藏潮沙体可区分为潮沙堤,潮沙波和潮沙脊三个亚相,它们是在冰后期海进-海退过程中,随着长江三角洲前展,南偏,长江携带的砂质物质在强潮流作用下依次形成并逐渐并滩成陆,被掩埋于现  相似文献   
953.
几种药物对泥螺卵群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54.
福建“佛昙群”的地质时代和地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郑晓云  郑承忠 《台湾海峡》1996,15(3):215-222
关于“佛昙群”的地质时代,在过去的64a中,人们有着5种不同的见解;第三纪、上新世或第四纪、上新世、晚第三纪上新世至早更新世。本文对5个原“佛昙群”露头剖面进行年代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佛昙群”中包含有中更新世、早更新世、上新世、中新世和渐新世的地层。  相似文献   
955.
泰安市西南25km处的大汶口盆地东部出露泰山南麓最大的上泉岩溶泉群。上泉泉域边界清晰,受断裂构造、地层岩性控制。泉域东部云亭山、南山一带丘陵区寒武-奥陶纪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裸露地表,接受大气降水直接入渗补给,西部山前倾斜平原地带浅覆盖或半裸露,除接受大气降水下渗补给外,还接受南留河渗漏和胜利水库季节性放水农灌回渗水补给,地下水动态受补给作用影响明显。泉域多年平均大气降水补给资源量约190万m~3,南留河渗漏补给资源量约259万m~3,农灌回渗水补给资源量约52万m~3,合计约501万m~3,扣除上泉泉群排泄量34万m~3,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开采量约222万m~3,剩余约245万m~3在向泉域下游径流中逐渐向上顶托越流排泄于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中。为保护上泉泉群景观资源,本着"先看后用"的原则,应禁止在泉群上游增采岩溶地下水,可在泉群下游隐伏寒武纪炒米店组灰岩、张夏组灰岩分布区适当布井,夺取部分径流排泄资源量对泉群喷涌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6.
海洋萌物志     
《海洋世界》2012,(6):F0003-F0003
  相似文献   
957.
2006年 9月17~22日在秭归泄滩镇西侧发生了一次极微震群活动,其中最大地震为9月20日21时10分 ML1.8级.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震群的震中主要集中于泄滩镇老石门村至老泄滩一线,震源深度为海平面以上0.5 km范围内,为正倾滑机制解;该震群频谱最佳频率主要集中在2 Hz左右,初步推断该震群为地表层重力作用下矿塌型地震并伴有几次浅层微滑坡.  相似文献   
958.
张拴宏  赵越  裴军令  王宏宇  胡国辉  张琪琪  蔡瑜杭  孔令昊  王森  王开 《地质论评》2022,68(4):2022072011-2022072011
大火成岩省是地质历史上与地球深部过程(如地幔柱)密切相关的极端地质事件,以相对较短时期内形成规模宏大的板内幔源基性岩浆活动为主要特征,对研究全球性大气—海洋环境的巨变与生物灭绝、大规模成矿及超大陆的重建和裂解均有重要意义。从潘吉亚超大陆的裂解过程可以看出,尽管不是所有的大火成岩省都与大陆裂解有关,但几乎每一次重要的裂解事件都伴有大火成岩省的出现,因此大火成岩省对于研究前潘吉亚超大陆,特别是对于缺少古生物等重建标志,古地磁数据偏少的前寒武纪超大陆重建及裂解研究有重要价值。近20多年来随着年代学技术的进步及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大火成岩省在古大陆重建及裂解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前寒武纪大火成岩省由于经历了多次裂解事件改造及后期抬升剥蚀或覆盖的影响,现今保留的是一些分散在不同大陆上的大火成岩省残片或碎片。用大火成岩省开展古大陆重建及裂解的目标就是通过不同陆块大火成岩省或大规模基性岩浆活动的年代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对比,结合其他证据,恢复大火成岩省形成时的时空分布特征,据此来确定这些陆块在超大陆中的相对或绝对位置。与其他前寒武纪大陆重建标志相似,大火成岩省也有一些局限性及不确定性,因此应用大火成岩省开展古大陆重建及裂解研究中要与前岩浆期沉积地层中的特殊事件层(如冰碛岩、火山灰、黑色页岩、不整合面、古生物等)对比、岩墙几何学产状、基性岩浆事件序列对比、古地磁、大型构造(如造山带)对比及深部地球物理等多学科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959.
大火成岩省是地质历史上与地球深部过程(如地幔柱)密切相关的极端地质事件,以相对较短时期内形成规模宏大的板内幔源基性岩浆活动为主要特征,对研究全球性大气—海洋环境的巨变与生物灭绝、大规模成矿及超大陆的重建和裂解均有重要意义。从潘吉亚超大陆的裂解过程可以看出,尽管不是所有的大火成岩省都与大陆裂解有关,但几乎每一次重要的裂解事件都伴有大火成岩省的出现,因此大火成岩省对于研究前潘吉亚超大陆,特别是对于缺少古生物等重建标志,古地磁数据偏少的前寒武纪超大陆重建及裂解研究有重要价值。近20多年来随着年代学技术的进步及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大火成岩省在古大陆重建及裂解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前寒武纪大火成岩省由于经历了多次裂解事件改造及后期抬升剥蚀或覆盖的影响,现今保留的是一些分散在不同大陆上的大火成岩省残片或碎片。用大火成岩省开展古大陆重建及裂解的目标就是通过不同陆块大火成岩省或大规模基性岩浆活动的年代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对比,结合其他证据,恢复大火成岩省形成时的时空分布特征,据此来确定这些陆块在超大陆中的相对或绝对位置。与其他前寒武纪大陆重建标志相似,大火成岩省也有一些局限性及不确定性,因此应用大火成岩省开展古大陆重建及裂解研究中要与前岩浆期沉积地层中的特殊事件层(如冰碛岩、火山灰、黑色页岩、不整合面、古生物等)对比、岩墙几何学产状、基性岩浆事件序列对比、古地磁、大型构造(如造山带)对比及深部地球物理等多学科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960.
青藏高原东缘的昌都地块是连接青藏高原腹地和藏东南三江-印支地区的关键区域,发育有较完整的晚古生界,以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广泛分布为特色;但其前寒武纪基底岩系出露较少,主要以宁多岩群(Pt_(1-2)Nd.)和草曲群(Pt_(3)C)为代表。本文针对昌都地块东南缘贡觉地区出露的一套被前人称为“宁多岩群”的中深变质岩系,开展了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显微薄片分析、锆石U-Pb年代学等研究工作,认为该套中深变质岩系属于一套变质杂岩,其岩石组合既包括了原岩沉积时代不早于奥陶纪的片麻岩、变粒岩和大理岩等副变质岩,又包含了原岩时代分别为中二叠世的斜长角闪岩和中三叠世花岗质片麻岩等正变质岩。其原岩时代特征与昌都地块北缘的宁多岩群有较大差别,不应当归属为昌都地块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结合片麻岩的变质新生云母类矿物Ar-Ar测年数据和变质后期侵入的闪长玢岩脉锆石U-Pb年龄,认为贡觉地区出露的中深变质岩的变质时代为ca.260~244Ma(P_(2)-T_(2))。该期发生在昌都地块东南缘的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是金沙江古特提斯洋向西俯冲-碰撞的构造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