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50篇
海洋学   16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81.
三江盆地属于一个大型地下水汇水盆地,具有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的特征,且区域地下水流场主要受地形、水文和气候因素控制。地下水在重力势能驱动下,由山前地带高势能区向黑龙江河谷的低势能区运动,进而形成三江平原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  相似文献   
482.
阳极焙烧炉的燃烧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计算燃烧学的原理和模型以及CFD软件对以重油作为燃料的阳极焙烧炉炉内的流动、燃烧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讨论了炉内温度场、流场和各组分浓度场的分布规律,分析了这些因素对碳阳极焙烧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设计阳极焙烧炉结构时应考虑火道中挡板对气流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3.
吴红燕  张学全 《气象科技》2019,47(6):893-899
水文气象灾害是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水文气象网格数据构成一个动态变化的三维流场,流场可视化是研究水文气象灾害内在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针对水文气象场数据数据量大、多维多尺度以及动态变化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地球的流场三维动态可视化方法。该方法包括流场数据组织和动态数据插值两种数据处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改进的粒子追踪、三维流线和体绘制三种可视化关键技术。最后通过河道洪水和台风两种不同尺度的流场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流畅地实现三维流场的精细动态可视化,对于水文气象灾害应急辅助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4.
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具有钻进效率高、工艺配套简单、孔内干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但由于配套的双壁钻具结构设计主要依据经验进行,在理论研究方面不成熟,导致对工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缺乏深度分析。文章借助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气举反循环技术中双壁钻杆环形空间与气水混合器两个重要部件的流场速度与压力特征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减少双壁钻杆环形空间的变径或增加变径长度更有利于减少压力损失和能量损耗,气水混合器完全对称的进气孔结构更有利于上返速度的均匀性,减少堵塞问题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气举反循环钻具的设计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5.
研究风化壳中纳米微粒的稀土元素特征,对于从微观层面揭示我国华南风化壳型稀土矿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以广西平南富稀土花岗岩风化壳剖面(ΣREEmax含量1 201 ×10-6)为典型案例,采用物理方法(超纯水,MQW)和化学方法(Na4P2O7, TSPP)两种技术手段,提取了花岗岩风化产物中的纳米微粒(1~100 nm)。进而采用中空纤维流场流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联用技术(HF5-ICP-MS),对纳米微粒进行了连续分离和表征,同步获得了不同粒径纳米微粒中REE的含量特征。结果指示,化学提取剂TSPP能有效打破花岗岩风化产物中的大颗粒团聚体,它对纳米微粒的提取效率比物理提取方法高102~103倍。在TSPP提取的纳米微粒悬浮液中,REE含量(ΣREETSPP含量)最高可占到风化产物全岩REE总量(ΣREE含量)的80.5 %。纳米微粒主要分布于2~5 nm和10~30 nm两个粒径区间,另有少量粒径为30~80 nm的纳米微粒出现。其中,在2~5 nm微粒中,REE峰位与有机质大分子峰位对应,指示二者在离子键合作用下形成了聚合体。而在10~30 nm微粒中,REE峰位与Al元素峰位相对应,指示REE被黏土矿物纳米微粒吸附或离子交换。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轻稀土(LREE)与重稀土(HREE)在纳米微粒中的分布并不一致。其中以La、Ce、Pr和Nd为代表的LREE元素集中出现在2~5 nm和10~30 nm的纳米微粒中,而以Tb和Lu为代表的HREE元素除了在上述两个粒径的纳米微粒中有含量显示外,还分布于30~80 nm的纳米微粒中,指示了花岗岩风化产物中可能存在着相对独立的、与有机质和黏土矿物无直接关联的重稀土纳米微粒矿物。上述发现为进一步认识风化壳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富集分异过程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86.
为得到高雷诺数(1×105~1×106)条件下顶盖驱动方腔水流流场和速度分布,设计了边长为0.2 m和0.5 m的立方腔,并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对方腔流流场进行测量,分析方腔流流场特性和边壁对流场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雷诺数达到5×105时方腔流中主涡旋发生变形,雷诺数从5×105增大到1×106过程中,中间的初级涡旋(Primary eddy,PE)继续变形,并分裂成两个涡旋;随着雷诺数的增大,顺流次级涡旋(Downstream Secondary Eddy Region,DSE)区域面积缩小,雷诺数为5×105时DSE区域可看到成型的涡旋,当雷诺数为1×106时,DSE区域继续缩小,在同样条件下看不到成型的涡旋;雷诺数增大的过程中各边壁的边界层变薄,边壁对方腔流流场特性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487.
春季赤道外北太平洋上层流场异常的统计动力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EOF分析方法,对春季赤道外的北太平洋海域的上层流场异常做了统计动力诊断,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赤道外北太平洋海域上层流场的明显异常主要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以东、以南范围不大的关键区内;异常的第一、二模态分别表现为东东北至西西南走向的涡旋偶和涡旋列。该两模态时间系数的辐角均分别有两个状态,相应的偏差流场则分别与其空间场相同或相反;其模的大小决定了其偏差流场偏离以上两个状态的程度;该两模态的时间系数均有非常明显的20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该两模态均反映了黑潮延伸体以南回流漩涡的异常;其性质是海洋Rossby波的异常。  相似文献   
488.
基岩海岸围填海工程后的流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舟山岑港北侧基岩海岸围填海工程前(2006年)、后(2008年)水文测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到该工程所在海域潮流场变化的初步结果.用数值试验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预测围填海工程对周边海域流场的影响,并对流场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1)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海岸围填海工程后潮流场的预测结果基本上能如实反映实际工程后的潮流场变化情况;(2) 围填海工程对潮流场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围填海堤的前沿,围堤附近的流速减小,在离围堤一定距离的小范围海域,流速增大,随着离围堤距离的增大,围填海工程对潮流场的影响逐渐减弱;(3) 为全面反映工程海域的潮流场状况,应合理布设水文观测点的断面分布,这对模拟工程所在海域的流场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9.
湛江毗邻海域流场模型在海上搜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技术规范>建立湛江毗邻海域二维流场模型方程组[模拟区是(105°38'E、15°56'N)、(105°38'E、22°14'N)、(113°24'E、22°14'N)、(113°24'E、15°56'N)四点连线范围];采用"等步长"差分网格分割方法和ADI方法数值离散方程组,在确定了边界条件和初始值后,用追赶法求解.模拟出本研究海区的3种流场:一是潮流场;二是考虑了定常风作用后的流场;三是海上遇险目标漂流场.结果为该海域遇险目标搜寻与救助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90.
张元欣 《中国岩溶》1994,13(4):321-329
本文在划分岩溶含水介质类型的基础上,对坝区岩溶地下水流场受降雨和库水位因素影响的动态特征、流场性质及与工程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建立地下水动态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