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50篇
海洋学   16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71.
利用水电比拟方法模拟了南四湖流场结构。同时,基于HAMSOM模式,对其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所得结果与水电比拟结果一致,两者平均相关系数在0.94以上,表明水电比拟实验技术路线可行,流场基本结构准确。该方法适用于低流速大流场的模拟。流场结构分析表明,湖区流速在汛期为cm/s量级,非汛期仅为mm/s量级。其中,在南阳湖北部...  相似文献   
72.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中的fluent软件对喷嘴淹没磨料射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锥直形喷嘴在不同射流靶距、不同磨料颗粒直径和颗粒浓度情况下液固两相射流场特性,给出水和磨料速度分布规律,考虑液固两相间的相互作用力.结果表明:液固两相速度在喷嘴收缩段迅速增加,水与磨料颗粒之间存在速度滑移;液固两相入口速度为170 m/s...  相似文献   
73.
《河南地质》2013,(12):44-44
随着媒体的报道,一个常年居住在井下的特殊群体,走人了公众视线。这些人不同于通常想象的流浪者,而是在城市底层谋生的打工者。为了节省开销,他们只能在免费的井底穴居。  相似文献   
74.
盐岩储气库注气排卤期剩余可排卤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锋  杨海军  杨春和 《岩土力学》2009,30(12):3602-3606
地下盐穴溶腔注气排卤过程中天然气和卤水共存,排卤管进入到卤水的深度及排卤速率决定了天然气是否会被卤水带出地表,如何调整后期排卤速率,降低排卤过程中带出天然气的风险,是注气排卤过程中的施工技术难题。针对该问题,采用流场分析理论对注气排卤后期盐岩储库腔底流场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排卤管外壁卤水向下流速;根据天然气气泡在卤水中的运移速率,分析确定了注气排卤后期不同剩余卤水深度下的安全排卤速率,为施工后期注气排卤速率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5.
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风沙运动规律及其与防护体系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7,自引:13,他引:4  
包兰铁路沙坡头段是穿越流动沙丘最长,受到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路段,自建成运营45 a以来,其有效而稳定的防护体系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公认。通过前期23 a的防沙实践和后期22 a的监测证实:①该地区存在着一个较为稳定的风沙流场,具有三组不同风向,主风向为W—NNW,次主风向为NE—E、WSW—S,此种风沙流场格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是塑造格状沙丘形态和造成对铁路危害的重要因素。②沙丘移动过程表现为格状沙丘主梁沿主风向前后摆动,以缓慢的速度向前推移,其移动量为2~5 m·a-1,造成风沙危害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格状沙丘副梁的迅速前移,22 a平均移动速度为0.527 m·a-1。合成移动方向为318.6°(NW→SE )。③从理论上考虑,前移的沙体是一种对防护体系的潜在威胁,即可能在固沙带前缘形成高大的沙堤掩埋防护体系。可是,实际上随着防护体系的建立和逐步的完善,不但有效的保障铁路的安全,而且同时也抑制了年总输沙量的25%;并改变了风沙流场的某些性质或作用,进而控制了风沙活动的方向与活动强度。在迎风坡的风蚀和背风坡的积沙致使沙丘高度相应的降低,这种变化规律具有从流沙区向固沙区逐渐衰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6.
正、斜压流场演变及相互转换所伴随的偶极型阻塞生命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阻塞过程中的大气运动流场分解为正,斜压流场,研究了它们在乌拉尔山偶极型阻塞个例中的演变特征。揭示了正、斜压流场的演变及相互转换所源发的阻塞生命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7.
黄海气旋数值模拟的可视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一次黄海气旋数值模拟进行了可视化研究, 给出了气旋云系、锋面、流场、涡度场的立体图像, 展示了可视化软件Live View在数值模拟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油井产液量与井底压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流体动力学理论,研究了油井产量与井口压力、井底压力之间的产量关系,给出了井口压力和油井产液量之间的等效互换关系,进一步研究了油井动态观测资料的科学处理方法,以胜利油田东水-3井为例,对其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并讨论了泄流管管径对流量及等效水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本利用黄河上游流域13个气象台站的地面资料及相关站的高空风资料,分析了流域地形对大气流场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流域内地形对气流具有引导作用,近地面气流受局地地形影响较大。(2)夏季500hPa高空风状况在有降水和无降水情况下呈现较大差异。(3)地面年平均风速在流域内有三个高值区,均位于地热,较为开阔的山间平地中。(4)地面年平均风速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呈现增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0.
1983年11月中美首次在南黄海西部开展水文和地质联合调查,该调查共设5个浮标站和54个CTD站,其中CTD站所获的温、盐度和溶解氧、透光度资料早已有过一些报道,并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丁宗信等,1986;熊庆成等,1986;赵保仁等,1986)。但对这次调查所取得的浮标测流资料尚未有人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也未曾报道过。这次测流还是比较成功的,所揭示的现象使人感到振奋,而且这也是迄今在南黄海西部使用浮标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浮标阵测流工作。 本文试图结合1983年11月调查时的海上风速和沿岸水位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并对那里的环流状态提出一些初步看法,以利于对南黄海西部水域的海流变动特征和生成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