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6篇
  免费   1489篇
  国内免费   783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1782篇
地质学   3880篇
海洋学   254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39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江陵凹陷深层富钾卤水井内降温析盐情况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陵凹陷位于湖北省江汉盆地西南部,其赋存有高温高压深层富钾卤水,该卤水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采卤过程中的结盐堵井。不考虑压力等其它因素,只探讨单一因素温度对氯化钠溶解度的影响,资料分析显示在50~150℃之间时,温度与溶解度线性关系较好;探索了岗钾1井井内析盐规律,发现在井深为1 600~2 400 m时析盐量最大。根据此规律,建议采用注入淡水法,使井内卤水得到稀释,以达到防止结盐的目的;建议稀释到对氯化钠溶液浓度略小于28.3%,注水井深2 400 m。  相似文献   
992.
井孔水温对远场巨震同震响应及其机制的数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量的流动必然伴随着温度的改变,地震活动期间的井孔水温同震响应也服从热力学的基本规律。本文以汶川8.0级地震和日本福岛9.0级地震为例,以海口ZK26井水温同震响应的观测数据为基础,运用热力学传导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同震响应过程中井孔水温度变化与热量传导之间的关系及相关的热力学机制问题。通过正演的方法,得出沿井深方向不同时刻水温同震响应变化的数值模拟曲线,水温数值模拟曲线与实际测量数据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井孔中水温同震响应方式(上升、下降或不变),与水温传感器的位置、热源的位置和分布、传感器与热源之间的相对空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93.
轮东1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塔河-轮南古隆起东翼围斜部位.该井在6800~6825m井段上奥陶统发育一高约25m的大型溶洞.第3筒芯取自洞穴顶部.通过对洞穴充填沉积序列及其古生物分析与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获以下关键结论:(1)洞穴沉积物中含较多腕足类、腹足类、棘皮类、介形虫和疑源类化石,明显分为洞穴原地生态和异地生屑(洞穴崩塌角砾经溶蚀残存与潜流搬运而来)两类,指示洞穴形成于前石炭纪,并在石炭纪再次沉降时被半充填和埋藏;(2)元素地球化学揭示,洞穴充填泥为钙质古土壤和风化壳残留物,形成于循环不畅的咸水环境;(3)洞穴形成与演化共经历了3期: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沉积后、桑塔木组沉积后和志留系沉积后,其中后两期主要发育顺层承压深潜流岩溶作用.基于洞穴形成历史恢复,可对古岩溶有利区进行预测评价.此外,对古地理学与古岩溶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以瞬变电磁法(TEM)在鄂尔多斯市某煤矿的工程勘查中的应用为例,简要阐述了瞬变电磁法的工作方法、数据采集和整理、资料解释以及所用设备等方面的内容和受地形影响小、抗干扰能力和分辨能力强的优点.说明瞬变电磁法(TEM)在工程地质勘查中效果良好,圆满地完成了拟建工程场地一定深部地质构造的勘查任务.并证明了工程物探亦能为一定深部勘探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刘强  胡核  李卓群 《西部资源》2013,(3):145-146,154
通过对阿巴嘎旗那仁宝力格煤田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的分析,发现勘探区内玄武岩与围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电性差异,而运用三维地震方法无法准确地确定其底板埋深情况。基于此种原因,我们选择了大定源回线瞬变电磁法在目标区域上进行了探测。通过对瞬变电磁数据的分析整理及成图,结合地质及三维地震资料,基本确定了玄武岩底板的埋藏深度、喷发通道及底板界面的展布情况,为煤田工作区下一步工作的布置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996.
对滇9井水温观测资料的日均值动态变化、30天滑动均值动态变化和残差滑动均值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温日均值动态变化在距该井40 km范围内≥5.0级中强地方震前,具有异常幅度较大、映震时间极短的显著临震特征;水温30天滑动均值连续上升动态变化在距该井500 km范围内≥5.0级中强近震前,具有异常幅度显著、映震时间多数在3个月内的短临特征;水温30天滑动均值连续下降动态变化在距该井250~450 km范围内≥6.0级中强近震前,具有异常幅度大、映震强度大、时间稍长的中期特征.因此,滇9井水温动态变化异常对中短临预报效果明显,特别是水温日均值动态变化异常具有地方震临震指示意义,对实现临震预报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7.
以江苏省江宁地震台、新沂地震台和海安地震台为例,归纳了江苏省地电阻率年变化特征的类型,并对地电阻率年变化差异性的原因做了探讨。通过反演计算指出地电阻率年变化差异性的原因主要是由各观测场地地下电性结构造成的,分析这种不同有益于解决在场地选择中如何得到一个规则年变的场地,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地震预报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998.
在高阻率山地的有限区域内建设弱电系统主地网和均压系统,如采用传统的接地方法,则既耗材又很难达到规范要求。采用环绕布置和多线连接的蛛网式布局的接地方法,就能充分发挥接地体的效用且能减少不同电气系统间的地电位干扰,解决高阻率山地的接地难题,本文以龙泉凤阳山环保自动监测站的接地均压系统建设为例,详细介绍了以多角辐散地极附加常规地极并配以长效降阻剂的蛛网式布局的接地设计方法,并引用地网响应时间计算和共地不同母线的理论,对该设计方法从接地网泄流的能力和弱电系统干扰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为在高阻率山地开展低阻均压接地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广泛分布于潮间带和潮下带,是海洋生物向陆地生物辐射进化的重要代表,也是环境监测的指示生物.为丰富瘤背石磺的基础免疫学资料,本文研究了瘤背石磺体腔细胞的类别、细胞密度和体腔液免疫相关酶活性,并通过RNA-Seq测序获得体腔细胞转录本,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瘤背石磺主要有...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以电法在秦岭某钼多金属矿区寻找深部盲矿的应用为例,介绍了电法勘查方法应用效果,说明物探资料在地球物理前提条件具备时,可以为矿区设计和开发生产过程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在相似地区深部找矿和寻找盲矿体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