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3篇
  免费   1139篇
  国内免费   562篇
测绘学   204篇
大气科学   185篇
地球物理   755篇
地质学   2738篇
海洋学   136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220篇
自然地理   15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71.
论述了高精度推求正高的两种方法 ,并对正高精度的推估及其在模型上的试算也作了讨论 ,对于海拔为 5 0 0 0m的高山 ,正高的误差一般不超过± 1 0cm ,这与距青岛水准原点达数千公里的西部高山 (原 )处正常高的精度也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72.
为了客观地反映各因素对目标问题的影响程度,本文首次提出了最佳因素权重概念。定义最佳因素权重为研究区域内系统质量处于极限状态时的各因素权重之组合。结合深港西部通道工程深圳湾公路大桥桥址比选方案,详细说明了本方法的研究思路及其确定方法。通过最佳因素权重方法,能客观地、定量地确定出多因素复杂系统中的最优场址。  相似文献   
73.
从冷科1井下部地层的归属探讨柴达木盆地成盆时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冷科1井是近年来柴达木盆地北缘最重要的一口科学探索井。因该井首次发现了巨厚的新地层,所以对该井的4666-5200m地层划分存在较大争议。前人主要依据孢粉资料把冷科1井4666-5200m层段归属为下侏罗统,也有人依据从该段发现的海相化石碎片认为该段为石炭系。本文从岩性组合、古生物特征、地震剖面、测井电性及水介质特征等多方面对该层段进行了分析,否定了该段为下侏罗统和石炭系的可能,认为该段为上三叠统。该研究改变了过去柴达木盆地始于早侏罗世的观点,指出柴达木盆地起始于晚三叠世零星分布的断陷沉积。  相似文献   
74.
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强 《干旱气象》2003,21(3):74-78
文中回顾了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的发展历史,总结了目前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的主要进展,并指出国内外在未来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研究方面面临的一些主要科学问题,以及对未来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的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建议,同时还指出了大气边界层气象学在思想上和方法上应该注意的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5.
空气湿度和风对体感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人体感觉到的环境空气的冷热程度,除与气温高低有直接关系外,还与空气湿度和风的大小有关。体感温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与湿度和风速的相关关系随气温的高低而变化。  相似文献   
76.
张海明  陈晓非 《地震学报》2003,25(5):465-474
回顾了近4年来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在地震波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 分别简要地讨论了层状均匀介质、横向不均匀介质和多孔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地震面波及波形反演,以及地震勘探、测井问题中的地震波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指出当前地震波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发展高效的数值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开展复杂介质中的地震波激发和传播,以及强地面运动的研究,为精细的地震危险分析与预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7.
复杂地形边界层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余兴  王晓玲 《高原气象》1997,16(4):389-401
  相似文献   
78.
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地震短临前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昭栋  陈学忠 《地震学报》1997,19(2):174-180
从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理机理,分析了承压井含水层对固体潮体应变的响应,给出了计算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两种方法,并以距菏泽5.9级地震震中较近的豫01井为例,计算了该井水位对固体潮体应变的响应率和两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震前响应率和响应比都有增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9.
王尤培  王晓闽 《地震地质》1997,19(3):90-287
根据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和弹性理论,在井孔变径条件下,得出水井含水层系统对潮汐信号响应的偏微分方程,认为井径变化相当于改变了井水柱的有效高度,从而影响了水井含水层系统的固有振动周期。分析了井孔变径对潮汐信号响应的周期特征,认为当含水层水体很大(含水层水平面积比井孔面积大得多),且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也很大的条件下,井径变化对井水位固体潮响应幅度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0.
阐述了深基坑管井井点降水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