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52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32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61.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了一个试算的大连地震台面波震级台基校正模型。基于该模型,我们对1985年至2003年大连地震台记录的共计1357次地震进行了面波震级台基校正试算,按照不同震中距、不同震级、不同方位角分别进行了讨论,得到大多数情况下大连地震台单台实测面波震级小于国家台网面波震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62.
2014年2月12日在新疆于田县发生了MS7.3地震,主震前一天在震区发生了MS5.4前震,震后余震活动频繁,由于震区台站十分稀疏和不均匀、地壳速度结构复杂,台网常规定位结果精度有限,很难从中获得序列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活动趋势的正确认识.本文首先利用位于震区附近的于田地震台5年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采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了震区附近的地壳结构,建立了震源区的地壳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联合震相到时和方位角对2014年于田MS7.3地震序列(从2014年02月11日-2014年04月30日,共计577次地震)进行了重新绝对定位.结果显示,(1) 重定位后的前震和主震震中位置明显向地表破裂带及其附近的阿尔金分支断裂(南肖尔库勒断裂和阿什库勒-肖尔库勒断裂)靠近,两者相距5.4 km,主震位置为36.076°N、82.576°E,震源深度为22 km, 前震位置为36.055°N、82.522°E,震源深度为19 km;(2) 本文重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序列沿NEE-SWW展布,优势分布长度约73 km、宽度约16 km,平均震源深度为14.8 km,其中77%的余震分布在地表破裂带的西南端,这部分余震中少数沿阿什库勒-肖尔库勒断裂分布,绝大多数沿北东东向的南肖尔库勒断裂分布,位于地表破裂带东北端的余震沿阿什库勒-肖尔库勒断裂分布,但发生在地表破裂带的余震极少;重定位后,位于地表破裂带西南侧的震中分布由台网目录的近南北向变为北东向,与地表破裂带、南肖尔库勒断裂和阿什库勒-肖尔库勒断裂走向一致;(3) 沿重定位剖面的地震分布,可推断位于地表破裂带西南段的南肖尔库勒断裂与位于北东段的阿什库勒-肖尔库勒断裂倾向反向,南肖尔库勒断裂的倾向为SE,阿什库勒-肖尔库勒断裂的倾向为NW,这与本次地震野外考察得到的断裂性质一致.综合重定位结果、地表破裂带分布、震源机制解、南肖尔库勒断裂和阿什库勒-肖尔库勒断裂的性质认为,2014年于田MS7.3地震的发震构造为阿尔金断裂西南尾段的两条分支断裂——南肖尔库勒断裂和阿什库勒-肖尔库勒断裂.  相似文献   
463.
子午线收敛角计算公式及计算精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赫里斯托夫给出的展开至七次项的公式来近似地计算子午收敛角的真值,分析了随纬度、经差的变化规律;并对近似公式r=sinB·l计算子午收敛角与其真值之间的较差在经差0.5°-3.5°、纬度5°-85°范围进行详细分析,给出了在经差l=3.5°时较差拟合公式。得到如下结论:1)在同一平行圈上(B=常数),经差l愈大, 较差也愈大;2)在同一子午线上(L=常数),点位处在中纬度(25°-55°)时,较差较大;3)在中低纬度(B=5°- 80°),l=3.5°时,公式(4)的计算精度只能达到0.1";l=2.5°时,计算精度达到0.1"-0.01";l=1.5°时,计算精度达到0.01";l=0.5°时,计算精度达到0.001"-0.0001"。  相似文献   
464.
465.
466.
塔河油田三叠系、石炭系泥岩剥落、掉块、垮塌严重,井眼呈“糖葫芦”井眼,井身质量不好,严重影响测井工作及固井质量。通过对本地区地层岩性分析,认为三叠系,石炭系泥页岩属硬脆性泥岩剥落掉块及吸水膨胀,造成井径不规则。目前,我们通过对钻井液处理剂进行优选配伍和配合调整钻井参数,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已施工井沙72、T601、TK602等井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467.
本文通过把建筑物包含的复合曲线分解成不同的曲线单元,推导出曲线上任意点的方位角,从而计算出曲线上任意点的放样坐标.  相似文献   
468.
直线穿越障碍物放样方法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在直线外设站,根据通视方向的方位角或通视方向线与后视方向线间的夹角,快速计算放样数据,采用方位角法、转角法、面积系数法进行直线穿越障碍物放样方法.  相似文献   
469.
董迪壮 《探矿工程》2005,32(7):48-49
利用两口老井,其中一口进行开窗侧钻,与另一口对接连通进行水溶取矿。该技术先后运用定斜器定向定位,套管开窗磨铣,随钻定向造斜,矿层水平钻进,对接连通。综合了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和水平对接连通技术,该技术在老水溶矿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70.
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测定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地天文测量无论在基础科学,还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VLB、ILLR、SLR和GPS等)的发展,虽然天文测量在应用上有所减少,但在大地测量的绝对定位和中远程武器的发射等领域中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技术。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述了天文测量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本文的工作可为天文大地测量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