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158篇
地质学   215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2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陈出云 《地图》2012,(5):138-139
有这么一个地方,600年前还只是一片野草丛生的平原,现在却是世界著名的超级大都市;有这么一个名字,显赫时甚至能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代称,却在转瞬间被埋入历史的故纸堆。它就是江户,当然,你也可以叫它东京。在世界城市的英雄谱上,江户算得上是根正苗红的草根。即便在日本列岛上,江户最初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色。直到12世纪,才有一个姓江户的豪族在这里定居,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古代在文字产生之前形成的气象认识,可从神话故事和历史考古发掘得到印证。现存最早的有字记载的气象档案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档案。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气象档案,直至明清时期的晴雨录等纸质档案的形成和管理,可以看出官方对气象观测工作的重视,促使气象档案得以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03.
明清时期南阳盆地城(集)镇职能组合结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南阳盆地由于人口的增长、农业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城(集)镇经济也逐步发展和繁荣起来,不同类型的城(集)镇职能组合结构开始形成。在原有的以政治、军事职能为主的城(集)镇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手工业集镇、商业集镇和交通集镇。其城(集)镇功能的消长表现在:以政治、军事职能为主的城(集)镇发展相对缓慢,以经济、商业职能为主的集镇得到迅速发展,商业集镇数量增加、人口增长、规模扩大、开市日期增多、集市广设店铺,出现了繁盛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4.
基于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征地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定,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并给予一定的补偿。这包括了为社会公共利益如三峡大坝建设和非社会公共利益如房地产开发而征用集体土地两种征地行为。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与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是不相适应的,农民对此也很不满意。  相似文献   
105.
疫灾是人类灾害链网中的顶级灾害。利用历史疫灾史料,建立疫灾时间序列,使用历史断面分析、因子相关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过去2720年疫灾流行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中国疫灾流行的频度和强度有长期上升趋势,温暖期形成疫灾低谷,寒冷期形成疫灾高峰。② 中国疫灾流行总体以夏、秋季为主,但有阶段性差异,15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疫病种类增多,疫灾频度提高,疫灾的季节性差异逐渐不显著。③ 中国疫灾波动周期主要有620~610 a、320~310 a、230~220 a、170 a、90 a等,它们大都是12 a或11.2 a的倍数,反映了“十二地支”周期的存在和太阳黑子活动对疫灾周期的重大影响。④ 过去近3000年里,中国累积的疫灾广泛度为93.51%,疫灾厚度达16.86层,东南半壁的疫灾比西北半壁的频繁得多、严重得多。⑤ 中国疫灾区域拓展与土地开发同步,疫灾重心变迁受经济重心的牵引,南宋以前由北向南迁移,南宋以后由东向西迁移;外来疫病输入对疫灾分布格局产生重大影响。⑥ 疫灾流行既是自然生态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疫灾时空分布变迁反映人地关系变迁,人口稠密区、交通沿线区、都城周边区、自然疫源区、灾害频发区都是疫灾多发区。⑦ 地理环境分异奠定疫灾空间分异,高温、高湿、低海拔地区疫灾易于流行;自然灾害对疫灾具有诱发作用,灾害频繁区也是疫灾频发区,灾害频繁期也是疫灾频繁期;气候变迁影响疫灾波动,寒冷期疫灾多发,温暖期疫灾少发;人口增加带来的土地开发和人地关系紧张,加剧疫灾的流行;疫灾与战争如影随形,战乱频繁期也是疫灾频繁期。  相似文献   
106.
传统时期太湖流域的渔民群体分为陆上定居的兼业渔民(仍属农民身份)和水上流动的专业渔民,其生产与生活方式因水环境和鱼资源的分布而存在区域差异。太湖周边低地湖荡区的兼业渔民从事捕鱼的环境支持度和资源便利程度较高,渔业在农村副业序列中占有重要地位。东部河网地区水鱼资源欠丰,捕鱼技术简单,农民捕鱼生产的季节性和流动性较大。太湖上流动捕鱼的专业渔民生产技术高,具有规模化和互助性,构成自然捕捞商品鱼生产的主力大军。流动于东部内河上的专业渔民以单家独户生产为主,产量低收入少,缺乏互助合作。各类渔民共同具有的流动性和人口来源的复杂性,使其成为社会安全管理的重灾区,也是促成20世纪60,70年代政府彻底实施渔民上岸定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7.
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按照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4个时期对环嵩山地区史前时期聚落选址与水系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落选址与水系存在密切的关系:(1)聚落选址偏好最强的地区位于距河流水平距离为200~300 m的地区,聚落分布数量随着距离水系水平距离的增大而减少,而且聚落选址距离水系的水平距离基本不超过3 km。(2)距离水系垂直距离为20 m的范围内是聚落选址偏好程度最强的地区,聚落分布数量随着距离河流垂直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距离水系垂直距离太大,不利于古人取水,垂直距离超过40 m无聚落分布,说明聚落选址对距离水系垂直距离的偏好度在40 m以内。(3)聚落选址偏好随着水系级别的增大而降低,裴李岗时期、龙山时期、夏商时期3级水系附近聚落密度最大,而仰韶时期1级水系附近聚落密度最大。有可能因为在仰韶时期,气候属于暖湿期,相对于其他3个时期来说,降水较多,3级水系水流量可能较大,没有1级水系附近的居住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108.
滇东黔西之成矿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家荣 《地质论评》1943,8(Z1):167-168
本处近三年来在滇东、黔西调查金属矿产,为数日多,对於各矿之成矿时代有初步结论,可分为三个时期如次:(一)中震旦纪前之成矿时代,包括会泽、巧家、易门之铜及易门、峨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历史时期土地覆被数据集地理空间重建进展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建长时间序列具有空间属性的土地覆被数据集,对研究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气候和生态效应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定量重建中国区域历史土地覆被数据集进行了积极探索。但由于历史时期土地利用数据来源多元、重建方法多样、验证方式各异等原因,不同学者的重建结果迥异,其中重建方法是导致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重建思路、假设和方法、结果验证等方面对覆盖中国区域的主要空间数据集进行了综合评述,结果表明:①基于历史记录的还原法和基于地理空间模型的重建法是历史土地覆被空间重建的主要方法,而根据建模过程,后者又可进一步分为“自上而下”的配置模型和“自下而上”的演化模型法。②基于数量重建进行空间重建是当前历史土地覆被数据集重建的主流,在缺少充分、客观历史数据的条件下,对基础数据、分布控制因素和限制因子进行合理假设是取得合理结果的重要条件。③为提高研究成果的解释力,需要对重建结果进行检验,直接验证法虽较为准确,但受时空尺度限制,具有显著的局限性,间接验证法可作为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0.
赵靖  刘顺 《高校地质学报》1998,4(2):155-156
酸性和基性麻粒岩的高温度压实验表明,基稳态流动律分别为:ε=20.7exp(-288/RT)·Δσ^3.0和ε=10^6.59exp(-425/RT)·Δσ^3.02,并可与加拿大地盾的麻粒岩流动津相比。在下地壳的温度700℃-1000℃、压力1.0Gpa-1.2GPa和应变率10^-4/s ̄10^-7/s条件下,岩石变形以韧性变形为主,并发育韧性剪切带,其中辉石和斜长石极易发生动态重结晶及定向排成线理,石英则巳静态恢复,此结果与野外观察的吻合。下地壳的宏观流变模型显示,增厚型下地壳存在一厚的低蠕变强度层,减薄型地壳则上地壳也出现低强度层,太陆下地壳这种低蠕变强度层的流变性质有助于岩石圈增厚和减薄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