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77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07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臧兴运 《吉林地质》1998,17(4):49-58
就位机制问题是花岗岩地区工作的一个重点,一般来说,一个花岗岩单元,其各侵入体应该具有统一的就位机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葛家大窝子单元就是一个例外,本文阐述了葛家大窝子单元综合地质特征相同的不同浸入体,其就位机制不同的情况,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2.
刘惠民 《气象》1998,24(7):55-57
根据人体舒适度指标,考虑到温度和湿度的关系,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高温期间,没有减湿条件的空调房间的最佳降温幅度,并计算出有降温降湿条件的不同场所的最佳降温降湿幅度  相似文献   
33.
热气候指数评价中国南方城市夏季舒适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南方14个城市1981-2013年6-9月的逐日气象资料,根据生物环境特点,制定了基于通用热气候指数的新评价方法,对中国南方城市夏季舒适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南方城市的高温不舒适天数近33 a来以3.4 d/10a的速度增加,并有5 a震荡周期。舒适度排名显示,体感温度最高的4个城市分别为重庆、福州、南昌和长沙,杭州与重庆的体感舒适度下降速率较快。对比高温不舒适天数和高温日数发现,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高温不舒适度与气温关系的密切性。同时,由于热气候指标计算要素的多重考虑,结果与高温日数存在一些差异,但其更具有一定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丽水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BCMI)、寒冷指数(CI)、温湿指数(THI)和度假气候指数(HCI)等4个综合性的气候指标,对丽水市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评价,并着重对比分析了BCMI和HCI对旅游气候适宜性的表征能力。结果表明:丽水市全年有8个月BCMI处在4~6级之间,属一类气候适宜区;冬季CI值较低,无严寒现象,夏季低海拔地区THI值偏高,但海拔600 m以上地区(约占市域面积6成)THI值较低,适宜“避暑纳凉”;HCI比传统的BCMI表现的更客观、更全面,它不仅考虑了气候的热舒适性影响,还考虑了降水和云量对旅游出行及观光的影响,且就时间尺度而言,HCI更适合旅游舒适度逐日预报的开展。  相似文献   
35.
中华文化起源于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认识,关注的是在自然界规律总体框架下对万物的观察与解读。中医药体系以中华文化为养分,从对自然规律、药物认识到人体生长变化、疾病产生发展过程的解释中,均体现出对事物本质规律的关注,并最终对事物的趋向性发展作出解释。中医药人对这种趋向性的把握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势数”学说的思想息息相通。所谓“察势者智,驭势者赢”,运用“势数”来认知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自然界对其的影响,能够合理有效地帮助医者厘清临床思路,判断疾病的全程发展,进而精准施以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6.
在贵州冬季相对湿度大、风速小的气候背景下,综合考虑气温和相对湿度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计算并讨论了9个市州代表站人体舒适度指数IHC及其对温湿环境的响应,发现贵州省冬季低温、高湿对IHC指数具有负贡献,其中气温的高低对IHC指数影响尤为明显,并且在平均相对湿度越高的环境下,IHC指数对平均气温的变化就具有越高的敏感性,因此在贵州省西部和北部地区冬季由于平均气温较低、加之平均相对湿度较大,人体舒适感降低尤为明显。从回归方程出发,讨论贵州省冬季△IHC对△T=1σ或△RH=1σ变化的响应,发现平均气温是影响IHC指数变化的主要指标,而相对湿度作为辅助指标对IHC指数有着增大或减小的调节作用。通过分析IHC指数的稳定持续性,发现其能有效客观的表征出贵州省低温的持续性特征,并且能反映出在平均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下,人体感觉的不舒适持续日数增加,即加大了人体的不舒适感。  相似文献   
37.
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生命体,同时又是各种化学反应密切配合的体系。人体与外界环境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人类生存需要各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持人体正常机能所必需的Fe,Cu,Zn,Sr,F,I,Se,Si等微量元素,无论缺乏或过量都会导致人体产生疾病;而Cd等无生物功能作用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只能有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38.
江苏冬夏季人体舒适度指数异常的背景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庚康  徐敏  高苹  黄亮  罗艳  凌洋 《气象》2012,38(5):593-600
利用江苏地区37个气象观测站1980—2009年逐日资料,及同时段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北太平洋海温资料,通过合成和遥相关法,研究了当江苏冬、夏季人体舒适度指数(CIHB)出现异常偏高和偏低时,大气环流与北太平洋海温场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CIHB偏高年较偏低年,冬季,东亚大槽偏浅,冬季风明显偏弱,尤其是北风分量偏弱最为明显,江苏上空下沉气流偏弱,均不利于冷空气东移南压以及向下入侵;夏季,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南亚高压偏东、偏北、偏强,夏季风明显偏强,尤其是南风分量偏强显著,导致往北的暖湿气流强盛,垂直运动总体偏弱,不利于夏季对流活动的发生。(2)冬季,CIHB偏高年中西太平洋的海温高于偏低年,尤其是在我国东部近海的黑潮区,偏暖幅度最为明显,无论是超前相关还是同期相关,西太平洋海温与冬季CIHB都是以正相关为主,其中暖池区的正相关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9.
威海市旅游气候资源及舒适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壮大,威海旅游业已经成为威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旅游资源的丰富与其特殊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文章从旅游气候资源的优势等方面分析威海市气候特点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并通过计算人体舒适度指数,评价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利用宁夏22个气象台站1961—2009年的气象资料,计算了宁夏人体舒适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近49a区域气候变暖对宁夏人体舒适程度的影响总体是有利的,主要表现在舒适日数增加,冷不舒适日数减少。近49a中,2001—2009年是相对最舒适的时段;20世纪70年代开始,舒适日数开始增加,冷不舒适日数明显减少;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冷不舒适日数基本相同,冬季冷不舒适程度下降。宁夏冬季很冷日数呈下降趋势,冷日数呈上升趋势,冷不舒适程度下降。春季舒适日数增加,夏季和秋季的舒适度日数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