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38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46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21篇
自然地理   3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41.
身体、身体观以及人文地理学对身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陶伟  王绍续  朱竑 《地理研究》2015,34(6):1173-1187
1970年代以来,伴随着消费主义和女权运动,身体研究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兴起,一个被布莱恩·特纳(Bryan Turner)称之为“身体社会崛起”的时代来临了。身体研究成为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大陆”,众多哲学家、社会理论学家纷纷投身于身体研究,重新解读了身体在认识世界和知识生产中的重要性。身体转向作为文化转向的一部分,同样受到了人文地理学家的关注。许多批判地理学家,如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反种族主义、后殖民主义、酷儿地理学家认为,身体研究是改善社会、文化、经济关系的可能途径。在“身体转向”的影响下,身体研究逐渐渗入到情感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等众多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人文地理学家从人文社会科学中引入多种理论,如表演理论、精神分析法、非表征理论等对身体研究进行了探讨和阐释。基于这样的背景,梳理了西方人文地理学中有关身体研究的文献,归纳了人文地理学中身体研究的主要议题和理论,以及由此而展开的一系列具体的研究成果,此工作具有切实的学术意义并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2.
“未来地球”计划旨在提出系统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方案的学术思想、顶层设计、核心内容、研究方法等,为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走向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意义。在分析“未来地球”核心理念的基础上,阐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定位,并探索“未来地球”计划的5 个优先事项对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的目标、视角和路径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从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实践两个层次探讨了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的学术思路。以“未来地球”研究计划为参照标尺,按照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解决方案研究的逻辑架构,从提高预测能力和评估水平、调控过程和管制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及体制机制设计等3个方面,讨论了面向“未来地球”的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导向。  相似文献   
143.
刘云刚  李志刚  黎斌 《地理学报》2014,69(8):1224-1233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需要走出“精致的平庸”,走向“精致的创新”.而要实现这一点,关键是要厘清当前研究中学术与应用间的梗阻,使学术研究回到创新的源点:理论与现实的相互激发,并破除对西方人文地理研究的模仿和迷信.为此,需要借鉴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成果与方法并使之根植于本土的问题和制度;需要完善本土研究机制,包括区分学会和协会、区分学术和应用、区分学术地理和应用地理;要倡导真正的科学精神,对已有研究保持批判性;让知识体系保持高度的开放性,并适应本土知识生产的需求;让研究实事求是、根植于地,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深度交流.只有这样,中国人文地理学方能实现知行合一,走出殖民地理的陷阱,走上真正自主的知识生产之路.  相似文献   
144.
《地理学报》2005,60(3):528-528
2003年中国地理学会年会成功在我校召开刘盛佳(左2)、曾菊新(右2)、龚胜生(右1)、周勇(左1)四位学术带头人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24年私立华中大学的史地专业,1958年正式成立地理系,其后发展成为华中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002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  相似文献   
145.
香山科学会议"中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学术讨论会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全胜  张雪芹 《地理研究》2005,24(3):487-487
2005年4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了以“中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252次学术讨论会。本次会议由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IHD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CNC—IGB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中国委员会(CNC—WCRP)、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DIVERSITAS)共同组织发起。会议共设有4个中心议题: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变化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战略。这次香山会议,得到了徐冠华院士、叶笃正院士和孙鸿烈院士的大力指导,得到了我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学者的积极响应,叶笃正院士、施雅风院士等60多位活跃在我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6.
国土资源档案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其基本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质量,乃至关系到国土资源系统的发展状况和兴衰起伏的过程。但从目前情况看,市和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专(兼)职档案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与新时期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专(兼)职档案员的整体素质,很值得从事国土资源系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倾全力去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7.
承担学术期刊整体质量把关责任的主编,直接决定着创新型精神产品的生产质量。在知识快速传播和新媒体崛起的今天,对主编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不断进修以提升学历层次,努力形成"专""博"互补的知识结构,并通过"编研结合"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8.
《地球》2012,(1):45-4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相关直属单位,部机关相关司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至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至2010至2020)》和《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至2010至2015)》,按照  相似文献   
149.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队伍素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2月28日,开化县国土资源局召开专题动员会,全面启动县国土资源系统“内强素质,外强服务”主题活动,开化县国土资源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会议对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形势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开化县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离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2012年又是落实“十二五”国土工作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必须通过抓学习培训、抓内部管理、抓服务质量,进一步强化队伍素质、优化服务质量、创新工作理念,全面营造想干事、肯干事、会干事的浓厚氛围,全力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上水平。  相似文献   
15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文地理学项目研究特征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疏影 《地理学报》2013,68(10):1307-1315
以2007-2011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文地理学代码(D0102) 的申请书作为样本,对申请代码、重点研究领域以及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分析中国人文地理学近期发展特征。分析认为,科学问题综合与学科间交叉研究的增加使人文地理学学科边界呈现模糊化的趋势;研究方向体现了时代特点且各研究方向之间申请数量比较均衡;研究关键词大量涌现但共识性表述相对较少;选题颇具本土应用特点但学科体系建设意识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