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547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01.
鲤溪花岗质杂岩体(下称鲤溪杂岩体)从外至内由微细粒碱长花岗岩、细粒晶洞钾长花岗岩、中粒晶洞钾长花岗岩组成,它们之间为脉动侵入接触关系,可作为一个同源岩浆演化序列建立。本文着重从地质学、岩类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方面论述其特征,探讨其成因类型及所代表的构造环境并涉及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该杂岩体形成于白垩世早期,是浅成的硅饱和偏碱性碱性花岗岩类;其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基本上为反序演化,属A型花岗岩;其成因机制为双峰式,揭示了浙东南地区在中生代时期处于引张性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702.
嫩江—黑河地区多宝山岛弧多宝山矿集区新发现了晚三叠世二道坎大型银矿床,铜山矿床深部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科洛—新开岭构造杂岩带新发现晚三叠世孟德河金矿床,三合屯金矿区外围深部也发现了金矿化;塔溪岩浆弧新发现了早白垩世宝泉小型铜矿床.这些矿床与区域圈定的化探异常较吻合,成矿规律较明显.依据新发现的铜金矿成果,总结了嫩江—黑河地区近年来取得的新进展,指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和今后勘查工作部署建议,为即将实施的战略找矿行动勘查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03.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花岗质片麻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野外地质填图和研究发现,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中有古老的花岗岩侵入,并在鲁霞地区圈定了9个花岗质侵入体。古老的花岗质岩石主要侵位于南迦巴瓦岩群直白岩组中,与南迦巴瓦岩群一起经历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而形成花岗质片麻岩套。岩石类型有花岗闪长质片麻岩、黑云母花岗质片麻岩、闪长质片麻岩等。岩石化学研究表明这些花岗片麻岩套具“S”型特征,可能有深部幔源物质的加入。花岗岩形成深度在2~5km之间.侵位时代为552~525Ma,为新元古代晚期,属泛非期陆内演化阶段的产物。高喜马拉雅地区在元古宙末期形成了结晶基底。  相似文献   
704.
“清河镇群”年代地层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清河镇群"(或"开原岩群")年代地层学研究新进展,即在上肥地剖面原划入北大沟组、吴家堡子组,尖山子水库大坝原划入北大沟组等地层中获得的岩浆结晶锆石(SHRIMP)年龄2497±27 Ma、2522±17 Ma,250±5 Ma;在"白砬子组"(或"照北山岩组")之建组剖面东杨木林子的大理岩(结晶灰岩)中获得震旦纪之微古植物化石--Stictosphaeridium tortutosum,Synsphaeridium sp.,Hystrisphaeridium sp.等,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提出清河断裂为华北板块(清原地块)与北部陆缘活动带(兴蒙或吉黑造山带)的界线,前人划分的"辽河群"或"清河镇群"或"开原岩群"是分布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内的、不同属性的地质体的拼合物.并重新划分为清河断裂带之南华北板块内的新太古代英云闪长岩和古元古代芦家堡子岩组;清河断裂带以北华北板块北部陆缘活动带的构造岩石地层-新元古代(震旦纪)西保安岩组、早寒武世佟家屯岩组和晚二叠世尖山子火山岩.  相似文献   
705.
苏北石桥岩群沉积环境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樊金涛 《江苏地质》2000,24(3):129-134
石桥岩群是一套浅变质的正常沉积碎屑岩,同位素地质年龄Ma。岩石富SiO2、K2O、REE,贫Al2O3、Mno、Ca、Na2O、Sr,K2O/Na2O、SiO2/AlO3比值高,铕负异常明显,表明它是伸展型断陷盆地边缘之河口浅海环境中沉积的稳定型复理式建造。它揭示苏胶造山带在晋宁期造山后的震旦纪开始裂解,是Rodina超大陆震旦纪裂解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06.
地震学者对1933年叠溪大地震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资料匮乏,学术界至今对该地震的震源位置、震级、发震时间3要素有不同看法。本文利用上海徐家汇观象台1933年四川叠溪大地震三分向记录,通过对叠溪地震事件图纸的重新分析校核,利用IASP91全球走时模型对发震时间、震中距和震级3要素重新行计算和反演,得出的定位结果为:发震时刻为1933年8月25日7时50分15秒、震中距为16.25°、震级为MS7.49。该结果和其他研究学者在发震时刻和震中距上偏差较大,发震时刻相差17 s,震中距相差1°左右,两者偏差较大,究其原因是采用的方法不同,前人是基于宏观资料、现场调查以及后续小震反演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707.
庄明水 《福建地质》2023,(3):197-203
以厦门淡溪斜坡为研究对象,采用Morgenstern-Price法和有限元法分别在天然、暴雨、地震3种工况下进行斜坡整体稳定性计算。2种方法对比发现,都在天然工况下斜坡稳定性较好,而在暴雨、地震工况下稳定性较差,但都不会发生整体失稳破坏;斜坡Ⅱ区比Ⅰ区发生局部破坏的可能性更大,且最易发生破坏的部位为坡脚临空条件较好的陡坎地形处。  相似文献   
708.
山东省济宁铁矿区济宁岩群变质岩水文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济宁铁矿埋藏在济宁岩群变质岩中,埋深在1 000m以下,以往地质勘探多在1 000m以上,该次勘探深度达到2 000m,并专门施工了水文地质勘探孔,孔深1 500m,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抽水试验,求取了水文地质参数,初步查明了济宁岩群变质岩水文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