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223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1924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测绘科学与工程》2006,26(2):F0002-F0002
第二代摄影测量卫星工程立项综合论证成果与第一代相比,在技术指标和性能方面都有显著提高;与国外同类卫星比较,整体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工程实践证明:论证正确,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82.
甘肃省宕昌县代家庄铅锌矿的发现 及物探化探找矿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宕昌县代家庄铅锌矿床以氧化矿石为主,矿体赋存在浅海台地相、生物礁滩相形成的生物碎屑灰岩、硅质岩中,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的控制;区內岩(矿)石电性差异较显著,圈定的激电异常呈北西向带状展布,与以Pb、Zn、Ag、As、Sb、Au、Hg等为组合特征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矿化构造带吻合,通过分析物、化探异常发现了矿体;提出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83.
具有高放射性异常铅的穆家庄铜矿床位于南秦岭造山带柞(水)山(阳)地区的泥盆系中.该矿床距柞水县城40余km,距西安100余km.矿体产于红岩寺-黑山复式向斜南翼金井河-胡家沟次级背斜南翼近轴部断裂中,赋矿岩石为泥盆系青石垭组中上部白云质岩,其空间展布明显受背斜的陡倾南翼(倒转翼)近轴部的层间断裂-裂隙带的控制,矿石构造主要为团块状和网脉状.铅同位素结果研究表明,穆家庄铜矿矿石铅和近矿围岩岩石铅具有富含放射性成因铅的特点.这是在秦岭地区首次发现的放射性成因铅--异常铅的铜矿床,它的发现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484.
白水苹果始花期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1—2015年白水站气象数据与苹果始花期物候数据,采用相关分析,筛选与始花期相关较高气象因子;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逐步回归,得到白水苹果始花期预测模型。依据模型回代结果,对始花前一周天气实况进行历史普查,得出预报值订正方法。通过验证,预测模型和订正方法在近3年业务应用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485.
地温场是采矿活动的重要地质条件之一。基于332井次钻孔测温数据、地层岩性及其组合特征、构造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探讨了寺家庄井田地温负异常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寺家庄井田现代地温场受地层及热导率、地下水和开放型构造等三大地质因素控制。地层砂岩所占比例较高,其导热性强、热传导快,不易造成局部聚热,是井田地温值整体偏低的主要控制因素,区域地下水的强径流状态是现代地温整体偏低的宏观控制因素;地下水径流状态对围岩温度起到"制冷"和诱发构造通道散失双重控制作用,是研究区地温负异常和地温场分异的重要控制因素,开放型张性较大正断层、陷落柱不但为地温的散失提供了有利通道,亦为邻近含水层间地下水循环、径流对围岩温度的"制冷"提供了有利条件,是井田地温负异常和地温场分异的关键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486.
<正>1日本H2A火箭搭载发射"向日葵8号"气象卫星日本于当地时间10月7日14时16分(北京时间13时16分),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利用H2A火箭搭载发射了"向日葵8号"(Himawari 8)气象卫星。"向日葵8号"是日本发射的第八颗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同时也标志着第三代航天器的启用。  相似文献   
487.
在水温20±2℃的条件下,按10 mg/kg的剂量通过腹腔注射和口灌方式,以液-质联用法研究氟苯尼考在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所得药时数据用DAS3.0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美国红鱼腹注氟苯尼考后血药经时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而口灌氟苯尼考则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腹腔注射组,美国红鱼血浆、肝脏、肾脏、肌肉的氟苯尼考出峰时间(tp)分别为0.5、4、0.5、4 h,峰浓度(ρmax)分别为15.47、9.90、6.83、2.73μg/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394.10、105.66、157.37、120.01 mg/(L·h),消除半衰期分别为45.39、7.42、148.25、39.22 h;口灌组,美国红鱼血浆、肝脏、肾脏、肌肉的氟苯尼考出峰时间(tp)分别为2、1.5、4、4 h,峰浓度(ρmax)分别为6.31、5.44、9.10、5.12μg/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36.21、162.32、213.32、157.37 mg/(L·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2.08、27.9、14.85、38.53 h。结果表明,氟苯尼考注射给药在美国红鱼体内的吸收快于口灌给药,腹注给药氟苯尼考除在肝脏中的消除快于口灌给药外,在血浆、肌肉和肾脏中的消除均慢于口灌给药。  相似文献   
488.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沙井子构造带断裂构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井子构造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是分隔阿瓦提凹陷和温宿凸起的边界断裂。它是塔里木盆地研究最薄弱的大型断裂构造带之一。根据系统、精细的地震资料解释,沙井子构造带存在3套断裂体系:深部楔状冲断构造、狭义沙井子断裂和浅部的伸张构造。深部楔状冲断构造形成于志留纪—泥盆纪,由北西倾向的主冲断层和南东倾向的反冲断层形成构造楔; 构造楔主要由前寒武纪变质岩组成,冲断前锋楔入于寒武系中部,造成上覆地层向温宿凸起方向的急剧抬升。狭义的沙井子断裂,即通常所说的沙井子断裂,为一条高角度基底卷入型挤压走滑断裂,形成于二叠纪末—三叠纪初,错断了早期的深部冲断楔。浅部的伸展构造形成于第四纪早-中期,为一系列较小规模的正断层,沿狭义沙井子断裂呈右步雁列状排列,构成左行剪切张扭性断裂带。深部的楔状冲断构造和浅部的伸展构造是本次研究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489.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探高级工程师、新中国第一代煤测井专家叶庆生,从勘探队到省局、到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长期从事煤测井工作,后期任煤田地质报社副社长、副总编。  相似文献   
490.
根据滑坡位移随时间逐次变化的规律,建立滑坡位移演化的逐代遗传模型,求解滑坡每代的位移和稳定系数。在此基础上对沪蓉西高速公路湖北宜昌-恩施段古树屋滑坡的位移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的位移计算值结果较为理想,且简单可行,并通过对稳定系数的研究提出了滑坡稳定性判断的一个新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