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8篇
  免费   695篇
  国内免费   538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606篇
地球物理   264篇
地质学   1597篇
海洋学   238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40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2篇
  1937年   2篇
  193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2008年8月21日8时58分,随着渭河穿越定向钻成品油管的顺利回拖出土,管道局穿越分公司渭河穿越施工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标志着制约兰郑长管道最关键的一个卡脖子工程——渭河穿越成功。  相似文献   
902.
今年春天在我国南方发生的冰雪灾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管道运输在抗击特大自然灾害方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以西气东输二线为代表的长距离管道建设,将引起新的一轮管道建设高潮。  相似文献   
903.
今年4月开工的泉州区宝洲街给水管道改造工程西起市区温陵路城雕,东至泉秀东街坂头桥,全长3公里,给水管道口径达1米,工程总投资预计1500万元。由于宝洲街过往车辆十分繁忙,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为不影响正常的交通,施工中首次采用非开挖水平定向钻技术.  相似文献   
904.
作者结合水平定向钻穿越的实践,对典型岩石扩孔器,如滚刀型岩石扩孔器、低扭矩岩石扩孔器、对开式岩石扩孔器的结构特点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平定向钻要根据穿越地层的类型选择岩石扩孔器的尺寸和型式,选择岩石扩孔器要注意扩孔器的使用寿命;并建议岩石扩孔器本体设计时应考虑具备反向退出钻孔的功能,扩孔器产生的钻屑粒径能足够小,以使泥浆悬浮钻屑并顺利排出到地表;提出了岩石扩孔器的具体操作控制要点,从而达到快速、高效、高质量扩孔的目的,降低穿越施工的风险。  相似文献   
905.
张硕 《吉林气象》2004,(2):35-35,37
3830天气雷达发射系统的功能,是在速调管阴极脉冲持续期间,将接收机激励源分机提供的宽度1μs(或2μs)、峰值功率0.5W左右的发射脉冲激励信号,放大成为宽度1μs(或2μs)、峰值功率250kW以上的大功率、全相参、高品质的射频发射脉冲。  相似文献   
906.
1前言 新一代C波段天气雷达投入业务运行一段时间以来,采集了大量实时、有效的数据资料,为预报员准确预测天气提供了有力依据。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界面操作简单、方便,对于每天整点时刻需上传至北京主站供全国雷达组网拼图用文件,只需点击操作界面上自动监测中的三种工作模式(降水1、降水2、警戒)其中任意一种,即可自动采集生成所需数据文件。  相似文献   
907.
陈刚  李泉新  刘志毅  陈龙  张意 《应用地球物理》2023,(2):157-166+240-241
以煤岩介质和煤岩界面作为电磁波传播响应研究对象,构建与煤岩电磁参数相关的地质模型。针对煤矿井下随钻方位电磁波探测技术在煤岩地质导向中的响应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煤岩界面探测识别方法及其适用性。模拟仪器在煤岩层响应特性规律,建立煤层顶底板界面的方位、仪器到煤层界面距离的计算方法。利用拟牛顿法对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仪器响应理论模型进行反演计算,并对模拟数据数据进行实时反演,降低了Jacobian矩阵的计算次数,提高了反演速度并降低了对初值的依赖性。基于正反演数值仿真模拟,获得低阻含水层、异常地质体(陷落柱、夹矸层等)方位电磁波探测的信号响应规律。通过正交线圈的定向电动势模拟成像方法研究,验证了高阻煤层中方位电磁波电阻率应用的可行性、能够为煤层界面、地质异常体探测及地质导向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8.
夏垫断裂是北京地区重要的活动断裂之一。1679年该断裂发生三河—平谷8级地震,是北京及邻区历史记录的最大地震,地表形成了至今仍清晰可见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弄清楚该断裂古地震活动和地表破裂带特征是优化北京地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探槽开挖、光释光(OSL)测年、断层陡坎形态及地层位错分析,揭示了夏垫断裂古地震活动性、古地震序列和地表破裂带特征。结果表明:(1)夏垫断裂大胡庄南探槽显示的地层错断、地震楔及崩积楔等揭示了夏垫断裂的两次古地震事件,分别约为(1.610±0.130)ka B.P.古地震及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地层位错分别约为0.3、2.5 m;(2)夏垫断裂20 ka以来存在7个期次的古地震事件,大地震的平均复发周期约为2 716年;(3)地震地表破裂带地层位错整体趋势与地形测量数据所得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大康庄段到齐心庄段,地层位错距离大于断层陡坎地面测量的高度,表明地表断层陡坎形态可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探槽揭露的地层位错量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夏垫断裂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  相似文献   
909.
1962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演变过程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提出确定副高双脊线过程的定量指标,之后重点诊断研究1962年"二度梅"期间的双脊线过程.结果表明:1962年"二度梅"期间,由于季风槽的加强东伸,副高外围变形,在其南侧新生一条脊线,呈现双脊线结构.由此,提出亚洲季风槽的发展东移是副高双脊线形成的重要影响因子.分析表明,1962年的双脊线过程与1998年的双脊线过程相比,有同亦有异:两次双脊线过程与长江流域"二度梅"均有关联,但1998年双脊线过程结束后,北侧脊线消失,南侧脊线发展维持,使副高脊线异常偏南,造成"二度梅"的突然出现,而1962年双脊线过程结束后却是南侧脊线消失,北侧脊线维持并异常偏北,从而导致"二度梅"结束;在涡度场上,两次双脊线过程均有一高层对低层的"诱导"效应,同时500 hPa诱导生成的正涡度与低纬度北移而来的正涡度带打通合并、东伸,进而其两侧的负涡度带增强,形成双脊线.这些结果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的演变规律和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10.
近半个世纪长江口九段沙湿地的冲淤演变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根据1958~2004年的系列地形图,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8.2的支持下,探讨近半个世纪九段沙湿地演变过程。研究表明:九段沙在长期的自然淤积过程中既具有趋势性的渐变,又存在非趋势性的突变,北槽深水航道工程改变了九段沙的自然冲淤模式,使九段沙顶端至江亚南沙大片区域显著淤积,工程后期,淤积速率回落,九段沙形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