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伊通火山群是以新生代火山地质环境为主形成的自然形态、自然环境系统,在火山地质构造、成因机制、典型岩石露头、地形地貌等方面有其自己的特色。因特殊的火山成因机制被火山学者命名为"伊通型"火山,所在区域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地质公园。伊通火山群地质遗迹具有火山地质科学研究的典型性和科学性、可供游人欣赏和休憩的自然性与观赏性。  相似文献   
62.
上倾尖灭型油气藏是岩性油气藏的基本类型之一.对上倾尖灭砂体的识别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任务之一.在对比单一利用地震资料、地震属性和波阻抗反演等方法进行砂体识别的优缺点后, 提出运用波阻抗和瞬时相位相叠合的新方法对砂体进行识别.运用此方法, 对万昌地区水下滑塌扇内部上倾尖灭砂体进行了精细解释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钻井岩心识别沉积相类型, 结合均方根振幅属性和同沉积断层分布情况, 可以准确地确定伊通盆地万昌地区永二段水下滑塌扇的分布范围; (2)用波阻抗和瞬时相位属性联合的方法对水下滑塌扇内部上倾尖灭砂体进行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万昌地区WC1井附近水下滑塌扇内至少有两期最具油气勘探价值的上倾尖灭砂体.   相似文献   
63.
64.
65.
伊通盆地断裂体系特征及其演化历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利用最新的地震、航磁、钻井等资料,对伊通盆地断裂体系进行了重新认识,并对断裂演化及其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伊通盆地主要是受西北缘走滑断裂控制的新生代走滑-伸展盆地;断裂的性质、特征及演化极其复杂,按断裂特征及规模可划分为3个级别.一级断裂为西北缘和东南缘控盆边界断裂;二级断裂为早期张扭作用形成的呈雁列展布的马鞍山断裂,2号、3号、4号断裂和晚期压扭作用形成的西北缘逆冲断裂;三级断裂为盆地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众多次级断裂.伊通盆地断裂演化特征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碰撞作用以及盆缘大黑山地垒和那丹哈达岭地体挤压位置与隆升强度密切相关,断裂演化经历了古近纪成盆期的右旋张扭作用阶段和新近纪反转期的右旋压扭及基底隆升作用阶段;新近纪反转期压扭作用形成的西北缘断褶带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66.
依兰-伊通断裂全新世活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闵伟  焦德成  周本刚  盛俭  陈涛 《地震地质》2011,33(1):141-150
郯庐断裂带东北段依兰-伊通断裂历史上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一般认为是第四纪早期活动断裂,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在该断裂多个段落发现断错河流Ⅰ级阶地等全新世地貌面、高1~2m的地表陡坎.其中,在通河县附近的最新地表陡坎长约70km,舒兰附近的最新地表陡坎长约10km.分别对黑龙江通河县...  相似文献   
67.
万昌构造带和梁家构造带是岔路河断陷的两个重要油气聚集带,在形成演化过程中,万昌构造带受到东南缘控盆断裂的控制,而梁家构造带受Ⅱ号断层的控制,导致了砂体的沉积相差异。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研究表明,浅层万昌组地层中,万昌构造带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砂体,梁家构造带主要发育水下扇砂体,砂体的连续性和储集物性较好,尤其是离物源较近的分流河道和辫状沟道砂体的孔渗较高,深层双阳组、奢岭组、永吉组发育较好的烃源岩,控盆断裂及其衍生的一系列断层有助于油气的运移和封闭,油气成藏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68.
吉林省伊通火山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振中 《吉林地质》1994,13(2):29-35,41
伊通火山群形成于第三纪,玄武岩来自上地幔,受断裂控制。火山机构多是由未喷出地表的玄武岩、地幔岩捕获体及少许隐爆角砾岩组成,发育奇特有规律排列的节理柱组合系统展现了潜火山生成在近地表下环境。  相似文献   
69.
依兰—伊通地堑和松辽盆地在沉积特征方面相似,巨大的沉积厚度,粗—细不同的碎屑岩系及碎屑成分成熟度低,反映了强烈下陷快速堆积的特点。沉积物中韵律性、旋回性在横向及纵向上岩性、岩相和厚度都有急剧的变化。通过该断陷内伊通大孤山油页岩矿地质特征的认识与了解,对研究省内其他盆地油页岩矿的成矿规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在位于依兰—伊通断裂北段的4个地震流体观测站及其附近地区采集了19个水样,对水样的水化学组分及氢氧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对该地区地下水类型及成因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取样点水温变化为8.5℃~23.4℃,水样的矿化度为32~568 mg/L,全部为低矿化度水;(2)水样分为10种化学类型,水-岩反应均未达到完全平衡;通河台井水属于部分平衡水,具有深部来源特征;(3)δD和δ18O值的分别为-100.24‰~-65.46‰和-13.47‰~-8.53‰,表明所测水样的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