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6篇
  免费   2155篇
  国内免费   3250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1239篇
地球物理   818篇
地质学   13841篇
海洋学   66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71篇
自然地理   504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479篇
  2022年   448篇
  2021年   583篇
  2020年   466篇
  2019年   507篇
  2018年   377篇
  2017年   413篇
  2016年   446篇
  2015年   559篇
  2014年   799篇
  2013年   659篇
  2012年   765篇
  2011年   769篇
  2010年   648篇
  2009年   684篇
  2008年   647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540篇
  2004年   416篇
  2003年   487篇
  2002年   555篇
  2001年   629篇
  2000年   499篇
  1999年   458篇
  1998年   462篇
  1997年   433篇
  1996年   418篇
  1995年   405篇
  1994年   393篇
  1993年   351篇
  1992年   452篇
  1991年   411篇
  1990年   334篇
  1989年   253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4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1年   6篇
  1940年   2篇
  193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91.
通过柴窝堡铜矿带区域沉积环境、构造环境及岩浆活动分析,认为矿带具备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具体阐述了铜沟─庙儿沟铜矿田的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化富集规律,认为铜沟─庙儿沟铜矿区的矿床属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992.
熊耳山地区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的地球化学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耳山地区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的地球化学论证汪东波(有色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12)邵世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熊耳山,金矿床,成因,地球化学,成矿物质1地质概况熊耳山地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南缘华熊台隆之...  相似文献   
993.
动力变质岩的结构成因分类与命名朱大岗,王治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关键词动力变质岩,结构成因分类,变质岩类型与命名,岩石分类笔者根据多年来野外、室内动力变质岩宏观、微观研究鉴定和已经总结出的一些动力变质岩的特征,按照地质力...  相似文献   
994.
内蒙赤峰莲花山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及矿床成因姜能(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关键词莲花山金矿床,流体性质,矿床成因1矿床地质特征莲花山金矿床位于赤峰市以南、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台隆的喀喇沁断隆中。矿区内出露岩层从老到新有:太古界建平群斜长角闪...  相似文献   
995.
996.
中国大陆8级巨震群体活动的盛衰起伏,紧随全球整体活动的变化而变,并明显地受到太阳活动长期变化的调制。就个体巨震孕育而言,其供能机制可造成周围数千公里构造应力场持续多年的剧烈增强。因此,对于震级为8级的巨大地震的预测问题,必须在极为广阔的研究视野中探讨。  相似文献   
997.
氩同位素及胶东某些金矿床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8.
999.
滇西砂岩铀矿的断裂-热水成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杰敏 《地球化学》1994,23(C00):76-83
滇西砂岩铀成矿带位于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边界的邻近地区。以花岗质岩石为基底的晚第三纪盆地中堆积了浅色古煤碎屑岩建造,砂岩铀矿即产于其中。本文从富铀花岗质基底岩石、铀矿源层、断裂系统、地热流体和铀成矿时代与地热活动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滇西砂岩铀矿的断裂-热水成因特征。滇西砂岩铀矿是一种热水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1000.
西秦岭南亚带太阳顶群硅质岩是碳硅泥岩型微细粒浸染状金矿的主要赋存岩石。硅质岩总厚度555m,呈层状、透镜状产出。太阳顶群除硅质岩外.其余主要为细碎屑岩。硅质岩的主元素特征为富Si、Fe.贫Al、Ti、Ca、Mg等;微量元素贫Cu、Ni、Co,富U;稀土元素表现出较明显的铈负异常。硅质岩的全岩氧同位素δ^18OSMOW(‰)值为18.60=1,表明太阳顶群硅质岩具有热水沉积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