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727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147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2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陈华才 《地质论评》1991,37(4):338-347
本文从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的碳、氧、硫同位素组成三方面,论述连城锰矿四号矿点锰矿床的成因,认为矿床赋存于断层带倒转向斜内,系沉积变质而成。  相似文献   
52.
广西晚泥盆世锰矿床类型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3.
54.
55.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在中侏罗世晚期,即大煤沟组七段(J2d7)时演化至最大湖侵期,发育了一套湖相泥页岩。通过对区内鱼卡煤矿井下样品的实测分析,结合先前报道的研究成果,确认了这套湖相泥页岩为优质烃源岩,藻类体、角质体和孢子体是这套源岩的主要生烃显微组分,有机质类型最好可达II1型。热演化研究表明,该套源岩在不同构造单元处于差异热演化阶段,既可生油亦可生气。虽然J2d7段烃源岩在平面上不同凹陷区具有一定的非均质性,但其生烃潜力,特别是在赛什腾—鱼卡凹陷地区,完全可与我国西北地区其它侏罗系优质烃源岩相媲美。长期以来,下侏罗统烃源岩被认为是柴北缘地区的主要油气源,J2d7段优质烃源岩的确认,对于深化柴北缘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陕南优质烤烟气候条件及区域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陕南地区实地考查观测的气象资料、常规气象资料、大比例尺地形图经过数字计算得出不同高度的气温与降水资料和优质烤烟化学成分,生态特征的统计分析,得出优质烤烟的气侯条件。经分析研究得出烤烟生态适宜的气候指标。确定气候分区原则,对陕南17个县(市),逐县进行了区域划分,详细的区划资料为种植和发展优势烤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试论古构造对轿顶山式锰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8.
云南鹤庆蜡硅锰矿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天蓝 《矿物岩石》1992,12(3):13-16
对云南省鹤庆锰矿的物质组成及工艺矿物学研究中首次发现,也是国内第一次发现的锰矿物—蜡硅锰矿[Mn_5Si_4O_(10)(OH)_6],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现就蜡硅锰矿的矿物学特征作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59.
碎屑岩储集层孔隙的形成、演化和预测   总被引:61,自引:5,他引:61  
朱国华 《沉积学报》1992,10(3):114-123
本文以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在成岩作用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为指导,结合我国一些重要油气区的实例,论述了碎屑储集岩孔隙的形成、演化和预测。着重指出:在一定地质背景下,有以残余粒间孔为主的深埋优质储层存在;陆相碎屑岩储层中铝硅酸盐组分的溶蚀往往比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更强烈。  相似文献   
60.
鄂东北早元古代沉积变质锰矿是我国时代最古老的锰矿之一,是由早元古代锰质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作用而成,后又经风化富集形成工业矿床。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作用的多阶段性,元素和矿物组合复杂,具有独特性。本文研究了各种组分的演变关系和元素集散因素,为锰质碳酸盐岩在高压绿片岩相区域动力变质及其后表生作用中的演变提供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