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727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147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2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细菌对锰的氧化和聚集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菌是锰矿床生物沉积过程中的主要营力。通过总结生物与锰的关系,重点评述了细菌对锰的氧化和聚集作用,并探讨了锰的微生物氧化机制;同时,分析和总结了锰结核和锰的生物沉积特征。最后得出细菌在锰的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海底沉积铁锰矿床形成机制讨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非线性科学理论讨论了铁锰结核和结壳形成机制,提出南极底流强度是决定结核和结壳内部构造类型的主要因素。底流运动依次由片流、静态旋涡、动态旋涡增到动态振荡,结核和结南内部构造类型相应变化为平行纹层状、柱状、多核同心圆状和不规则纹层状。在远离热力学平衡条件下,Mn2O3催化环的形成及在H^+离子浓度变化诱导下发生的Mn^2+和Mn2O3之间的周期化学反应与扩散作用的叠加是造成结核和结壳中Mn、Fe微  相似文献   
993.
<正>土地整理是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之一,它既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为把好事做好做实,在实施土地整理过程中,湖北  相似文献   
994.
<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后,按照部党组安排部署,我们积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及时传达全会精神,做好学习贯彻的部署安排。我院党委在部传达全会精神大会后,立即召开了院学习贯彻大会,提出要把深入学习作为当前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一要精心组织,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石油与天然气的成因长期存在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的争议.近年来,全球不同大洋洋底热液衍生石油的发现,为更进一步探索油气成因提供了新的思考.在回顾有机生油假说和无机生油假说基本理论和二者争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热液衍生石油及其有机质的特点和研究进展.然后结合三塘湖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烃源岩中热液喷流沉积的研究取得了以下重要认识...  相似文献   
998.
扬子陆块北缘的鄂东北地区是湖北省沉积变质型锰矿集中区,发育了广水—黄陂—蕲春SEE-NWW向元古代沉积变质锰矿带,锰矿赋存于新元古界红安岩群中.本文以鹰咀山锰矿床、四方山锰矿床及孙冲锰矿床为例,分析研究其矿物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以便为总结该区锰矿床成矿环境及成矿物质来源提供帮助.研究表明,锰矿石矿物主要为菱锰矿、软锰...  相似文献   
999.
郭萍 《新疆地质》2022,(2):230-235
为明确乌夏南斜坡克拉玛依组上段储层特征与分布规律,运用岩石学、沉积相分析和储层反演等技术方法,研究储层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明确储层分布范围。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性为不等粒砾岩和含砾砂岩;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层和高岭石为主,占76%;储层孔隙度平均11.14%,渗透率平均0.51×10-3μm2;储集空间以粒内溶孔为主,平均占比47.68%;储层分为中孔细喉型、小孔细喉型和小孔微喉型,整体上具较高排驱压力、中值压力及孔隙结构中等特征;储层非均质较强,平面上物性差异较大,受控于沉积微相,顺河道方向物性均质性强于侧向;T2k21和T2k23沉积微相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相,存在6个优质储层区,合计面积16.14 km2,揭示出良好的含油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羌塘盆地是我国陆上新区油气勘探程度最低的中生代海相含油气沉积盆地,其主力烃源岩一直认识不清。本文以胜利河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烃源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探讨了布曲组烃源岩的形成环境和有机质富集机制,为预测北羌塘坳陷中侏罗统布曲组优质烃源岩的分布提供了理论依据。胜利河地区布曲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Ⅱ型,处于成熟阶段,综合评价为优质烃源岩。布曲组沉积时期,气候干旱炎热,研究区初级生产力水平较高,属于弱局限盆地,具有浅水、高盐度、贫氧—缺氧的沉积环境。布曲组沉积时期,羌塘盆地发生大规模海侵,研究区邻近中央隆起,陆源输入和热液活动携带大量营养物质磷、铁等进入海洋,导致较高的初级生产力,是北羌塘坳陷布曲组优质烃源岩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研究区位于北羌塘坳陷的最小含氧带区域,有利于大量浮游生物在此缺氧死亡埋藏保存。通过有机质富集机制的分析,北羌塘坳陷的近岸陆棚斜坡带可能是中侏罗统布曲组优质烃源岩分布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