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2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01.
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中的铪质锆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铖  王汝成  谢磊  胡欢 《矿物学报》2003,23(4):327-332
利用电子探针技术研究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中铪质锆石的成分特征。结果表明:细粒花岗岩和正岩浆阶段结构带(Ⅳ带)的锆石相对贫Hf,(HfO2)=3.06%-13.33%,主要属于普通锆石;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结构带(V带和Ⅶ带)锆石相对富}Hf,w(HfO2)=9.06%-35.21%,主要属于铪质锆石,少量具有普通锆石特征;同时本区发现的铪质锆石中HfO2最高含量是目前伟晶岩已报道铪质锆石中HfO2的最高含量。成分特征还显示,边部细粒花岗岩和正岩浆阶段锆石成分变化非常局限,岩浆-热液过渡阶段锆石成分变化巨大。认为锆石中HfO2含量从正岩浆阶段结构带到岩浆-热液过渡结构带的高度富集是挥发份从岩浆中分离出来独立成相的结果,而岩浆-热液过渡结构带锆石中HfO2含量在带内的巨大变化可能与热液流体的富集有关。  相似文献   
402.
阿尔泰稀有金属矿床的类型与造山过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阿尔泰地区的伟晶岩在成因上主要有岩浆结晶分异和变质成因两种。前人对于伟晶岩的分类已作了详细研究,但并非所有的伟晶岩都是矿体,稀有金属矿化也并不局限于伟晶岩中。根据矿体产出特点和矿种,可将稀有金属矿床大致分为产于基性和/或碱性岩体内部或边部的综合性稀有金属矿床、产于花岗岩内部及其接触带的稀有金属或宝石矿床及产于古老变质岩中的稀有金属白云母矿床3大类。其中,稀有金属白云母矿床形成于地壳深部高压环境,代表了海西期造山作用主阶段的产物,与花岗岩有关稀有金属矿床往往形成于造山作用刚结束的阶段,而综合性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造山之后,甚至可延续到燕山期。  相似文献   
403.
关于伟晶岩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钟燕 《矿床地质》1998,17(Z3):557-560
通过对滇西伟晶岩矿床实例探讨伟晶岩矿床成因。伟晶岩矿床成因有两派主要假说,残余岩浆说和残余岩浆一气水溶液说。争论聚焦在引起伟晶岩广泛蚀变矿化的气水溶液来自何处以及它们进入伟晶岩的方式。滇西龙陵花岗岩岩基伴有多处伟晶岩脉群。黄连沟地区的岩脉结晶分带很差,气液交代现象广泛强烈。在小田坝,同组伟晶岩脉的结晶分带程度差别很大,反映在岩脉固结前从岩基深处得到挥发组分补充程度不同。在茅草寨,结晶分带很好,微弱的交代现象只发生在邻近石英核的微斜长石中。岩浆逐步冷却结晶,较早形成的矿物不含水或含水较少,水在岩浆中越来越多,岩浆为水饱和。这种现象不时发生。过饱和水常常形成微小的气泡向压力较小的部位浮动,进入未结晶的伟晶岩,也会沿着岩基和岩脉中的晶隙通道,进入已固结的伟晶岩中,引起蚀变矿化。气水溶液进入伟晶岩的时间和数量往往很不相同,结果伟晶岩的特征也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404.
阿尔泰三号伟晶岩脉岩浆演化过程中铌,钽示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三号伟晶岩脉某些不相容元素的分异与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浆作用中不相容元素Nb,Ta的不相容性在花岗伟晶岩浆演化过程中已大大减弱,Nt,Ta,独立矿物如铌钽铁矿,细晶石等形成于伟晶质熔体的各个演化阶段,依据地质观察和分析数据对三号伟晶岩脉的分离结晶过程进行恢复,同时,计算了Nb,Ta在熔体与白云母,微斜长石,钠长石,锂辉石等主要矿物之间的分配系数,对Nb,Ta的成矿作用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05.
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和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系统地研究了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各结构带中的铝铁矿族矿物。研究表明,本区伟晶岩脉中铌铁矿族矿物主要为铌锰矿-钽锰矿。成分特征显示从岩脉边部带到核部,Ta/(Nb Ta)比值呈近垂向演化,但Mn/(Fe Mn)比值没有明显变化。另一方面,铌铁矿族矿物在早期正岩浆阶段(Ⅰ-Ⅳ带)的成分变化非常局限,而在晚期的岩浆-热液过渡阶段(Ⅴ-Ⅶ带)的成分变化非常大。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观察还表明本区铌铁矿族矿物在正岩浆阶段没有环带构造特征,而在岩浆-热液过渡阶段有明显的环带构造特征,而且随着伟晶岩固结过程的进行,环带构造主要沿着渐变环带构造→韵律环带构造→交代构造的趋势变化。研究认为,本区铌铁矿族矿物在不同结构带的成分变化和在单颗粒中的环带构造是热液流体参与铌铁矿族矿物结晶的反应,环带构造的类型主要是由热液流体参与结晶的程度所控制。  相似文献   
406.
我国某地区锂辉石伟晶岩形成特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如柏 《地球化学》1974,(3):182-191
众所周知,锂是目前尖端技术上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世界各国对锂矿床的寻找是十分重视的。据统计,世界各国95%的锂是来自伟晶岩矿床,其中尤其是锂辉石伟晶岩。因此,锂辉石伟晶岩是锂矿床的重要工业类型矿床。此类矿床在国外报导甚多。  相似文献   
407.
东湖伟晶岩矿床为花岗质完全分异式伟晶岩类型;该矿床是由深部岩浆经多期多阶段演化分异形成的伟晶岩浆热液,在区域NE向张性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再次侵位到早期侵入岩体后经缓慢结晶而成的。  相似文献   
408.
四川甲基卡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扬子板块西缘巴颜喀拉地块,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成矿远景区,分布其中的甲基卡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固体锂矿床,形成了Li-Be-Nb-Ta等成矿系列。通过对甲基卡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条件、含稀有金属伟晶岩脉分类、稀有元素矿物期次划分及产出特征、稀有元素品位变化规律及富集规律、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的分析研究,探讨了该区锂矿的成矿规律,总结出了寻找甲基卡式锂矿的一系列重要找矿标志,对矿床外围及区域其他相似地质条件地区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09.
伟晶岩矿床示踪造山过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国内外伟晶岩伟晶岩矿床的研究比较薄弱,对于伟晶岩矿床在造山过程中的示踪更是知之甚少。但是,与花岗岩和玄武岩可以指示构造演化一样,伟晶岩及其相关矿床同样可以作为构造演化尤其是造山过程的示踪标志。世界上伟晶岩矿床最集中的阿尔泰地区从加里东期到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均有伟晶岩伟晶岩型矿床形成,并具有从早到晚矿床规模越来越大、元素组合和矿物组合越来越多、伟晶岩分带越来越完善、矿种从加里东期比较单纯的白云母矿床向燕山期超大型综合性矿床演化的规律,主要的成矿阶段发生在各造山运动之后相对宁静的时期。国内外其它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伟晶岩矿床尤其是规模大、分带性好、矿种多元素全的矿床代表了造山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410.
村心矿床是广东省广宁横山钽铌矿区南部东侧具中型规模的伟晶岩钽铌矿床。伟晶岩脉受两种不同构造类型控制,一是受NNE向褶皱控制,产在复背斜次级倒转褶皱的一组纵向剪切面和张裂面联合发展起来的断裂;二是受SN向断裂带控制。前者中的钽铌伟晶岩脉为矿床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