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40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东海西湖凹陷保俶斜坡平湖组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西湖凹陷保俶斜坡始新统平湖组可划分为四个层序。通过分析钻井地层、测井曲线及地层中出现的有孔虫、沟鞭藻化石,对各层序进行了体系域划分。并指出在斜坡带不同部位、不同时期,沉积环境存在着差异,即第Ⅰ层序~第Ⅱ层序平中地区为海湾沉积环境、平北地区为淡化海湾沉积环境;第Ⅲ层序均为期坪~沼泽沉积,但受海侵的程度存在差异;第Ⅳ层序均已演化为河控三角洲环境。  相似文献   
72.
湖南板溪期地层层序分析及格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省内扬子大陆东南缘青白口纪板溪期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分析,建立起该时期的地层格架,并据此探讨了板溪期地层的穿时性;推定了常德太阳山、石门杨家坪等地板溪期的沉积时限;论证了板溪群与峡山莲沱组的关系。  相似文献   
73.
王祁仑 《贵州地质》1994,11(3):188-198
本文从基本层序、沉积结构、构造、粒度及矿物成分等特征的综合分析入手,对遵义泮水──金沙地区中生代陆相地层的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进行了概略划分,为黔北基础地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较丰富的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74.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讨论了影响陆相湖盆地层层序发育的4大因素。将东营凹陷第三系划分出2个层序6个体系域。确定出湖盆中湖侵体系域存在4种类型,并建立了它们的发育模式。最后,利用古地磁资料,确定出了第1层序的缓慢沉积段,并对深水环境准层序的划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5.
龙川江盆地上第三系芒棒组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孙泽轩  姚毅锋  陈勇  李国新 《铀矿地质》2004,20(5):286-293,298
龙川江盆地是造山带内部发育的新生代小型山间断陷盆地。本文结合该盆地晚新世构造、火山活动与沉积作用,对盆地盖层芒棒组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建立了龙川江盆地晚新世沉积模式,认为晚新世早期断陷带内快速堆积,主要以发育冲积扇沉积体系为特征,中、晚期冲积扇快速人湖,由此而形成冲积扇一扇三角洲一湖泊沉积体系组合;提出了龙川江盆地芒棒组层序的形成受多期构造活动控制的观点,并建立了3个构造层序,划分了体系域。  相似文献   
76.
青海聚乎更矿区侏罗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钻井岩心及层序地层学有关理论、方法,对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中侏罗统含煤岩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包括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及河道间6个层序界面,将侏罗系含煤岩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全区发育的厚煤层常横跨不同相区连续分布(如下.煤层),厚煤层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可容空间的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的关系。陆相含煤盆地三级层序湖侵体系域聚煤作用最好,煤层厚度的变化则与煤层下伏沉积相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7.
齐永安  胡斌 《沉积学报》1998,16(1):22-26
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海进(transgrssion)常被认为是快速形成的,序列简单,并以少量沉积为特征。对塔里木盆地下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痕迹化石及沉积特征研究表明,海进期沉积及海进体系域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由三类沉积组成:(1)与海进侵蚀有关,包括海进滞留沉积,发育固底控制Glossifungites痕迹相;(2)与海进初期的海面缓慢上升或总体海进过程中的静止期有关,包括前滨和临滨砂泥岩,发育Skolithos痕迹相和近端Gruziana痕迹相;(3)与海面快速上升有关,包括滨外泥岩,发育远端Gruziana痕迹相。  相似文献   
78.
钟仕全 《广西地质》1998,11(3):13-16
江平盆地侏罗系为一套内陆河湖相沉积,地层结构及岩性变化复杂,可分3个基本层序组,其变化特征,反映了中晚侏罗世江平盆地从扩张到萎缩时期沉积变化规律和沉积体系域变化过程,具有物源丰富,湖水浅,相变快等沉积特点,其层序地层及体系域特征与大陆边缘盆地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9.
鄂尔多斯地区南缘奥陶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鄂尔多斯地区南缘奥陶纪可划分为12个层序(sequences).本区奥陶纪地壳演化正处于重要关键时期,早奥陶世(冶里-亮甲山期、马家沟期、峰峰期)为被动大陆边缘,划分为7个层序.海平面突然上升,尔后逐渐下降.中、晚奥陶世(赵老峪期、上店期)演化为主动大陆边缘,可划分为5个层序.海平面就鄂尔多斯地区整体而言发生大规模海退,露出海面.但就鄂尔多斯地区南缘则海水突然加深,随后海平面渐渐下降.晚奥陶世卡拉道克世末鄂尔多斯地区海水全部退出.  相似文献   
80.
米仓山西段晚元古代-古生代层序地层及地层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仓山西段位于扬子地台北缘,该区除缺乏泥盆系和石炭系外,各时代地层均有发育。从震旦系灯影组至二叠系大隆(或长兴)组可划分出13个相当于Ⅱ~Ⅲ级沉积旋回的层序或复合层序,并建立了地层模型。地台边缘的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域具有它自身的某些特点。由局部构造活动引起的相对海平面变化,对沉积体系域和界面类型有着明显的影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沉积序列和其它特征,与相应的典型体系域相比有一定的差异。为此,我们引用或引入了上超体系域(OST)、滨浅海边缘楔(SMW)、最大海泛沉积层(MFS)和Ⅲ类层序界面等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