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4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2种路堤边坡坡比、2种土工格栅和3种加筋层数的不同组合的室内模型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试验工况条件下加筋边坡在顶部载荷作用下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加筋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加筋边坡的沉降和侧向位移随着格栅抗拉强度增大、加筋层数增多和边坡变缓而相应的变小。将试验所得结果与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2.
高填石路堤蠕变本构模型及其参数反演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贵  李鹏  程晔 《岩土力学》2006,27(8):1299-1304
结合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变形机理与工程特点,基于工程实测数据,提出了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蠕变变形的双曲线型三参数本构模型,并引进遗传算法与有限元分析理论,建立了该模型参数的反演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蠕变有限元分析手段,深入探讨了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的分析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分析计算软件。结合某高填石路堤工程实践,探讨了高填石路堤双曲线三参数蠕变本构模型和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计算的应用方法。工程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本构模型及其工后沉降计算方法简单,可以满足工程要求,初步建立了一种新的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3.
文章以宁连公路六合段膨胀土路堤填料为例,阐述了用生石灰改良膨胀土的试验方法和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64.
本文引入系统论文中灵敏度分析方法,提出了测点优化设置的概念,对一路堤工程进行了位移和孔压对土性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优化设置了量测点位置。该方法对路堤工程信息化施工测点的优化布置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已通车高速公路路堤滑坡处治方案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云南楚雄至大理高速公路K226 910~960段滑坡的防治设计与施工情况,结合工程特殊的地质情况和公路运营的安全因素,做出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施工抢险方案,并付诸实施,最终保证了公路行车的安全和完成工程的完善治理。  相似文献   
66.
膨胀土路堤的化学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膨胀土是一种具有特殊工程性质的土,它对土木工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危害。本文针对公路膨胀土路堤填料改良提出的PAS化学改性剂包边处理新方法,对其改性原理及其特殊的施工工艺做了详细介绍,并通过多项试验研究了改良前后膨胀土胀缩性、强度特性等方面的变化。研究表明,PAS生态改性处理膨胀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经处理后的膨胀土胀缩性显著降低,强度和水稳定性得到大幅提高。且PAS不会改变原土壤植被育培能力,改性边坡可以结合植物固坡的方法进行生态防护。PAS改性处理与远距离运土路基填料置换相比,具有很大经济优势,特别是在高塑性膨胀土大量分布的地区,PAS改性剂处理膨胀土路基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7.
普通钢筋混凝土低矮剪力墙抗震性能较差,其抗震性能的改善一直受到工程界的关注。总结了一些改善低矮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包括:开缝低矮剪力墙、带暗支撑低矮剪力墙、设耗能装置的低矮剪力墙和低矮组合剪力墙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耗能剪力墙,并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8.
Asaoka法对路堤沉降越级预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saoka法可很好地根据有限次沉降观测结果推算建筑物的最终沉降,但遗憾的是其只能基于本级荷载下沉降观测记录对本级荷载下最终沉降进行预测。本文针对多级填土下的路堤沉降问题,探讨了如何利用该法进行越级预测的思路,给出了该法图解中每级荷载下沉降数据对应的直线在纵坐标轴上截距与路堤高度之间的近似关系。最后,结合工程实例,根据某级荷载下沉降记录对下一级最终沉降作了预测,所得的结果精度还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69.
邱路阳  刘毓氚  李大勇 《岩土力学》2007,28(10):2161-2166
结合发生于京福高速公路南平段土地洋大桥邻近的高填方残积土路堤滑塌灾害,着重分析了高填方残积土路堤滑塌与降雨的关系。对强降雨入渗导致高填方残积土路堤滑塌机理进行了相关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渗流主要分布在靠近原地面处,此处容易形成软弱滑动面,造成滑塌。还探讨了引起滑塌的其他潜在因素如高填方路堤填土的土质特性、压实度以及湿化变形等,并提出了整治方案,为高填方路堤的填筑设计、控制施工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0.
崔溦  张志耕  闫澍旺 《岩土力学》2006,27(Z2):233-238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抗滑桩处理路堤滑坡的作用机理。分析方法采用强度折减法,桩土相互作用采用0厚度的弹塑性接触面单元模拟。给出了桩间距、桩的位置对抗滑桩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各种情况下桩的性状,结果表明:最大安全系数时的桩的布置位置与滑动形式有关,对于路堤滑坡而言,布置于坡脚处可以满足安全要求;适当减小桩间距可以提高路堤的稳定性,有利于土拱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