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5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203篇
测绘学   378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526篇
海洋学   133篇
综合类   286篇
自然地理   177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不同层次构造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柴达木盆地地震、非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研究发现,新生代盆地深、浅层构造存在较大差异,盆地沉积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构造格局的控制。古近系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新近系受北西向构造控制,显示了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为不同时期受不同方向构造控制的大型叠合盆地。盆地地层深、浅层构造变形特征不同,深层表现为陡倾的逆冲断裂构造,以断块构造为主要特征;中浅层表现为滑脱褶皱与滑脱断裂构造;地表在背斜核部发育斜列展布的正断层构造。盆地经历了多旋回沉积和多方式的后期改造,不同的构造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储油气构造模式,认识这一点对于盆地深层的油气勘探,特别是寻找隐蔽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青藏高原影响亚洲夏季气候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40  
文中回顾了近 10a来吴国雄等在青藏高原影响亚洲夏季气候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通过分析东西风交界面的演变证明 ,由于青藏高原的春季加热 ,亚洲季风区对流层低层冬季盛行偏东风转变为夏季偏西南风最早发生在孟加拉湾东部 ,与其相伴随的激烈对流降水出现在其东面。因此孟加拉湾东部至中印半岛西部是亚洲季风最早爆发的地区。同时也指出盛夏伊朗高原和青藏高原加热所激发的同相环流嵌套在欧亚大陆尺度的热力环流中 ,从而加强了东亚的夏季风 ,加剧了中西亚的干旱 ;并通过其所激发的波动对夏季东亚的气候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文中还比较了夏季南亚高压的伊朗模态和青藏模态性质的异同及其对亚洲夏季降水异常分布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33.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格局和岩浆岩带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研究印支期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形成与地幔差速环流的基础上,系统综合了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的基底构造对断裂构造的控制,深层构造对隆凹与断陷盆地的制约,伸展构造在陆内及陆缘外的表现,岩浆岩带的时空分布及展布特点等规律,依据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格局与岩浆岩带在时空分布上的宽阔性、方向性、迁移性、分带性,特别是深层构造对浅层断裂构造、伸展构造的制约,以及岩浆岩带、隆起与盆地等自西向东迁移特点,提出其形成机制可能与强大地幔东向差速环流有关。  相似文献   
34.
矿产品供需关系决定矿产品价格的市场走向,运用供需二维图解可以预测矿产品供需动态,给出精确的供需二维图要注意资源增加与减少、代用材料和新产品开发等因素,指出精心积累矿产品供需资料,仔细观察供需关系,可以预测矿产品价格和市场走向。  相似文献   
35.
鄂尔多斯盆地的西北部、东北部和南部三个区域现今大地热流平均值分别为56.3、67.3和65.3mW/m^2,对应的生态环境格局也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表明,大地热流每增加4~5mW/m^2可使年均地表温度升高约l℃,使最低月均地表温度升高2。C以上。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的平均大地热流比西北部高出11mW/m^2,东北部年均地表温度可能比西北部高出2~3℃,其最低月均地表温度可能比西北部高出4~6℃。西北部的大地热流平均值已经低于维持地表生态系统延续所需大地热流的临界值(57mW/m^2),其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上已经处于脆弱境地;东北部和南部的大地热流均大于57mW/m^2,自然生态系统均尚较稳健。东北部的沙漠化可能是风沙侵入的结果,其生态应该是可以恢复的。整个西北部作为一个整体看,72万年以前大地热流就已衰减到临界值以下,区域生态系统渐趋脆弱,开始整体上向荒漠化演变。  相似文献   
36.
福建省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GIS技术,对福建省2001年土地利用数据、地形图等进行处理,得出福建省土地利用格局;用DPS软件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块,对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耕地、林地主要受自然条件(特别是地形)限制和社会经济因素驱动;园地与人民生活、科技水平关系密切;建设用地、水域主要受经济、城镇化、人民生活水平影响。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从对外资企业调查的角度出发,力图分析影响外商在华投资地域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在探讨外商投资地域特征的基础上,从三个层次研究了外资在华分布的不平衡性对我国经济发展格局起了再次塑造作用。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为契机,对我国未来利用外资发展区域经济提供了科学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8.
耕地供需动态平衡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区域内人口对耕地的需求与耕地的供给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39.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03年日本石油消费约2.5亿吨,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占世界6.8%。但日本却是一个石油资源的小国,国内几乎没有具有经济意义的能源资源可言,因此,所需的石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是世界石油消费大国中对外依赖最严重的国家。  相似文献   
40.
为保障本国的石油供应安全,在两次能源危机后,日本建立了的庞大的石油储备。2002年底,石油储备量为8899万千升,仅次于美国,即可以保证国内169天的供应量。因此,在近年国际市场油价变化莫测、不断攀升期间,日本国内市场油价格变动不大。石油储备对国际石油市场风险、调节日本国内供需、平抑油价、保障经济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日本在石油储备建设中的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