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420篇
海洋学   6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温度应力下海底管线的整体屈曲是海底管线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不埋或半埋的海底管线较易发生水平向整体屈曲。海底管线会因为制造的缺陷或铺设的原因而具有初始变形,即初始侧向变形。研究了初始侧向变形对海底管线整体屈曲的影响,应用小变形理论建立了单拱侧向变形和反对称双拱侧向变形管线发生低阶模态水平向整体屈曲的理论分析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初始侧向变形形态、侧向变形幅值以及地基土体强度特性对管线水平向整体屈曲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侧向变形的存在使管线更易发生整体屈曲;而反对称双拱侧向变形比单拱侧向变形更易引起管线整体屈曲;随初始侧向变形幅值的增加管线发生整体屈曲所需要的温差降低,且整体屈曲变形形态有所改变管土间摩擦系数的增加会提高管线发生整体屈曲的温差,从而提高管线抵抗整体屈曲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62.
封闭条件下抛石路堤降温效果及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3,他引:9  
在多年冻土地区道路工程的修筑与维护中, 如何保证多年冻土不退化所采取措施的长期可靠度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实际工程中半开放半封闭抛石路堤受到风沙或积雪填埋后,在不同温度变幅条件下的降温效果. 实验结果发现: 在满足一定厚度时, 封闭条件下的块石层仍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 具有可变等效导热系数的特性, 在实验中充分体现了"热二极管效应". 在外界温度变幅较大的条件下, 降温速度和降温效率均大于温度变幅较小的情况. 通过对块石层顶底温差与其顶部温度变化关系, 以及块石层内温度场特征的分析, 证实了封闭块石层内自然对流的真实存在和对流的运动发展趋势. 试验结果为抛石路堤降温的长期可靠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3.
胡欣蕾  吕延防  付广  王超  刘哲 《地球科学》2019,44(11):3882-3893
通过对断裂带内部结构及其特征研究发现,断层岩是断层构成的重要部分,断层垂向封闭能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油气运移方向断层岩与下伏储层岩石的排替压力差.若断层岩排替压力大于等于储层岩石,断层垂向封闭,其封闭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二者排替压力差值的大小,差值越大,断层垂向封闭能力越强;反之断层垂向开启.断层岩的排替压力大小受泥质含量、压实成岩程度、岩石结构方向性等因素的影响,其泥质含量越高、压实成岩程度越大、断面方向与铅直方向夹角越小,断层岩排替压力越大.基于断层垂向封闭机理及影响因素,综合实验室不同角度泥岩样品排替压力测试结果与岩石力学分解关系,在确定与目标点断层岩具有相同压实成岩程度围岩地层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定量评价断层垂向封闭能力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1号构造内典型断层垂向封闭能力评价中,结果表明:f1断层在不同测线处的断-储排替压力差为-0.114~1.035 MPa,除L7~L11测线处其他测线内断层岩排替压力均大于储层岩石,断层垂向封闭,与油气分布吻合关系较好.通过与未考虑岩石结构方向性方法的比较,证实该方法具有更好的可行性和更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64.
利用建筑垃圾堆山造景是现代城市的一个新方向。但由于堆山工程占地范围大,荷载大,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工程地质问题,在软土地区这个问题更为突出。为使堆山工程能顺利进行,必须对地基进行一定的处理,而常规计算只能选择典型剖面或者地段进行局部分析,不能反映真实的三维影响特征,但数值分析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天津某堆山工程进行分析,为优化地基处理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乌梅阳和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骶尾部压疮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实用性。方法:将100 例3期骶尾部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予以VSD治疗,并每周更换1次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梅阳和汤治疗,2组均在治疗14 d后行转移皮瓣修复术,比较2组治疗后第7、14天时创面肉芽组织的毛细血管密度值、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率。结果:治疗组的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密度值、创面愈合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采用乌梅阳和汤联合VSD治疗骶尾部压疮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VSD治疗,可有效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可为二期转移皮瓣创造有利条件,缩短压疮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究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对瘢痕切除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环境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1月于笔者医院行植皮手术的四肢瘢痕切除术后患者60例,根据植皮手术前是否接受VSD治疗分为负压组(n=30)和包扎组(n=30),负压组均于一期植皮前接受VSD治疗,包扎组未接受VSD治疗。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首次植皮存活率、创面感染率、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并用TUNEL染色、CD34染色法对比瘢痕标本中成纤维细胞凋亡指数及血管生成情况。结果 负压组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包扎组(P<0.05),植皮存活率明显高于包扎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疼痛评分、随访VSS评分间比较,负压组均明显较低(P<0.05)。负压组成纤维细胞凋亡指数明显较低,微血管计数明显较高(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可以减轻瘢痕切除创面感染率,有效减轻炎性水肿,且可以通过改变局部血液循环微环境以及机械应力作用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分裂,提高创面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67.
羌塘盆地封存条件与有利勘探区带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着重阐述了羌塘盆地封盖层的岩性类型,宏观封盖层分布和微观封盖能力。结合盆地早期勘探的实际资料,针对该盆地首次提出并应用了封盖层区域评价标准,筛选出有利勘探区带,为盆地早期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达索普冰川海拔7100m处粒雪中空气的封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柏青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9,21(4):380-384
The air-bubble formation has been studied experimentally in the Dasuopu ice core from the northern slope of Mount Xixabangma. It was found that air-channel volume decreases gradually, but the firn remains permeable down to the depth above the transition of firn to ice, i. e., about the depth of the air-channels closing off to be isolated bubbles. Apparently, there exists an age difference between air trapped in bubbles and surrounding ice. Only when the air channels close off completely, the age of the air increases in the same rate as the surrounding ice. Air-bubbles formed in different depths at different sites depending on accumulation rate and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but approximately at a mean density of 0.79~0.83 Mg·m -3 . The air-channels in the Dasuopu firn core closed rapidly in the depth between 40 and 47 m, and 50% of air-bubbles were formed in the depth of 45 m. It is calculated that the age difference between air and its surrounding ice is 59 a, and the bulk age distribution width of air trapped in ice bubbles is 11 a.  相似文献   
69.
石榴石 Sm  Nd 等时线法是近年来常用于较新年龄的测年方法。腾冲地块西缘新近发现的基性麻粒岩中石榴石和全岩的 Sm  Nd 等时线年龄为 17~25 Ma, 是该麻粒岩经受后期变形变质作用的年龄, 与区内右旋走滑断裂活动时限相一致,为确证腾冲地区的右旋走滑断裂是印支地块逸出的西部边界提供了 Sm  Nd 等时线方法的年龄约束。并推断石榴石 Sm  Nd 体系的封闭温度较低, 应低于那邦变质基性岩晚期变质作用的640℃~720℃。  相似文献   
70.
地下水对软 巷道的支护具有重要影响,需要采取避开或封闭措施。在具有膨胀性和崩解性的软岩巷道中,地下水流存在自动现象,本文研究了它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