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672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403篇
地质学   240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胡才荣  许敏 《内陆地震》2004,18(1):90-93
2003年2月14日01时32分、01时34分,距石场台站13km、26km处相继发生两次5.0和5.4级中强地震(φN43°59′;λE85°51′);(φN44°00′;λE85°52′)。这是建台以来震中离台站最近、强度最高、震感最为强烈的两次地震。利用地形变学科分析预报方法对以上两次地震的单台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及时捕捉震前短临异常信息,为预测本监视区未来地震提供了依据。1 观测点概况石场地震台SQ-70型石英摆式倾斜仪架设在台站以南2km处的山洞内。山洞进深18m,台基为侏罗纪砂岩,覆盖厚度约30m,年温差小于2℃。1989年对山洞进行保温改造后仪器连续工作至今(…  相似文献   
22.
从原始记录和分量图两方面对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1991年以来的倾斜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临汾中心地震台地倾斜与省内及周边地区发生的中强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对1996年至2002年内发生的几次中强地震,临汾中心地震台地倾斜资料都有较好的异常反映。  相似文献   
23.
系统分析了1988~1998年期间新疆4个台站、5套地倾斜仪记录到的异常图像,发现与周围的4级以上及强远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对图像特征、典型震例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异常图像的识别标志、与地震关系的定性指标;对异常图像的可能机制作了初步讨论,认为可能是岩石临破裂前的裂隙扩展、断层预滑的直接记录;地倾斜异常图像的研究对地震的短临预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4.
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沉陷的渐近灰色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层开采所引起的地表沉陷是一种严重的矿区地质灾害。煤层的倾角、厚度等物理条件是地表沉陷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水平煤层或缓倾斜煤的开采过程中,由于地层倾角小,地表沉陷具有较完整的规律性,其预测效果也比较理想。但是,在急倾斜煤层的开采中,由于地层倾角较大,赋存条件和地质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增强了地表下沉的非线性特征,使地表沉陷具有不确定的表现规律。文章对重庆市南桐矿区东林矿的地表沉陷非线性特征进行了探讨,得到了东林煤矿地表下沉曲线的分形维数是1.07。在岩层移动这个系统当中,既含有已知的又含有未知的或非确定的信息,可以作为一个灰色系统来研究。岩层控制系统的状态、结构和边界条件难以精确描述,属本征性灰色系统。文章针对东林煤矿地表下沉曲线非线性较弱的性质,提出用一种基于GM(1,1)的渐近预测模型对东林煤矿42个月的地表下沉量时间序列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这种模型对急倾斜层开采地表沉陷的预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其他工程实例的应用分析,进一步证明这种渐近的灰色预测方法具有相对较高的精度,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地表沉陷预测方法,具有广泛的工程实用空间。  相似文献   
25.
马春萍  杨传栋 《河南测绘》2004,(4):21-21,24
由于受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工程建筑物及其设备在运营过程中都会产生变形,如建筑物整体或局部发生沉陷、倾斜、位移、扭曲和裂缝等。如果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则认为是正常现象;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还可能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工程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它们进行变形观测,以监视建筑物的安全状态,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26.
27.
随着国家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城市房屋、林地、草原、土地等不动产统一整合、调查和管理工作迫在眉睫。基于机载多角度倾斜摄影和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的创新,真三维数据可为不动产登记提供真实统一、高精度、多层次的空间载体,保证了城市不动产登记应用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8.
利用多角度倾斜摄影技术获取的倾斜影像成果来更新和构建城市三维实景纹理映射成为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本文采用基于DLG和3Dmax生成的建筑物模型,结合SWDC-5的多角度倾斜影像,通过自动选择纹理、自动编辑纹理、自动纹理映射等一系列步骤,自动生成大区域建筑物三维实景数字城市。并通过实验数据对该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数字化程度远远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29.
为建设"数字西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本文利用AMC580多视角航空摄影仪的倾斜摄影技术和Smart3DCapture软件为数据处理平台,以高原城市西宁市实景真三维模型数据生产为例介绍了数据生产过程及其应用领域。结果表明,用倾斜摄影的方法能高效、高质量地实现实景真三维数据生产。倾斜摄影技术不仅从多个角度采集地面影像,从而克服了传统航空摄影技术只能从垂直角度进行拍摄的局限;倾斜摄影建立三维模型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三维建模方法而言,凸显其建模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且所获取的真实、详细、丰富的地物信息,更符合人眼视觉习惯的真实且直观的世界。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倾斜摄影无人机设备为适应南极长城站地区特殊环境,在设备准备、寒潮防护、运输保护等方面所采用的保障方法,和应对飞行异常情况的技术预案,以及在长城站倾斜摄影任务中的应用情况,为以无人机为飞行载体的科考设备在南极地区的使用提供一种可行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