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61.
静止土压力系数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静止土压力系数是岩土工程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是确定水平场地的应力状态和计算静止土压力的基础。但目前对静止土压力系数的研究还不够。对自然堆积而成处于临界状态的砂堆内应力状态进行分析,推导出自然固结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的理论表达式,并与砂性土静止土压力系数表达式k0 =0.95-sin?和黏性土静止土压力系数表达式k0 = 1-sin?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推导的静止土压力公式与砂性土常用表达式非常吻合,与黏性土常用表达式存在一定偏差。文中给出的静止土压力系数公式和推导,较为科学合理地阐述了常用静止土压力系数的由来,有效弥补了当前这块研究的空白,为静止土压力系数的室内、现场试验和经验公式的推导提供了理论支撑,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前,地震动衰减关系主要模型有三种:圆模型、断层破裂模型及椭圆模型.这三种模型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弊端:圆模型在预测具有长大断层破裂的大震的近、中场的地震动预测偏差较大;断层破裂模型假设场地地震动与场地到断层的最短距离有关,实际假定了地震能量是从断层上均匀地向四周释放,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椭圆模型从等震线的形状出发,分别回归出长、短轴的衰减关系,形式复杂,并且多用于烈度的衰减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63.
Li元素是性质非常活跃且易发生核反应的轻核元素.其精确的丰度可以检验宇宙大爆炸学说.Li元素在宇宙早期化学演化、元素核合成理论和恒星的结构与演化研究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局部热动平衡(LTE)的假设下不能准确得到Li丰度,特别在冷的矮星中非局部热动平衡(non-LTE)效应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原子参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non-LTE效应的研究也更趋成熟.确定元素丰度时考虑non-LTE影响已成为主要趋势.该文分析了影响Li元素non-LTE效应的各种机制,介绍了确定Li元素non-LTE效应的重要参数及Li原子模型的发展历程,最后对Li在各类恒星中的non-LTE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4.
文化适应研究需要同时考虑人和地2个方面的因素,关注“地理因素”的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了分析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散杂居情景下社亲文化的产生原因及地理因素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作用,以豫北地区的社亲文化为案例,采用文献法、参与观察与半结构访谈等研究方法,对2组文化适应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豫北不同群体间的社亲文化是在特定的散杂居地理情景下形成的。豫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地理区位是社亲村落之间交流的前提,而特定距离范围内的祈雨仪式路线和共同的信仰是维系社亲联系、延续社亲文化的纽带。2)社亲双方在发展过程中基本遵循“分离、碰撞、汇融、延续”的文化适应过程,在维护基层团结、实现社会稳定的过程中,“整合策略”在这种特有的文化适应形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在文化适应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地理要素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对于社亲双方而言,空间距离和文化距离都需在特定范围内才能维系社亲文化。4)在散杂居情景下,同一文化群体与不同村落群体的交流中均采取“整合策略”实现了较好的文化适应效果,拓展了文化适应在特定情景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5.
多基线相位解缠技术通过扩展InSAR干涉相位的模糊度区间,突破了单基线解缠的相位连续性限制。然而,相位噪声始终困扰着多基线解缠,聚类分析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噪声,但聚类簇边界的相位连续性难以保障。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离散优化多基线InSAR抗噪相位解缠方法,该方法将经典的多基线解缠模型转化为离散优化问题,构建了多基线解缠解析框架。本文方法以双向遍历的形式求解相位模糊度,针对相位噪声引起的模糊度个数突变问题,采用分块聚类的策略予以校正,提高了算法的抗噪稳健性,解决了聚类簇边界跳变问题。本文基于模拟数据集及实测数据集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相对于传统聚类方法,均方根误差减少了约20%。  相似文献   
66.
将一种对地震预报算法做出评估的检验应用于叫做M8的俄罗斯算法,根据对限定的圈内瞬时地震活动所做的积分计算,M8算法对大圈内将发生的地震作出中期预报。对1985年1月1日-1991年7月1日期间进行的追溯预报得知,为检验配置的算法已经预测到检验区内10次强地震中的8次。基于预报的随机性,零假设以试验的2.87%预报了8次地震。检验从1991年7月1日-1997年12月31日,到1995年7月1日为止,本算法在检验区的9次地震中预报了5次,其成功率达到零假设随机检验的53%。  相似文献   
67.
本文通过对海河流域的38个子流域及内陆河流域的7个子流域的逐年降水、径流及实际蒸散发和蒸发能力的分析,证明了基于Budyko假设的流域水热耦合平衡关系在海河及西北内陆河流域是成立的。根据各子流域的长期水量平衡结果,本文验证了水热耦合平衡模型中的唯一参数综合反映流域的下垫面条件且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布规律,与此同时,本文还在海河流域及内陆河流域对根据流域平均坡度(tanβ),相对土壤最大蓄水能力(Smax/0)和相对土壤入渗能力(Ks/■r)估算模型参数■的经验公式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68.
相位解缠是PSDIn SAR技术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地表形变反演的成败。分析了现有LAMBDA相位解缠算法中,观测值方差协方差矩阵确定方法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先验假设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利用上海地区1992—2002年的23幅ERS1/2 C波段卫星数据进行了相位解缠实验,反演的线性形变速率与实际统计数据仅相差1.271 7 mm/a。这表明提出的算法可靠、精度高。  相似文献   
69.
基于Budyko假设预测长江流域未来径流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Budyko水热耦合平衡假设,推导了年径流变化的计算公式,分析了长江流域多年平均潜在蒸发量、降水量、干旱指数和敏感性参数的空间变化规律。选用BCC-CSM1-1全球气候模式和RCP4.5排放情景,把未来气候要素预估值与LS-SVM统计降尺度方法相耦合,预测长江流域未来的气温、降水和径流变化情况。采用乌江和汉江流域的长期径流观测资料,分析验证了基于Budyko公式计算年径流变化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降水量变化是影响径流量变化的主导因素;长江各子流域未来径流相对变化增减不一,最大变幅10%左右;在未来2020s(2010—2039年)、2050s(2040—2069年)和2080s(2070—2099年)3个时期内,长江南北两岸流域的径流将出现"南减北增"现象,北岸径流变化增幅逐渐升高,南岸径流变化减幅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0.
本文提出了一种解决超高维缺失响应数据的特征筛选的新方法。首先,通过插补技术,补全缺失响应变量值,构造插补响应变量与协变量分布函数之间的距离相关系数,以此作为筛选指标进行特征筛选。所提出的筛选方法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它是一个非参数无模型假设的方法,可以处理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第二,对协变量异常值稳健;第三,可以直接处理多维响应变量情形。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展示了所提方法的性能与表现,并与现有的筛选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拟合后的模型具有更好的风险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