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7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217篇
测绘学   265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1247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36篇
自然地理   21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切实做好矿政管理工作,有效保护矿山,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在2012年度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工作中采取多项措施,推进制度创新,使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四川省成都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数据,探讨了成都经济区不同地貌景观区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山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SOC)最高(22 g/kg左右),较平原区、丘陵区高一倍以上,丘陵区最低(9.49 g/kg)。成都平原区和东部丘陵区深层土壤碳含量相差不大,且均低于研究区深层土壤碳含量均值(6.99 g/kg)。利用指数模型对单位土壤平均碳量(USCATOC)、有机碳储量(USCATOC,h)、有机碳丰度指数(R)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各地貌单元土壤碳含量、单位土壤平均碳量、有机碳储量、有机碳丰度指数(R)分布具有山区高于平原区、丘陵区最低的一致性特征。龙门山区、西南山区面积约占全区的42%,土壤有机碳储量约占全区的59%;成都平原区、丘陵区面积占58%,土壤有机碳储量约占全区的41%。单位土壤平均碳量、有机碳储量在不同地貌单元中分布的差异主要与不同地貌单元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有关,此外还可能与成土母质、植被发育情况、土地利用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993.
《浙江地质》2012,(7):8-11
我省矿产资源种类较多,目前,全省已发现固体矿产115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有68种,目前开发利用的矿产有58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特点:一是开采矿种以普通建筑用砂石粘土为多;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建材原料等非金属矿产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金属矿产资源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994.
张毅 《河南地质》2012,(1):33-33
近日,记者从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获悉,该院运用铝土矿找矿新理论、新方法在河南省新安县郁山发现一处大型隐伏铝土矿床,经河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提交铝土矿资源量达2362万吨,潜在经济价值50亿元左右。同时提交共生耐火黏土资源量共404万吨,伴生镓1739吨。这标志着河南省在铝土矿成矿理论、找矿方法、找矿成果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95.
克里格法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勘查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勘查工作中,一般采用地质块段法估算储量,块段法是将矿体划分为不同厚度的块段投影到水平或垂直方向上,块段的划分、各块段的面积和厚度、品位都会影响储量估算结果。本文以赣南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先期勘探钻孔数据资料,运用三维建模软件创建了该矿床钻孔数据库,建立了矿区内矿体的三维DTM模型;采用克里格法对矿体进行稀土氧化物品位分析,将克里格法的储量计算结果与块段法的储量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克里格法计算的矿体体积比块段法增加了11.8%,稀土氧化物储量增加了15%,与实际勘探数据相比较,克里格法的计算结果基本合理,且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的特点。本文利用自主开发的以克里格法为基础的三维数字矿山经济评价系统中价格-边界品位敏感性分析模块,动态设置边界品位,灵活圈定不同价格下经济可采的矿体边界,如当精矿的市场价格从10万元/吨变化为12万元/吨时,通过计算获得了此矿山经济可采矿体的空间扩展范围。基于克里格法的三维估算系统能够帮助矿山选择合理的采矿工程布置,有利于满足矿山动态管理的需要以及保证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96.
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碳储量研究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土壤碳数据,计算了研究区表层、中层、深层土壤的全碳储量和有机碳储量,分析其有机碳储量和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碳储量是以有机碳储量为主;表层土壤(0~0.2 m)的有机碳密度为3512 t/km2,有机碳储量为1.38亿吨;中层土壤(0~1.0 m)的有机碳密度为11156 t/km2,有机碳储量为4.39亿吨;深层土壤(0~1.8 m)的有机碳密度为15617 t/km2,有机碳储量为6.14亿吨。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区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高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内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10.86%,中层及深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平均水平接近,显示研究区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巨大。进一步分析研究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貌单元、不同行政单元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有机碳储量,系统查明了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和分配特征。研究认为,区域内各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具有同一性特征,与所处区域的成土地质背景和植被覆盖率密切相关。土壤有机碳密度高值区均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区,包括江西丰城市北部、高安市南部、乐平市周边地区等古生代炭质岩和煤系地层区,其中乐平市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最高;低值区均分布在湖区和水系河谷地区。该成果可为江西省的碳循环和碳排放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97.
三维加速度点质量模型法为反演陆地水储量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采用三维加速度点质量模型法计算了中国华北地区2003—2014年的水储量变化。为了检验反演结果,采用球谐系数法以及德克萨斯大学空间研究中心(Center for Space Research,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CSR)发布的RL06 Mascon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反演结果均反映出华北地区陆地水储量长期处于亏损趋势,但不同方法计算的亏损速度有一定的差别,三维加速度点质量模型法采用CSR提供的RL06数据反演的华北地区陆地水储量亏损速度为-3.09 cm/a,而球谐系数法反演结果为-2.60 cm/a;三维加速度点质量模型法特征点的反演结果与Mascon法相关系数更高,而球谐系数法与三维加速度点质量模型法结果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条带噪声约束平滑策略不一致导致的。  相似文献   
998.
物质平衡法是计算气藏地质储量、水侵量、补给气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补给气的异常高压有水凝析气藏是气藏开发中最复杂的类型之一, 兼具异常高压气藏、凝析气藏和补给气的边底水气藏的特性.综合考虑开发过程中的凝析油析出, 岩石、束缚水和凝析油弹性膨胀, 水相挥发, 凝析气相中水蒸气增多, 水溶气溢出, 边底水的推进及外来气补给等复杂物理现象, 根据物质平衡原理, 推导了具有补给气的异常高压有水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 并运用相对海明距离及关联度理论, 以驱动指数均方差、比拟压力与采出程度偏差指数和综合目标函数为分析因素, 分析了各组合方案贴近程度及相似程度, 挑选最佳组合方案并确定出地质储量、补给气量及水侵量, 同时计算了水体倍数.实例计算表明: 中国西北某凝析气藏地质储量为66.80×108 m3, 如果忽略凝析油, 计算地质储量偏大, 误差高达91.77%, 其次是水侵、弹性膨胀和气侵的影响, 误差分别为75.75%、23.95%和12.87%, 而溢出水溶气为2.69%与水蒸气为1.65%, 影响较小, 但也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999.
《探矿工程》2014,(2):63-63
《中华工商时报》消息(2014-02-11)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特大型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在四川盆地被勘探发现。 此气藏位于安岳气田,储量规模、含气面积双大且气井产量、气藏压力双高。据了解,经国土资源部审定,其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4403.85亿m3,技术可采储量3082亿m3。  相似文献   
1000.
Present Geothermal Fields of the Dongpu Sag in the Bohai Bay Basi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Dongpu sag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the Bohai Bay basin, China, and has abundant oil and gas reserves. To date, there has been no systematic documentation of its geothermal fields. This study measured the rock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324 cores from 47 wells, and calculated rock thermal conductivity for different formations. The geothermal gradient and terrestrial heat flow were calculated for 192 wells on basis of 892 formation-testing data from 523 wel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ongpu sag is characterized by a medium-temperature geothermal field between stable and active tectonic areas, with an average geothermal gradient of 32.0°C/km and terrestrial heat flow of 65.6 mW/m2. The geothermal fields in the Dongpu sag is significantly controlled by the Changyuan, Yellow River, and Lanliao basement faults. They developed in the Paleogene and the Dongying movement occurred at the Dongying Formation depositional period. The geothermal fields distribution has a similar characteristic to the 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Dongpu sag, namely two subsags, one uplift, one steep slope and one gentle slope. The oil and gas distribution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t geothermal fields. The work may provide constraints for reconstructing the thermal history and modeling source rock maturation evolution in the Dongpu s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