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33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173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529篇
海洋学   10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陈怀玉  温志国  睢栋超 《地下水》2010,32(2):173-174
通过对矿区有关资料的统计分析,从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老窑水构造裂隙水等五个方面因素分析矿床充水因素。结合矿区实际,提出矿山开采时应采用联合疏水法对充水水源-上层灰(砂)岩进行疏干和下层灰岩水进行降压,加大矿区地下水动态监测等突水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2.
赵目军  王春帅  徐玲俊 《地下水》2010,32(6):125-128
分析了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对主要充水含水层进行了分析、划分和对比;对断层构造的导水性、富水性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水文地质边界条件。采用大井法和比拟法预测了矿井涌水量,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评价。对二1煤层充水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奥陶系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水为本区二1煤层充水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对断裂构造、地表水体、封闭钻孔对二1煤层开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3.
《河南地质》2010,(6):48-48
经过广州军区驻桂官兵和武警、消防官兵及各方救援人员的共同努力,6月6日凌晨4时,广西忻城县古蓬镇通往北更乡政府所在地的公路通道已被打通。通过这条"生命通道",大批救灾物资开始从陆路源源不断运抵灾区,在"孤岛"上被围困了4天的3110名受灾群众和学生的危险已经解除。  相似文献   
994.
雅店煤矿位于彬长矿区北部,地质构造简单,主要可采煤层为延安组的4#煤层。通过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认为对矿井安全生产有影响的含水层主要为富水性中等且水头压力较高的洛河组含水层,导水通道主要为煤层开采形成的导水裂隙带。提出了矿井井筒施工和煤层开采过程中,在防治水工作中应借鉴临近矿井的经验,加强首采工作面煤层采动前、后含水层变化规律及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的研究,采用超前探水、疏水降压、合理留设防水煤岩柱等防治水建议。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井田内水文地质条件及可采煤层赋存情况的分析,对井田内含水层和隔水层进行了划分,并对各主要含、隔水层(组、段)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水位、水质、富水性和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各含水层(组、段)之间的水力联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研究了矿井的充水因素,指出在留设防水(砂)煤岩柱条件下,开采3~10煤层时,新生界第四含水层(组)为间接充水含水层,直接充水水源为二叠系主采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开采10煤层时,正常情况下太原组1灰距10煤底板较远,对开采10煤层无直接影响,但在由断层作用导致断层间距缩短或对口的部位有突水危险。此结果为矿井今后煤层开采过程中降低水害威胁、制定防治水对策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996.
郭杨  商建  杨虎  吴琼 《气象学报》2012,70(4):887-891
介绍了在雷达观测降水试验中如何配合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估算雷达路径积分衰减(PIA)的一种方法.所用的GPS高空探空资料和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的观测资料,均为中国首次星载降水雷达机载校飞试验中获得的数据.由于常规探空资料中没有云水含量的直接信息,因此,通过绝热液态水含量分析方法,从GPS探空数据中计算得到这些云参数值.用MWMOD进行亮温模拟并计算液态水含量.在晴空条件下,用该模式模拟了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12个通道的下行辐射亮温.通过设置相对湿度阈值,利用MWMOD模式自带的绝热液态水含量分析方法,从探空廓线中分析出液态水廓线,进而模拟出有云情况下的下行辐射亮温.辐射传输模式的模拟亮温和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观测亮温的对比表明,进行云分析之后的模拟亮温值更接近于实测值.由此,利用由辐射传输模式和地基微波辐射计,从探空廓线中分析出液态水廓线,计算出有云情况下的大气整层透过率,进而得到路径积分衰减,为降水雷达衰减订正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97.
《地理研究》2012,31(1)
地形格局对大气环流与区域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已有研究认为纵向岭谷区主要受到印度洋季风与太平洋季风的共同影响,二者在哀牢山山脉附近交汇,哀牢山山脉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本文从大气环流、水汽输送、区域气候、河川径流以及植物稳定氧同位素等多个方面研究发现:纵向岭谷地区主要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太平洋季风的影响在8月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够明显;在地形格局作用下,地表水汽、降水以及河川径流在纵向岭谷区表现出明显的纬向差异、经向延伸的特征;大流环流、水汽输送、区域气候以及河川径流等的空间差异,是特殊环境对水热再分配的结果,即“通道一阻隔”作用的效应;这些差异不是地理地带性的表现,而是非地带性作用的结果;这种“通道一阻隔”作用导致地表水热条件的再分配,是该区生态地理格局形成与演化的主驱动力之一。纵向岭谷地形对季风的“通道-阻隔”作用导致了一系列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异和相关联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998.
张水桃 《西部资源》2012,(2):139-142
根据鄂托克前旗上海庙西矿区横山堡井田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该矿区地下水的分布特征与补径排关系;分析了矿区充水因素,预测了矿井涌水量。为矿山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能见度监测是交通出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尤其对机场和高速公路的大范围低能见度的监测和预警更为重要.在传统人工目测方法的基础上,以激光透射能见度仪为代表的仪器测量方法更为准确,但存在探测范围小、维护成本高、全覆盖耗资大的局限性.为了克服以上缺陷,使交通能见度的估计更为灵活、高效,本文基于机场气象站点观测数据、机场大雾以及高速...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2011 年7 月3 日原4 日在苦水洋海域获取的全潮水文资料和底质样品,计算潮周期水、沙输运率,分析了其沉 积动力特征。基于1979年历史海图资料与最新测量的水道地形进行对比,进一步探讨苦水洋水道的地形演变过程及稳定性。 结果表明,苦水洋潮流作用较强,水道内沉积物主要以悬移质形式输运,在近岸段沿水道向岸净输沙,但在(121.606毅E, 33.029毅N)以东以向海输运为主。近三十多年来,苦水洋西水道深槽与口门北水道逐渐贯通,水道整体趋于顺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