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7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测绘学   2048篇
大气科学   250篇
地球物理   495篇
地质学   867篇
海洋学   254篇
天文学   104篇
综合类   259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提出了以公里格网为约束,以区域面积为加权因子的逐格网纠正技术的大区域平面坐标快速转换模型。该模型首先在待转换数据上布设公里格网,建立公里格网与待转数据间的关系,然后以格网控制点为基准数据,通过区域面积加权求解的方法对待转数据进行逐格网坐标转换。通过安徽省域范围内1954北京坐标系到CGCS2000平面坐标转换试验表明,该模型在保证转换精度的条件下,避免了大区域平面坐标转换过程中分幅或分区转换,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2.
2000国家大地坐标与城市平面坐标转换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方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之间的坐标转换一般采用七参数和四参数转换模型,各模型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受到范围限制等的制约,因此两坐标系之间的数据转换工作量成为推广CGCS2000的瓶颈。本文提出了一种城市地方坐标系与CGCS2000之间的严密转换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均在CGCS2000椭球基准下进行相互转换;将平面转换与高程转换分开进行;建立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是可逆的,且不损失精度。使原有城市地方坐标系下的数据成果无须转换,直接继续使用。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提出的模型进行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解决转换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3.
Partial EIV模型的解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提出了一种求解partial errors-in-variables(partial EIV)模型的思路。通过对partial EIV模型的部分元素进行移项,重组成新形式下的平差函数模型,两次运用间接平差原理分别求解平差参数与系数矩阵中的随机元素,把总体最小二乘平差问题转化为最小二乘平差问题,并通过适当变换提高了新解法的收敛速度。最后分别采用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进行验证,求解了本文算法与已有算法的估值结果。算例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取得与已有算法相同的结果,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4.
对GPS网约束平差时,GPS控制网的精度与坐标系统转换控制点的位置选择有关。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整个网的检核点与相应的转换控制点总距离越远,坐标转换后网的精度越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使用K-Medoid聚类算法,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寻找用于计算坐标系统转换参数的最佳控制点,并将文中方法运用于某大桥GPS控制网的控制点选取,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基于K-Medoid聚类方法的GPS坐标系统转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5.
崔扬  李青元  董前林  陈春梅  马梓翔  柳根 《测绘科学》2016,41(4):128-131,160
用勘探线剖面图结合钻井与其他资料进行地质模型三维重建是三维地质建模的重要方法。其中勘探线剖面图从二维坐标系向三维坐标系的转换是三维建模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当前勘探线剖面坐标转换过程中勘探线上钻孔并不总是布置在一条直线上(弯折勘探线)的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构建弯折三维剖面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由剖面线的起点、终点以及勘探线上钻孔孔口点作为转折点构建三维折勘探线剖面框架;然后将二维剖面图上分段转换剖面上要素点的二维坐标到三维空间,并对跨越剖面转折点的长边添加转折控制点;最后以青海某煤田勘探区的二维勘探线剖面图数据为例,利用该勘探线剖面坐标转换算法,实现了二维勘探线剖面图到三维勘探线剖面图的转化,结果表明三维剖面上保持了原二维剖面所表达的地质模型的几何形态。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报道海面光谱辐射计的研制、定标和海上现场实验测量。运用一个 2 5 6元光电二极管列阵传感器件测量海面离水辐亮度和向下辐照度的光谱分布 ,可计算得出遥感反射比。该仪器所测量的数据可以用于海洋方面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 ,并给出海上实验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997.
介绍了GPS单点定位及RTK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基本原理,对RTK测量中基准站的设置方法进行说明,并着重分析1 n RTK测量中,n台手簿在基准站设置中容易进入的误区,并结合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说明,找出错误原因,最后得出基准站正确的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盛夏南海北部台风和热带低压登陆前、后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平  李训强 《海洋预报》1996,13(3):13-20
盛夏南海北部台风与热带低压登陆前、后对比诊断分析表明,影响这两类热带低值系统发展的物理因子和过程为:涡度平流作用对二者在海上发展都不利;有利的大尺度环境流场造成的气旋性辐合、气压场作功以及积云对流活动造成的涡度、扰动动能、热量的积累是台风,低压发展的基本因子;台风发展以斜压转换过程明显,热带低压发展以正压转换过程为主。  相似文献   
999.
海面微结构光学测量装置的测量误差分析与波面斜率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应用光学颜色编码技术测量海面微结构的方法,并利用颜色编码观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测量误差.利用三次多项式拟合给出了颜色和波面斜率的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分析了G IS中用解析几何法求解空间关系的特点和缺陷,并提出了采用图形的几何变换法克服它的缺点。根据图形的几何变换原理,采用面向对象思想设计实现了用于平移、比例、旋转等各种几何变换的转换矩阵类,最后用实例检验了这种方法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