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160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 .IntroductionSubmarine pipelines have been worldwide utilizedinthe field of offshore oil/gas exploitation.Inmany cases ,the pipelinesinitiallyresting onthe seabed may become suspended due toseveral reasonssuch as installation on an uneven seabed or scou…  相似文献   
92.
The phase modulation of a laser beam in single mode fiber by pre sure-induced refractive index variations produced by an acoustic wave propagating in a fluid has been studied in detail by many worker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hase modulation principle of a laser beam in multimode fiber by presure-induced refractive index variations produ ted by an acoustical wave,and it’s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construction of producing the fixed phase difference and the modulation index in a multimode fiber is different from in a single mode fiber.But both results of sound detection are the same.  相似文献   
93.
新型船载气象卫星接收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型船载气象卫星接收系统为南极考察船的航海气象保障和在南大洋冰区中航行导航专门研制.该系统能够适应高温、高湿和低温超饱和的气候环境,在12级以上大风和船在破冰时剧烈摇摆和振动以及有雷达等强磁场信号干扰的情况下,具有自我保护能力.有极轨高分辨和静止低分辨卫星的双套接收和图像处理系统.该系统的关键创新之处:(1)采用了有源陀螺仪稳定平台.利用惯性测量和三轴伺服机构控制天线和隔离船摇.解决极轨卫星低仰角和过顶轨道高仰角跟踪丢线的矛盾,解决了船在运动状态下,不断改变位置、方向以及摇摆的状态下,准确地跟踪和捕捉到卫星,接收到清晰的卫星云图.(2)图像处理系统用了最新的BORLAND-DELPHI语言编程,采用两行元素的轨道模式计算动态定位套网格系统.利用电子地图网格数据,用迭代法画出地形海岸线.计算出每一像元素的位置;能够在图上显示任意一点的经纬度,标出任意目标物.解决了在海洋中航行找不到参照物时的困惑.能够监测云和温度、林火、海洋及陆地的异常变化.能够输出24位真彩色的高清晰度的卫星云图.该系统整体结构技术先进,体积小,重量轻,适应恶劣气候和海洋环境,图像处理系统功能齐全、分辨率高,操作方便.既适用于各种船只,也适用于陆地.  相似文献   
94.
针对MEMS陀螺仪随机误差成为影响系统导航精度的主要因素及建模存在的普适性等问题,提出一种3次卡尔曼迭代估计的误差补偿方法。采用Allan方差对MEMS陀螺仪随机误差参数进行辨识,同时结合MEMS陀螺仪输出数据自相关与偏相关函数具备的拖尾性,设计基于时间序列ARMA的MEMS陀螺仪误差卡尔曼滤波模型。采用同型号6只MEMS陀螺仪惯性测量单元搭建测试环境,并开展导航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滤波处理后的MEMS陀螺仪各项误差系数明显降低,且滤波效果随滤波次数的增加而增强。6组MEMS陀螺仪测试设备显现出的误差减弱趋势具有一致性,姿态误差对比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
一种基于蓝牙室内指纹定位的贝叶斯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叶斯估计是重要的位置指纹定位算法,但传统的等值贝叶斯先验概率在动态定位中不适用。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指纹定位的改进算法。首先,借助陀螺仪获取的航向信息和高斯核函数模型建立概率投票算法,计算先验概率;然后,结合先验概率和信号强度计算待测点位于参考点上的后验概率;最后,选取概率最高的参考点,以概率为权重计算待测点的最或然值。以智能手机为试验对象,在规则路径试验中,改进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为1.15 m,定位误差小于2 m的概率为96.1%,不规则路径试验中,平均定位误差为0.50 m,定位误差在1 m的可信度为94.8%;并且改进算法对定位中位置跳变的现象有明显改善,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96.
从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采用分步傅立叶分析方法数值模拟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的产生,计算、模拟并分析初始啁啾在光子晶体光纤的零色散点对超连续谱演变和带宽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线性作用使频谱分裂成多峰不对称的结构,初始啁啾C的引入能明显的改善超连续谱的带宽和平坦性.由于二阶色散β2=0,三阶色散猹对超连续光谱的展宽影响较大.当β3>0时,C取正值时,随着C的增大,带宽减小; C取负值时,带宽有所增大,平坦性也有改善;β3<0时,无论C取正取负,频谱带宽增大,且平坦性较好.  相似文献   
97.
土体含水率监测的线热源法对加热功率要求较高,当热源强度不稳定时,监测结果容易受到影响。为了解决线热源法的不足,提出了土体含水率监测的移动点热源(point heat source,PHS)法。该方法利用土体热物性与含水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监测土体中PHS的降温规律间接识别含水率。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点热源在含水率均匀分布的土体中的传热规律,根据热源降温曲线的特征,定义了含水率判别指标η,进而建立了含水率与判别指标的拟合关系,并对监测灵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在含水率非均匀分布的土体中开展了点热源降温规律的数值模拟,根据测点降温时程曲线计算含水率判别指标,并利用含水率与判别指标的拟合公式反演含水率分布。结果表明,点热源法反演得到的含水率分布与实际值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方法的理论可行性。通过模型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
碳酸盐岩热储层具有地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单井涌水量大等特点,是中深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热储层之一。在地热长期开采、尾水回灌过程中,既要保持抽灌井之间的水力联系,又要避免热突破的发生,对抽灌井热储层温度长期监测和热源分析计算,是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课题。文章介绍了抽灌井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监测了碳酸盐岩热储抽水回灌对地温的影响,根据监测数据分析、计算了热储温度恢复的热源及热量。研究结果表明:受抽灌井间距较小和碳酸盐岩热储优势通道的影响,供暖后第6天,抽水井热储温度明显下降,平均降幅1.6℃,抽灌井产生了热突破;因长期大量低温尾水回灌,第二个供暖季之前回灌井热储温度未能恢复到初始温度,抽水井温度基本恢复;经分析计算,储层热量恢复的主要来源为地热水对流聚热,其次为高温储层、地热水传导聚热。基于该研究结果,在大规模回灌条件下,回灌井温度降低,抽灌井发生热突破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深入开展抽灌井合理井距研究、防止短时间内发生热突破,对促进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
提出采用单模光纤作为XCTD的传输信道,首先对使用漆包线作为传输信道所面临的难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其次,分析了单模光纤技术优势;最后,针对XCTD工作环境中海水温度变化对光纤传输信道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单模光纤信道在海水介质及0~20℃海温变化下,以10 MB/S的传输速率传输数据时误码率为0,且损耗变化几乎可以忽略,大大提高了信号传输的速率和传输稳定性,实验结果说明采用单模光纤作为XCTD的传输信道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
左恒 《天文学报》2012,(5):449-450
自从400 yr前伽利略第1次使用望远镜观测天空以来,人类为了探索更深的宇宙,望远镜的口径越做越大,拼接镜面望远镜成为趋势.本世纪初一批大口径拼接望远镜先后被研制出来,这其中包括我国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随着望远镜口径增大,子镜单元增多,子镜单元的装卸问题日益突出.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设计了一套用于LAMOST球面主镜的子镜单元装卸装置,希望为大口径望远镜的子镜装卸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