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428篇
测绘学   11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992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Sm-Nd and Rb-Sr whole-rock isochron dating of the samples of cumulated gabbro, diabase and andesitic porphyrite from the Armantai ophiolite, Xinjiang, yielded the ages of 561 ± 41 Ma (εNd(t) = 6.1) and 392 ± 17 Ma [(87Sr/86Sr)i = 0.7041], which stand for the ages of creation and later metamorphism of the ophiolites, respectively. The cre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Armantai ophiolites seems to a back-arc basin caused by the sou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palaeo-Asia Ocean. This project was specially granted by the State under the Ke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am for the “Eight Five-Year Plan” period.  相似文献   
992.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蛇绿岩的时代及形成环境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发现两条蛇绿混杂岩带,它们沿逆冲带分布。古生物、地层和同位素定年资料表明其时代为早石炭世-早二叠世。其岩石组合代表大洋岩石圈残迹。镁铁质岩主要形成于洋岛环境。硅质岩形成于深海、半深海环境,部分生成于洋岛或洋脊附近热水活动区。这是一套弧前蛇绿混杂岩,是古特提斯洋壳俯冲过程中形成的增生楔。这些资料表明,可可西里地区至少在早石炭世就已存在古特提斯洋,洋盆中有一些洋岛,洋盆在早二叠世末期基本闭合。  相似文献   
993.
肃南塔洞沟早奥陶世蛇绿岩的成因和侵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龚全胜 《甘肃地质》1997,6(1):25-36
肃南塔洞沟蛇绿岩位于肃南以西塔洞沟—石居里沟一带,属北祁连加里东优地槽褶皱带的组成部分,其地层层位为下奥陶统阴沟群上部火山岩组。据1∶5万区调资料,认为该区具有层序型蛇绿岩组合的特点,并且完全可与EM穆尔斯含义扩大了的蛇绿岩组合相对比。其形成环境为消减带之上的小洋盆,属特提斯型,在早奥陶世末期发生构造侵位,即由最初的俯冲转化为最终的碰撞缝合带  相似文献   
994.
吉林省蛇绿岩问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按照1972年彭罗斯国际蛇绿岩讲座人地所提出的定义,吉林省北部造山带中所见的含铬和含镍的两大类镁铁和超镁铁质杂岩,经初步野外调查,均未发现类似塞浦路斯。特罗多斯等典型蛇绿岩所具有的完整假层序,成分特征亦显差异,其至是重要的区别。  相似文献   
995.
拉嘎蛇绿岩位于西藏雅鲁藏布板块缝合带中段。通过野外地质考察,首次对该蛇绿岩进行较系统的分析测试和综合对比研究,提出拉嘎蛇绿岩类似于非典型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的大陆边缘洋盆成因蛇绿岩,是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在俯冲消亡过程中的残片。  相似文献   
996.
北祁连山西段螯油沟蛇绿岩SHRIMP分析结果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本文通过对北祁连山西段熬油蛇绿岩中辉绿岩岩墙的锆石SHRIMP法年龄 的测定,确定出熬油的沟蛇绿岩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约1777Ma),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蛇绿岩。该年龄测定的结果还暗示了本区在1466Ma和507Ma各有一次地质事件,前者可能代表了中元古代早期的洋盆闭合的下限年龄,后者代表一次加里东期区域变质事件,并且本区可能还存在未出露的新太古结晶基底(2561Ma)。  相似文献   
997.
胶东元古宙变质硅质岩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胶东元古宙变质硅质岩为蛇绿岩端员组分一,其SiO2含量大于高于90%,具轻稀土富集型的稀土配分模式,铕,铈异常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岩石中多硅白云母的存在显示其曾经受了中-高压的变质作用,变质硅质岩 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原岩形成于早元古宙的大洋中脊环境,沉积成 岩时的氧化还原条件是变化的,产同蛇绿岩其他端员组分一起发生过深腐冲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新疆北部古生代大陆增生构造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古生代亚洲中部是一幅两陆夹一洋、洋中多地体的构造图案,大地构造框架与现代西南太平洋格局十分相似。中亚造山带是晚古生代复杂地体的拼贴带。新疆北部古生代存在4类成因的8个地体构造。它们以裂解陆块地层块体、海山和火山弧的形式散布在中蒙大洋中,诸地体间是一系列的小洋盆。晚古生代,这些地体开始彼此拼贴并导致强烈推覆作用。石炭纪末-二叠纪初,中蒙大洋闭合,散布其中的诸地体分别增生到塔里木大陆北缘和西伯利亚大陆南缘。北天山-准噶尔地区6条蛇绿岩带记录了诸地体间碰撞事件。  相似文献   
999.
羌塘茶布-双湖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和火山岩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茶布-双湖地区广泛出露了早二叠世和晚三叠世的基性火山岩类和少量的异剥辉石岩、异剥橄榄岩脉体和玻基辉橄岩的异离体。这些超基性岩,是幔源熔体深部结晶或拉斑玄武岩浆早期分凝作用的产物;研究表明,本区基性超基性岩和火山岩不构成蛇绿岩组合,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属性与MORB有本质的差别。火山活动发生在以陆壳为基底的初始拉张的板内裂陷槽环境。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