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397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肖婧  王兵 《水科学进展》2020,31(6):820-831
为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多种因素对撂荒草地入渗特征的影响,采用野外自然降雨观测法,研究不同降雨特征(降雨量、平均雨强、降雨历时和最大30 min雨强(I30))、土壤前期含水量、坡长(10 m、20 m、30 m、40 m和50 m)和植被盖度条件下土壤入渗特征差异,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判断影响撂荒草地入渗特征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①入渗量随降雨量、降雨历时和I30增加而增大(R2>0.55,P < 0.01);入渗补给系数随降雨量、I30和平均雨强增大而减小(R2>0.12,P < 0.05);平均入渗率随降雨强度、I30增加而递增(R2>0.53,P < 0.01)。②入渗量和平均入渗率随前期含水量增加而减少,入渗补给系数随之增加而增大(R2>0.13,P < 0.05)。③入渗量、入渗补给系数和平均入渗率总体随坡长增加而增大(R2>0.56,P < 0.01),但在坡长30 m和40 m之间存在临界坡长。④在入渗效率较高的情况下,植被对土壤入渗的影响并不显著,降雨特征和坡长成为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462.
云南香格里拉市热林铅锌矿属断层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铅锌矿床,矿体均位于地下水位及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因此,地下水对矿坑无充水影响,而地表水沿岩溶裂隙通道垂直入渗,对矿坑有一定的充水影响,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岩溶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简单-中等类型。  相似文献   
463.
二庄科滑坡是典型受降雨影响的滑坡,降雨改变了老滑坡的渗流场,削弱基质吸力和土体抗剪强度,导致内部产生张拉裂缝,引发整体滑动和局部大变形,但现有研究很少考虑二庄科滑坡的渗流场与应力场的相互作用。文章基于实际工程地质灾害背景,在现场监测数据和地形物理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几何计算模型,并进行水力耦合数值模拟。通过研究滑坡内部饱和度和孔压的变化规律来探讨降雨入渗规律,从应力位移的角度探讨降雨强度对滑坡复活的影响规律。此外,为了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选取了滑坡实测点位并找到了数值模型对应位置,对位移、土压力和饱和度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数值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的结论。通过数值模拟耦合计算和降雨条件下老滑坡复活机制的研究,对实测数据进行解释并分析滑坡复活过程,为后续工程预警和减灾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64.
降雨作为影响滑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在坡体中的入渗过程难以监测.高密度电法作为一种无损监测手段,其具有操作便捷、对监测对象扰动小的特点,可实现滑坡体水分运移的高效实时监测.基于高密度电法监测技术,通过饱和度测定试验建立岩土体电阻率与饱和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开展间隔降雨条件下滑坡体的高密度电法监测模型试验.电阻率反演结果揭示了滑坡体在间隔降雨条件下水分的运移规律和坡体渗透破坏过程,验证了采用高密度电法监测滑坡体降雨入渗过程中水分迁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65.
植被对暴雨的拦蓄是调控全球变暖进程中频发的雨洪灾害的重要手段。为探究黄丘区大规模退耕后自然植被坡面对暴雨的拦蓄作用,针对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坊塌小流域2019—2022年全部发生的6场暴雨事件,使用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对1个灌丛和3个草本群落坡面10 m土层进行逐小时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对草本群落最大补给深度可达200 cm,但对灌丛群落仅为100 cm;灌丛的拦蓄效果优于草本群落,草本群落的拦蓄效果随退耕年限增长而提高;自然灌草植被坡面对低雨量短历时暴雨的拦蓄率可达60.8%,而对高雨量长历时暴雨仅可拦蓄40.8%。因此,建议在黄丘区合理保护和布局灌-草生态系统,以提升植被-土壤对暴雨的容蓄减灾作用。  相似文献   
466.
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滞后时间分析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政友 《水文》2011,31(2):42-45
利用地中蒸渗计多年资料,对不同岩性、不同埋深的蒸渗计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滞后时间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同埋深、不同岩性的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滞后时间随着降水特性、前期含水量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时间段,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滞后时间与地下水埋深符合乘幂关系,并推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