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7篇
  免费   869篇
  国内免费   1390篇
测绘学   680篇
大气科学   956篇
地球物理   541篇
地质学   2925篇
海洋学   540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492篇
自然地理   817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446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3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991.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GPS空间大地测量学的迅速发展和全面应用,为全球范围各种规模尺度的地壳运动和构造形变观测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使高精度、大范围、全天候、低成本的大地测量变成了现实。为及时把握GPS空间对地观测技术为防震减灾应用带来的机遇,我国先后于1997-2000年和2007-2012年实施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在中国大陆及周边建立了由260个连续GPS观测站和2056个非连续GPS观测站构成的高精度、高密度观测网络,为精细而定量地研究中国大陆不同构造区域的现今地壳运动方式和构造形变演化态势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992.
过去10年,大地震频繁发生。自2004年12月以来,共发生8.0级以上地震18次以上,是1900~2004年的两倍之多。过去,研究人员对于破裂如何转变成大地震,以及破裂与周边地区的相互作用知之甚少。现在,使用长序列地震数据可以分析未来的地震风险,在地震如何影响其他区域地震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3.
Great earthquakes often occur along or near active fault belts. Thus,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on fault deformation are quite important. Methods such as short-leveling, short- baseline and integrated monitoring profile across fault belts have been used to monitor fault activities for many years. GNSS observations are mainly used to obtain the horizontal velocity field in large areas and to study the activities and deformation of major blocks. GNSS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to monitor and study the deformation of faults from a different aspects, In this paper, some applications and new explorations of GNSS are discussed. They are: (1) Research and monitoring of strike-slip activities of faults with GNSS. (2) Research and monitoring of vertical activities of faults with GNSS. (3) Investigating the laws of deformation of blocks on the sides of fault zone and setting up strain models to deduce the activities and deformation of faults with respective models and compare the deduced results with the actual measurements across fault. It is concluded that a larger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deduced and the observed deformation indicates a stronge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locks, which can be important for predicting the location of a strong earthquake and assessing seismic hazard, as well as the seismicity trend.  相似文献   
994.
<正>在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中,气溶胶和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仍然是不确定性最大的部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WG1)第五次评估报告(AR5)总结了有关云和气溶胶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从观测、理论以及模式角度评估了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响应~([1]),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995.
编者按     
正全球变化,包括气候变化以及在地球内外多圈层交互作用下发生的其他环境变化.全球变化给人类和其他地球生命带来了机遇,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负面影响.目前这种影响已经涉及地球系统的主要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例如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全球变暖已经导致海平面上升,同时也增加了极端气候事件和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全球变化在改变自然环境的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妥善应对全球变化的挑战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应对以上挑战、加强国际合作、提高研究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先后发起了世界气候研究  相似文献   
996.
由于城市化和农业垦殖等人类活动不断增强,很多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侵占或干扰.保护湿地资源需要准确的湿地分布.然而由于湿地类型复杂多样,地面调查困难,大范围湿地分布制图很难完成.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湿地保护和规划且有较高分辨率的全球湿地分布数据.采用水文、气候数据结合1 km分辨率的混合地形指数(CTI)数据,利用陆表湿地和地下水位的关系,模拟出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状况下30 s分辨率的全球陆表湿地潜在分布区.这是最高分辨率的全球陆表湿地的潜在分布数据.模拟结果显示全球陆表湿地潜在分布区面积达到3.316×107 km2.用遥感获得的实际湿地数据对陆表湿地模拟结果进行精度验证,总体精度达到83.7%.本次模拟结果可以作为构建全球湿地实际分布数据库的基础.由于模拟过程未考虑农业灌溉、建坝等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破坏,因此本文对陆表湿地潜在分布区的模拟结果大于当前几种全球土地覆盖制图产品中湿地的面积.本文采用方法所需数据相对较少,精度高于其他产品.  相似文献   
997.
烃源岩是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白垩系烃源岩以29%的比例居全球各层系之首。通过古地磁与地理信息数据耦合,以及对所有白垩系烃源岩层位数据的统计和对比,恢复了白垩系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其发育环境。结果表明:(1)白垩系烃源岩主要发育于阿普特阶—土伦阶(占白垩系烃源岩的52 63%)。(2)白垩系烃源岩主要发育于2种构造、沉积环境:陆表海环境(非典型被动陆缘)和裂谷环境。(3)白垩纪早期,烃源岩干酪根以Ⅰ型为主;白垩纪中期,烃源岩干酪根过渡为以Ⅱ型为主,Ⅰ型较少;白垩纪晚期,Ⅲ型干酪根烃源岩迅速增多。(4)白垩纪大陆裂解边缘出现富有机质沉积,上升流促进生物繁盛,高温、干旱的气候使陆表浅海区盐度较高,其还原环境有利于烃源岩的保存。  相似文献   
998.
辽宁本溪大台沟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本溪大台沟铁矿为鞍山-本溪铁矿成矿带内发现的首个位于标高-1000 m以下的特大型“鞍山式”铁矿床,含矿岩系为近直立展布的鞍山群樱桃园岩组,包含其内的铁矿体为隐伏的厚板状陡倾斜矿体,矿体埋深1100~1200 m,控制矿体延长2000 m.矿体自上向下可划分3种自然矿石类型,分别为赤铁矿石、赤铁磁铁复合矿石及磁铁矿石.大台沟铁矿床属典型“鞍山式”铁矿床,矿物成分较简单,含铁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镜铁矿)为主;矿石结构类型有镶嵌粒状变晶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柱状粒状变晶结构等;矿石构造类型以条带状为主.铁矿石TFe品位平均为29.34%;mFe品位平均为14.63%;矿石中其他元素含量除SiO2较高外,均甚微,SiO2平均含量46.08%.笔者在阐述大台沟铁矿地质特征基础上,总结出大台沟铁矿找矿标志,对于区域内潜在的“大台沟式”(埋藏较深、存在高大磁异常)铁矿床的找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爬立山铁矿床位于长山褶皱带北西端,是长山成矿带内与岩浆作用有关的一个大型铁矿床。根据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对含矿岩体、赋矿围岩和矿石开展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发现:与成矿作用有关的花岗质岩石属钙碱系列准铝质的I型花岗岩,成岩的构造环境为火山弧。矿区内发育致密块状磁铁矿、孔洞状赤铁矿、砂砾土状铁矿等3种铁矿石。结合岩(矿)石微量元素分析,认为爬立山铁矿具有复合成矿作用特征,主要可分为3个成矿阶段:早期以与华力西期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接触交代成矿作用为主,形成矽卡岩型磁铁矿;其后,在褶皱造山后形成的断陷盆地中,由于火山喷发(溢)作用形成孔洞状熔岩型赤铁矿;最后随着新生代地壳抬升,发生表生物理化学风化成矿作用,形成如今的砂砾土状型铁矿。  相似文献   
1000.
滨海旅游是最传统的、主要的旅游形式,也是现代旅游增长最快的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球变化很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并且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通过使用交通运输系统尤其是航空旅行、旅游目的地住宿餐饮等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对全球变化做出贡献。可持续滨海旅游以可持续的资源开发和管理为基础,在全球变化视角下,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在滨海旅游模式与产品类型转变、旅游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利益相关者协作等方面对滨海旅游资源进行优化开发和有效管理:以绿色思维指导低碳旅游模式,发展生态旅游和替代性旅游等新型产品;提倡降碳减排、发展碳补偿和碳经济、制定碳排放标准、鼓励新型节油节能科技应用;鼓励社区参与,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和兴趣,尤其是探察当地社区居民、旅游者和政府工作人员对全球变化的看法、态度、责任感和共识。这些措施将在规划—管理—监督—评估动态模型中得到优化。由于相关研究的可用数据有限,本文所引用数据部分来自于对旅游整体的研究结果,是为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