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39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1085篇
海洋学   64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简要叙述了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水文地质结构,明确了奥陶系上马家沟组为最主要的含水层,通过对柳林泉水及泉域内“奥灰”钻孔水质分析化验资料的主要水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确定了柳林泉南北两岸的补给来源不同,南岸来自东部子系统,北岸来自北部子系统。  相似文献   
42.
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中的岛弧火山岩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北部柴北缘发育一套与超高压变质带并行的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带,岛弧火山岩以玄武岩类为主,包括一些中酸性岩类,岩石以普遍遭受绿片岩相蚀变为特征,区别于该地区普遍遭受角闪岩相区域变质的元古代的基性火山岩。该早古生代的岛孤火山岩显示三组地球化学特征:①VTG-Ⅰ,岛弧拉斑玄武岩(IAT);②VTG-Ⅱ,高Al次钙碱性-碱性过渡型玄武岩;③VTG-Ⅲ,较N-MORB更亏损的拉斑玄武岩(异常MORB)。研究认为前两组火山岩是成熟岛弧两个发育阶段的特征性产物:洋壳俯冲到陆壳的初用,由俯冲洋壳和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形成岛弧拉斑玄武岩(IAT),随着俯冲板块的速度加快和岛弧周围地壳的加厚,则形成钙碱性玄武岩(CA)、高Al玄武岩。第三组火山岩形成于弧间盆地,由亏损的地幔楔高度部分熔融形成比N-MORB亏损的的火山岩(异常MORB)。岛弧火山岩的锆石LA-ICP-MS法U-Pb年龄为514.2±8.5 Ma,说明柴北缘在早古生代发生过洋壳向陆壳的俯冲作用。鉴于该地区代表陆-陆俯冲作用的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岩石也是形成于早古生代(494Ma),认为陆-陆俯冲作用发生在洋-陆俯冲作用之后,二者时间和空间相伴随。  相似文献   
43.
使用区域(NIED MT)和全球(哈佛大学CMT)矩张量目录研究了琉球岛弧和冲绳海槽的应力场。使用NIED MT目录4年数据和哈佛大学CMT目录24年数据的联合数据集,发现沿琉球岛弧弧前分布的平行弧向的扩张应力区域,并观测到详细的冲绳海槽扩张应力场。除北东端外,该顺弧向扩张在整个琉球岛弧区域都可以观测到。该应力场通过火山链与冲绳海槽的弧后扩张应力场明显分开。由于它存在于正俯冲区域以及弱耦合俯冲区域中,倾斜俯冲的影响不足以解释平行弧向扩张的形成。因而,我们认为弧后张开过程应该在这个平行弧向的扩张中起了重要作用。沿冲绳海槽,在琉球岛弧东南部和中部观测到垂直岛弧方向的扩张应力场,而在冲绳海槽东北部,扩张轴的方向既与岛弧的法向斜交又与板块运动方向斜交。考虑了俯冲板块与弧前和弧后相互作用的二维力学模型是不充分的,因为整个琉球岛弧都观测到平行弧向扩张应力场,而且冲绳海槽东北部的扩张轴与海槽走向斜交。倾斜的弧后应力可能发源于弧后下部或者弧后大陆一侧。解释该现象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可能是冲绳海槽东北部的活动断裂作用。  相似文献   
44.
新疆双峰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特征与成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峰山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北部西伯利亚板块陆缘晚古生代岛弧南部边缘,靠近克拉麦里板块缝合带.该矿区早石炭世浅海相玄武一安山质熔浆喷溢转为陆相流纹质熔浆喷发初期,火山热泉沿NW-NWW向线形管道(F2)形成以低Au品位硅质岩为中心的蚀变矿物晕(带);火山间隙性隐爆,潜火山热液于硅质岩裂隙间发育微细石英(冰长石)网脉,构成矿体.这两个成矿阶段同源同位的蚀变矿物晕(带)套叠,显示双峰山矿床蚀变分带与成矿模式,从上至下为隐爆硅质角砾岩化带、低Au品位硅质岩化带、石英(冰长石)网脉带(矿体)、黄铁矿蒙脱石化带和青磐岩化带.铅、硫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等研究表明,该矿床成矿流体与晚古生代岛弧早石炭世流纹质熔浆的陆相喷发相联系:火山热泉循环形成蚀变晕阶段加入大气降水,潜火山热液成矿阶段发育的低温微细石英网脉含冰长石和绢云母,它是一处晚古生代火山地区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45.
洪山泉流量动态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洪山泉域的开采程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现阶段泉流量-降雨量的线性模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系统辨识,对系统的"慢时变"现象作出了合理解释,并发现系统在1994年以后发生了"快时变",说明开采量从1995年开始迅猛增加。同时,由多年来泉流量序列的自相关分析,发现其宏观周期到2000年基本保持不变,说明虽然第二输入(即人为开采量)对该系统的作用已不可忽略,但尚未达到足以改变其宏观频率的程度。  相似文献   
46.
云南省兰坪县石登—兔峨地区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玫 《中国地质》2004,31(1):64-69
石登—兔峨地区上三叠统小定西组火山岩属云南西部澜沧江沿岸三叠系火山岩带的一部分,本文从岩相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多方面对该火山岩特征进行了系统、全面分析,并从理论角度对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该火山岩以安山岩为主,玄武岩为次,属钙碱性系列,形成于岛弧大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7.
陕西渭北东部岩溶水环境同位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陕西渭北东部岩溶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地下水系统,碳酸盐岩大面积隐伏与深埋。使用传统手段和方法勘查岩溶地下水和研究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案遇到诸多困难,不仅费时,而且耗资大。本文通过系统分析研究陕西渭北东部地区岩溶地下水T、D、^180、^14C环境同位素特征,揭示岩溶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岩溶水系统边界性质以及岩溶水与黄河洛河地表水、黄河岩溶泉与洛河岩溶泉之间的补排关系。结果显示环境同位素方法简便有效,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48.
为探明宁东煤田枣泉矿井首采区煤层自然范围及充水性,根据采区内地球物理物征,采用高精度磁法,直流电测深法和激发极化法进行综合勘探。在磁法勘探中结合测区曲线特征,建立数据体模型,正演计算烧变岩边界;电法勘探利用烧变岩含水后电阻率降低的特征确定其含水范围及富水性。  相似文献   
49.
甘肃北山野马泉岩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d、Sr、Pb同位素研究结果揭示:甘肃北山野马泉岩体第Ⅰ、Ⅱ侵入阶段花岗岩类具有Ⅰ-型花岗岩的特征,(87Sr/86Sr)i=0.708~0.710,εNd=-2.229~-5.866,在207 Pb/204Pb-206Pb/204Pb构造模式图上其投影点落在造山带演化线附近,在εNd-εSr图解中,其投影点落人Ⅰ-型花岗岩类范围内,其成岩物质为壳幔混合来源。第Ⅲ侵人阶段的岩石成因类型为S-型,其(87Sr/86Sr)i=0.7149~0.7358, εNd=-7.3750~-8.9556。该岩体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环境是北山陆内碰撞造山带。  相似文献   
50.
系统阐述了公婆泉盆地的区域地质特征、目的层层序地层学及砂体特征、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综合分析了铀成矿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认为该盆地难以形成规模大、品位高的工业铀矿化,但局部地段仍具有形成小型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