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39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1085篇
海洋学   64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董咏梅  李占华  朱爱华 《地下水》2004,26(3):154-154,178
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在无人职守的情况下同时收集到每个站点全天内的水位变化资料,实时把握地下水动态变化的"脉搏",科学反映泉水位的变化情况及各种保泉措施对泉水位的影响程度,可提高水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92.
刘爱萍 《地下水》2004,26(4):287-289
对延河采域的天然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并对泉水流量动态及其衰减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3.
在东昆仑中西段布喀达坂峰地区发现了一套含早-中泥盆世生物化石的海陆交互相地层。从而确定了该地区泥盆纪地层的存在。该套地层可与东昆仑西段泥盆纪布拉克巴什组相对比。就目前研究状态而言。确定了早中泥盆世地层在东昆仑西段地区由西往东廷仲的位置。同时。该套地层的发现及其古构造沉积背景的确定对东昆仑造山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奥依亚依拉克幅、羊湖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二叠纪至三叠纪地层中安山岩、英安岩的发现,证实了岛弧火山岩的存在;同时还发现了近东西向展布的南昆仑蛇绿混杂岩带和金沙江构造混杂岩带,初步解决了南昆仑结合带和金沙江结合带两延的定位问题。通过对羊湖第四系的调查,划分了14万年以来5个气候干-湿旋回阶段,同时还发现近30年来羊湖湖面至少下降了2m。此外,对三叠系和白垩系新拟定了地层系统,确定了占近系喀什组与下伏白垩系双伍山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证实了燕山运动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5.
碧口古岛弧带构造演化与成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克令  金浩甲 《河南地质》1994,12(4):304-317
  相似文献   
996.
东秦岭宽坪花岗岩体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宽坪花岗岩体的野外地质、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为一具主动侵位特征的同构造花岗岩体,属S型花岗岩。其源岩物质为秦岭群变质杂岩。根据这些地质事实并结合区域地质事件综合分析,该岩体是早古生代末-晚古生代初,华北与扬子两大板块开始闭合,华北板块南缘发生小规模洋内弧-岛弧碰撞拼贴不同构造岩片就位过程中作为岛弧陆壳物质的秦岭群变质杂岩活化重熔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7.
东秦岭灰池子花岗岩成岩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池子岩基定位于东秦岭加里东沟-弧-盆褶皱系内的古岛弧带中,属于原地-准原地改造型花岗岩。其形成机制为:加里东晚期,华北古板块南侧的东秦岭沟-弧-盆体系活动大陆边缘闭合,岛弧带内产生一系列逆冲推覆构造.随着上冲岩片的逆掩叠置,下滑岩片的温度升高而发生强烈的脱水、去碱和去硅作用。在逆冲带强大压力作用下,这些饱含碱和二氧化硅的热流体被从下滑岩片中逐出,升腾至上覆岩片,上覆岩片被浸润而发生深刻的交代-重熔作用,最终形成原地-准原地改造型花岗岩。与华南加里东造山带中的同类型花岗岩相比,灰池子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其原因在于两造山带内具有不同的岩石建造。源岩的性质影响和制约着由其改造而成的原地-准原地改造型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998.
青藏高原第五缝合带的发现与论证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7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开展了对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的多学科综合性科学考察.本文根据这次考察的大量资料,论证了青藏高原第五缝合带的存在.考察资料表明,在西昆仑山存在一个被称作原特提斯的海洋,这个洋是在劳亚大陆南部基底上破裂、扩张并形成于震旦纪至奥陶纪时期(大约800-450Ma).原特提斯海洋闭合于加里东造山运动,并形成现在所见的库地-苏巴什缝合带的残迹,即青藏高原第五缝合带,从而完善了青藏高原的地质历史和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999.
1000.
呷村式银多金属矿产于义敦岛弧发育晚期环境,在成因上与钙碱性火山岩系的偏酸性流纹质火山岩的海底喷发作用有关。矿带位于流纹质火山岩顶部与上覆结晶灰岩的接触界面附近,由上而下依次分为重晶石—铜铅锌银—铅锌三个矿体带。矿床地质的和地球物理的找矿标志明显。实践证明,以岛弧火山岩为对象,综合运用地质、物探、化探成果,在判定火山杂岩体的矿化地段,进行工程揭露验证是经济有效的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