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1篇
  免费   456篇
  国内免费   1029篇
测绘学   692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256篇
地质学   2678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7篇
自然地理   18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4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5篇
  1939年   1篇
  192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隧道围岩中较差的砂土质隧道围岩一般在洞口段较为常见。砂土具有粘聚力是客观事实,该粘聚力会对砂土质围岩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从影响砂土质围岩坑道稳定性因素及围岩稳定性分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与砂土质隧道围岩稳定性相关的粘聚力的影响因素,发现砂土的密实程度对砂土围岩粘聚力有较显著的影响;细粒(d<0.075mm)含量对粘聚力的影响规律与砂土密实程度有关;采用细粒含水量而不是砂土含水量的方法来评定潮湿砂土的粘聚力的影响是较为合理的方法,并总结了细粒含水量对砂土粘聚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92.
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仿真模拟,对隧道围岩内部位移监测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认为,围岩的初期支护结构基本达到极限强度,但围岩的屈服区厚度较小,松动圈所在深度小于0.5m;下台阶开挖对拱腰收敛位移影响较大、对拱顶下沉位移影响较小.同时,测点距掌子面1倍洞径和1.5倍洞径时,拱顶下沉位移及水平收敛位移分别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93.
TST隧道地震CT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内外的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正在发展之中,4目前应用的负视速度法,水平剖面法,TSP技术等,由于观测方式和资料处理方法比较简单,不能准确确定掌子面前方围岩的波速,从而致使地质界面定位不准确,围岩工程类别划分缺乏依据,亟待改进。本文提出的TST技术采用空间观测方式,资料处理方法采用偏移成像和走时反演成像,解决了掌子面前方围岩速度结构的分析问题,实现了隧道围岩地质结构的精确成像,适合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质超前预报应用。  相似文献   
994.
Typical existing methods of tunnel geological prediction include negative apparent velocity, horizontal seismic profile, and the 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 (TSP) method as this technology is under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Considering simpler observational methods and data processing, it is hard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seismic velocity of the wall rock in the front of the tunnel face. Therefore, applying these defective methods may result in inaccurate geological inferences which will not provide sufficient evidence for classifying the wall rock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Tunnel Seismic Tomography (TST) method using a spatial observation arrangement and migration and travel time inversion image process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nalyzing the velocity structure of wall rock in the front of the tunnel face and realize accurate imaging of the geological framework of the tunnel wall rock. This method is very appropriate for geological prediction under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勘察设计》2006,(9):153-153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国家甲级工程项目建设总承包单位。主要是承担高速公路、等级公路、桥梁、隧道、路面、岩土工程、交通工程、港口、航道、建筑、地质灾害治理等工程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技术咨询业务。  相似文献   
996.
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对构造、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勘测,具有勘探深铑度大与分辨率高的特点,从而为水电隧洞工程勘察和评价提供了有效手段及依据.通过在吉沙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勘测中对地质灾害准确预报的实例说明,该系统是在特殊景观条件下先进的工程地质勘探手段.  相似文献   
997.
《岩土力学》2006,27(8):1364-1364
据报道,我国铁路没有“立交桥”的历史将于2008年9月随着天兴洲大桥的建成而打破,并由此将火车在武汉的过江能力提高2~3倍。这座铁路“立交桥”分为2层,从形状上看,它和公路立交没有什么不同,也是立体交叉,3个节点通过铁路引线连结。建成后,火车既可以在滠口站上下天兴洲大桥,也可以在谌家矶站上下该桥,还可以在两站之间来往。  相似文献   
998.
某公路隧道不同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软弱、破碎围岩的公路隧道支护一直是困扰公路隧道施工的技术难题。结合三里冲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隧道开挖设计参数,采用FLAC软件对钢纤维混凝土锚喷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锚喷2种初期支护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应力、位移和塑性区3个方面分析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锚喷支护结构能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载能力,提高隧道的稳定性,能有效减少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厚度。  相似文献   
999.
基于BOTDR的白泥井3号隧道拱圈变形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白泥井3号隧道是一条山岭隧道,隧道出口段位于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危险区域,为了确保隧道安全,应用国际上先进的BOTDR分布式应变测量技术,对隧道拱圈截面变形进行了分布式应变监测。本文着重介绍了BOTDR在隧道内安装布设以及监测数据的分析过程,监测成果显示,在将近1 a的监测时间里,隧道拱圈基本保持稳定,只是在个别区域,如K84+508.2处拱圈截面的衬砌表面发生张拉变形,变形量在雨季期间达到最大,据分析是由于雨水入渗山体造成围岩压力增大,致使拱圈截面受挤压变形。  相似文献   
1000.
公路隧道辅助设计软件的新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现有公路隧道辅助设计软件的思路和技术特点,结合公路隧道设计过程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公路隧道辅助设计软件的新思路,即建模和出图采用参数式与交互式相结合,计算、优化与出图集成统一。这些思路已经在作者开发的公路隧道设计软件中实现,证明了技术的可行性。该软件在同济曙光软件平台上开发,具有修改、实时更新的图形建模和出图功能,结合施工过程的有限元及其它数值方法的分析计算功能,并采用遗传算法等多种优化方法对结构进行最优化设计,具有后处理显示、可视化图纸管理、图纸库等功能。该软件能使整个公路隧道设计、计算、出图在统一的环境下完成,能有效提高公路隧道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