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1篇
  免费   659篇
  国内免费   1027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225篇
地球物理   472篇
地质学   2720篇
海洋学   155篇
天文学   376篇
综合类   219篇
自然地理   289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邓铭江  龙爱华  李江  邓晓雅  张沛 《地理学报》2020,75(7):1333-1345
持续的强人类活动大大改变了流域水循环演变的结构、路径和驱动力,后者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生存发展的水安全。日益深入的市场经济使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从一个流域扩展到流域之外更宽广的区域范围,以产品贸易为纽带的水“流动”已成为驱动区域水循环演变与影响区域水安全的重要内在因素。以流域为单元的传统水循环研究,难以揭示不同区域之间的水循环联系、双向回馈机制与协同进化机理。本文从西北内陆河流域长期大量输出高耗水农产品这一现象分析入手,采用理论解析与案例相结合方法,阐述分析内陆河流域自然水循环、“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区域间贸易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显著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继而首次明确提出内陆河流域“自然—社会—贸易”三元水循环模式,并就其通量计量模型、影响因素与生态环境效应、科学前沿进行了探索分析,以便未来西北内陆河水循环、水文水资源等研究能更多重视对驱动内陆河流域水循环的外部力量及其双向互馈、协同进化的分析,更新内陆河流域水安全、生态安全的思考范式。  相似文献   
992.
All galaxies with extragalactic H_2O maser sources observed so far are collected. With the 2MASS and the IRAS photometric data an infrared study is performed on those galaxies.By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H_2O maser detected sources and non-detected sources in the infrared it is indicated that infrared properties in the IRAS 12-25μm and 60-100μm are important for producing H_2O masers in galaxies.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H_2O maser galaxies with different nuclear activity types have rather different infrared properties mainly in the IRAS 12-60μm region.  相似文献   
993.
基于多源数据的长沙市人居热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熊鹰  章芳 《地理学报》2020,75(11):2443-2458
针对城市人居热环境效应研究缺乏从自然—人文多维因子组合综合评价分析的现状,本文基于多源空间数据(Landsat 5、Landsat 8卫星影像数据、POI空间大数据、数字高程模型等)反演长沙市2000年、2009年和2016年城市地表温度格局,并快速获取与城市热环境密切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共12个影响因子。应用标准差椭圆、空间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多角度分析了城市人居热环境效应及影响因素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① 2000—2016年共16年间热岛面积共增加547 km2、地表最高温度差达到10.1 ℃。城市热岛区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建成区,如工商业集中和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地区,并呈现出地表温度从城市中心向郊区逐渐降低的热岛的空间分布格局,出现多个高温中心点,如五一广场商圈、长沙县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望城工业区、岳麓工业集中区、天心工业区等;② 2000—2016年热岛空间发展主轴保持在东北—西南方向,2000—2009年热岛重心向西南偏移了2.7 km,偏转角度为54.9°,2009—2016年热岛重心向东北偏移了4.8 km,偏转角度为60.9°。整体上,长沙市热环境空间格局的变化和城市的建设强度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关联;③ 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长沙城市热环境格局的因子为景观格局、城市建设强度、地形地貌3个主因子;④ 人文因素对于当前加剧热岛效应形成产生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自然因素的抑制作用,综合作用下地区将升温0.293 ℃。影响城市人居热环境的因素众多,多源数据有助于揭示城市热环境空间格局及演变规律,深化对城市热岛效应成因分析认知,明确人文和自然影响因素间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以此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根据川东石炭系实钻资料,结合前人资料对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沉积相是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次要控制因素,而古岩溶、古构造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在此过程中,根据黄龙纽残余厚度分布状况提供的岩溶剥蚀强度信息、经压实恢复上覆梁山组碳质泥岩等厚度图反映的黄龙组顶面侵蚀地形变化印模及由岩溶相组合特征所显示的古水文条件,恢复了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地貌。在分析古岩溶地貌单元古水文状况、溶蚀方式和强度、古构造及古岩溶厚度的基础上,对川东内古岩溶进行了区块划分。最后综合了各种资料,对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95.
With the successful launch of Swift satellite,more and more data of early X-ray afterglows from short gamma-ray bursts have been collected.Some interesting features such as unusual afterglow light curves and unexpected X-ray flares are revealed.Especially,in some cases,there is a fiat segment in the X-ray afterglow light curve.Here we present a simplified model in which we believe that the flattening part is due to energy injection from the central engine.We assume that this energy injection arises from the magnetic dipole radiation of a millisecond pulsar formed after the merger of two neutron stars.We check this model with the short GRB 060313.Our nume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energy injection from a millisecond magnetar could make part of the X-ray afterglow light curve flat.  相似文献   
996.
We monitored 16 X-ray selected young solar-type stars for light variation and found appreciable periodic light variability with amplitudes of a few hundredths of a magni-tude in nine of the objects. Using the method of Phase Dispersion Minimization (PDM) and Fourier analysis (software PERIOD04), the rotation periods of these stars were determined from the photometric data. The rotation periods of all nine stars are shorter than about 3days. It is suggested that, as with the Pleiades cluster, small amplitude light variations are quite common among young solar-type stars with rotation periods around 3 days or less. This gives further evidence for the spin up of solar-type stars predicted by models of angular momentum evolution of pre-main sequence stars.  相似文献   
997.
中国东部海域地质历史上长期处于板块的结合部位,构造活动剧烈,地层发育特征复杂,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海域和陆域地层研究程度不均衡,陆域资料多,研究程度高,而海域受各种条件限制,研究程度较低。此外,地层分区方案多针对陆域开展工作,迄今没有开展过统一的海域-陆域的地层分区,制约了对我国地层整体发育特征的深入认识。本文以近几年实施的1∶100万和更高比例尺的海洋区域调查成果资料为基础,开展了中国东部海域及邻域综合地层分区,系统研究了各地层分区中地层发育特征,重点研究了我国东部海域(台湾以北海域)中生代以来的地层特征和沉积演化历史。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海域及相邻陆域可以划分为1个地层大区(一级)、5个地层区(二级)和13个地层分区(三级);渤海海域主体位于华北平原分区,北黄海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地层分区,南黄海海域主要属于下扬子地层分区,而东海和冲绳海槽主要位于东海陆架分区;中生代以来中国东部海域内各个盆地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地层发育特征差异性明显。  相似文献   
998.
以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柴旦盐湖湖表卤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材料(HLB,PPL,ENVI-18,ENVI-Carb,XAD8和XAD4)对大柴旦盐湖湖表卤水中DOM进行了分离和富集,初步建立了从高盐体系盐湖卤水中高效分离富集出具有代表性的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方法,系统的考察了pH,上样体积,柱流速和洗脱溶剂对DOM回收率的影响。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热裂解—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Py-GC/MS)进一步对盐湖卤水分离物进行了谱学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盐湖卤水在酸性条件下(pH=2),柱流速为0.5 mL/min时有助于吸附剂对DOM的吸附,而随着上样体积的增加,DOM的回收率逐渐下降,而甲醇是比较理想的洗脱剂。大柴旦盐湖湖表卤水中的DOM主要以芳香类,碳水化合物以及部分脂肪族化合物为主,而含氮类化合物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