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0篇
  免费   620篇
  国内免费   1122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62篇
地质学   3916篇
海洋学   22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81篇
自然地理   21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3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The Mesoproterozoic Kunyang rift, which is located o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and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the Kangdian axis, is a rare massive Precambrian iron-copper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zone in China. The Mesoproterozoic Wulu (Wuding-Lufeng) basin in the middle of the rift is an elliptic basin controlled by a ring fracture system. Moreover, volcanic activities in the basin display zonation of an outer ring, a middle ring and an inner ring with carbonatitic volcanic rocks and sub-volcanic dykes discovered in the outer and middle rings. The Sm-Nd isochron ages have been determined for the outer-ring carbonatitic lavas (1685 Ma) and basaltic porphyrite of the radiating dyke swarm (1645 Ma) and the Rb-Sr isochron ages for the out-ring carbonatitic lavas (893 Ma) and the middle-ring dykes (1048 Ma). In combination of the U-Pb concordant ages of zircon (1743 Ma) in trachy-andesite of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and stratum (1569 Ma) of the Etouchang 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Rb-Sr iso  相似文献   
72.
大青山古元古代变质卯独庆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亮 《华北地质》2003,26(3):177-182
九八年以来,在内蒙大青山地区古元古界二道洼群地层中陆续发现了一批以卯独庆金矿为典型代表的层控特征十分明显的新类型金矿。二道洼群是一套大陆裂谷盆形碎屑岩建造,以杂砂岩、碳酸岩、砂质泥岩、粘土岩为主,上部夹中基性火山岩建造;变质从低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变形复杂。金矿体产于固定的层位二道洼群红山沟组的云母片岩和大理岩中,受顺层滑脱作用形成糜棱岩化带控制,矿化均匀,厚度大,平均品位可达6×10-6以上,最高达23×10-6。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有银金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成矿时代早于中元古代。而且该类金矿物化探异常显示良好,Au、Ag、Cu、Pb四种元素为矿体晕元素组合。这些特征都表明其成矿作用具特殊性,与产于内蒙新太古界乌拉山群及色尔腾山群中的金矿类型完全不同。因此,有必要对该类金矿的成矿机制及成矿时代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73.
胡建中  潘永胜 《现代地质》2003,17(4):402-407
渣尔泰山群是华北地台北缘中元古代裂陷槽沉积,主要为一套遭受绿片岩相区域变质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根据岩性、岩相、相序和不整合界面的综合研究,对这套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层序界面分析和层序划分,识别出Ⅰ型、Ⅱ型和暴露-淹没复合型(Ⅲ型)3种类型层序界面,共划分出1个超层序、2个大层序和7个层序。总结了渣尔泰山群在碎屑滨岸、台缘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积、碳酸盐台地、台前斜坡和陆棚盆地等不同古地理背景下的层序发育模式及其内部构成特征,并探讨了复合海平面变化、构造活动、沉积物供给、古地形等因素对层序形成和演化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4.
新疆富蕴县蒙库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蒙库铁矿床位于西伯利亚板块的阿尔泰活动陆缘麦兹晚古生代陆内裂谷盆地,并产于该盆地北东缘的中部,即麦兹倒转紧闭复式向斜的北东倒转翼中部.容矿地层为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的下亚组,铁矿体严格受NIⅣ走向的铁木下尔滚次级紧闭向斜构造控制,并产于向斜构造的核部.控矿断层可能是由铁木下尔滚次级紧闭向斜和巴寨区域性断裂联合作用产生的次级断裂构造.蒙库铁矿床的赋矿围岩主要为前进区域变质作用产生的角闪更长片麻岩,局部可见断裂混合岩化现象.近矿围岩蚀变甚弱,主要表现为夕卡岩化作用,出现了石榴子石、绿帘石、钙铁辉石、透闪石等夕卡岩矿物.其成因类型属喷流沉积-变质改造-岩浆热液叠加富集型多因复成铁矿床.  相似文献   
75.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高盐度包裹体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学研究表明,银山矿床石英斑岩和金金属矿床中都发现须含石盐的高盐度流体包裹体,表明至少在成矿作用的早期成矿流体为高盐度流体,高盐度流体不是由热水溶液的不混溶作用或沸腾作用形成的,而是直接从饱和水的结晶岩浆熔体中出溶的,银山矿床的成矿流体与斑岩铜矿的成矿流体具有相似性,证实矿床深部可能有隐伏斑岩铜矿。  相似文献   
76.
易门式大型铜矿床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金属矿床隐伏矿定位预测的关键问题,在提出构造成矿动力学的分支学术方向的基础上,以易门式大型铜矿床为例,从成矿地质背景、矿田构造、构造地球化学和成矿构造应力场等方面进行构造成矿动力学研究,阐述在构造应力场控制下成矿流体运移和聚集的规律。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反映矿体的原生晕;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受构造控制,其分带特征可指示成矿流体的流向,并提供矿床成因和隐伏矿(化)体相对埋深的信息。构造应力场的控矿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应力场导致控矿构造的形成,并驱动成矿流体的运移;构造应力场控制了成矿能量场;应力和能量的高值集中区分布特点可反映某些构造型式。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概括隐伏矿成矿预测准则,据此提出若干重点找矿靶区和靶位,其中部分靶区得到工程验证,表明构造成矿动力学方法对隐伏矿定位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燕山地区中元古代常州沟组潜穴化石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刘鹏举 《地质论评》2003,49(5):522-524
在燕山地区中元古代常州沟组中发育有大量的潜穴化石,潜穴产于常州沟组中部的泥质粉砂岩中。潜穴呈个体较大的直管状,垂直层面保存。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遗迹化石,表明在距今近1800Ma前就已出现古老的后生动物,这对于研究后生动物的起源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在甘肃省酒西盆地青南凹陷柳沟庄一窟窿山地区下白垩统下沟组及中沟组地层序列中,首次发现发育一套地震事件沉积物,是一套含微裂缝或同生变形构造及振动液化泄水构造等震积特征的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的组合。本区震积作用及震积岩的主要识别标志为振动液化卷曲变形及其伴生构造、重荷模及伴生构造、脆性和塑性两类沉积物相间的滑塌变形作用及滑塌岩、软沉积物的液化作用及泄水构造、层内阶梯状断层及地裂缝。柳沟庄一窟窿山地区下白垩统震积岩的发现,填补了本区震积岩研究的空白,反映了本区在早白垩世存在一个强烈的构造活动时期,可以推测其影响范围可能还会波及青南凹陷的其他地区,也有望在酒西盆地类似环境的其他凹陷发现震积岩,开辟震积岩研究的新领域。区域构造背景的研究同样表明,青南凹陷青西I号同生断裂带及509断阶带的强烈构造活动正是本区早白垩世震积作用的直接诱发因素,为本区震积岩的存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介绍了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论述了这一新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油气藏描述,工程设计CAD等学科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阐述了目前国际国内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具体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及图形软件、图形硬件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80.
张麻井铀钼矿床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与火山岩有关的热液铀矿床,围岩蚀变广泛发育,其中黄铁矿化在该矿床分布虽 较为局限,但是与铀钼成矿关系密切。为了研究黄铁矿化蚀变与铀、钼成矿的亲缘关系,文章对张麻井的黄铁矿化蚀变岩 进行主、微量元素分析,并选择Yb作为不活动组分,使用质量平衡迁移计算方法, 利用Grant公式对其组分迁移进行定量 计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黄铁矿化蚀变岩的TFeO含量极高,介于11.24%~24.57%之间(平均18.45%),其中Fe2O3含量 10.78%~25.25% (平均18.64%)、FeO含量1.43%~1.90% (平均1.69%),Fe2O3/FeO比值平均为10.99,有可能受到后期氧 化。黄铁矿化蚀变岩在Isocon图解上等浓度线斜率小于1,表明整体发生了组分的带入,带入的主要组分为大量的TFeO (131倍),成矿元素Mo(884倍)、Pb(11倍)、U(4.9倍)、V(2.8倍)、Ta(0.44倍)、Cu(0.64倍),碱金属Na2O(0.45 倍),以及Cd(424倍)、Bi(13倍) 等;带出的主要组分有碱金属Li(-0.73)、K2O(-0.17),成矿元素Zn(-0.38)、Cr (-0.37),以及Eu(-0.58)、Sc(-0.25) 等。其中SiO2略微减少(-0.03),带入的Mo含量远大于U的含量,据此认为黄铁 矿化与钼成矿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