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51.
侯一凡  邢帅  耿迅  徐凯 《测绘科学》2016,41(2):140-144
针对基于表面的三维模型形变方法可描述细粒度形变但不独立于三维几何表示,而基于空间的方法则刚好相反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曲面调和场构建的三维形变模型。通过计算表面调和场,将模型划分为若干个形变单元;通过在每个形变单元上运用刚性形状匹配保证局部刚性形变,实现了三维模型的细节保持形变;基于调和值将形变单元上的形变插值到整个三维模型,支持三维模型的细粒度形变;为实现几何表示不相关性,该文提出了一种三维点云调和场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形变模型利用调和场将基于表面和基于空间两种方法的优点结合了起来,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2.
针对在地形绘制中三维地形数据量巨大和绘制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U加速的大区域三维地形数据的塔式结构模型及实时可视化新方法。首先构建细节层次模型来减少大区域地形实时绘制的地形数据量,然后建立DEM数据和DOM数据的金字塔式数据模型来实现大容量三维数据的实时装载和动态卸载,并采用CUDA编程实现了大区域三维地形可视化的GPU加速。  相似文献   
153.
李朝奎  方军  殷智慧  张新长  李慧婷 《地理科学》2016,36(12):1929-1936
在研究地形多分辨率细节层次模型构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地形特征的模型细节层次的细分过程,改进了基于外存的数据存储设计方法。设计了基于增量段式存储的数据组织方式,研究了地形数据绘制过程中的裂缝现象,引入模型高度损失误差计算方法,通过采用增删高程点的办法,消除了绘制图形中的裂缝。以某地区的DEM数据为实验数据,采用C++和OpenGL编程实现了地形的绘制。结果表明:本存储策略优于传统存储策略,通过增量段式的形式存储不同分辨率的高程点,重叠的高程值不再重复存储,以节约外存空间,减少了数据冗余度,I/O操作时间提高率为25%。且随着数据量增加,I/O操作时间提高效率更为显著。该存储设计将物理分块、逻辑分层、索引检索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在减少外存占用率、降低数据量加载的同时,也提高了数据扩展的灵活性。当增加地形分块时,不会影响原有分块和存储结构。实验效果与原始地形非常相似,保证了生成的细节层次模型的真实性。此外,针对DEM实验数据,在加载非相邻分辨率等级层次的数据时,地形绘制过程出现裂缝的问题,通过删除高程点的办法来消除裂缝,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54.
邓少平  侯瑞 《测绘》2016,(4):183-187
在测绘项目的技术设计与生产组织中,经常需要结合地形地貌等多种图形图像数据进行分析。然而传统的项目管理以表格、文字等表现形式为主,项目管理不够直观,作业效率较低。本文设计了基于Google Earth测绘项目管理系统,借助Google Earth的影像与三维地形及兴趣点数据,实现了测绘项目相关信息的图形化管理与展示,形象直观,原型系统的测试表明该系统有助于提升项目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5.
基于海量多波束数据的海底地形模型的构建与可视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多波束数据组织、处理的技术难点,提出一种高效的适合海量、离散水深数据的预处理技术.首先,建立空间索引数据块,同时采用Delauny三角网技术和网格点双线性内插技术,构建出各块水深数据的DEM模型.然后,使用扩展块技术,解决了相邻块DEM的接边问题.最后,利用细节层次模型技术对所有DEM模型进行高效绘制,实现了海底地形的3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156.
一种视点相关球面地形LOD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地形可视化领域,基于海量数据的全球地形3维可视化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在经典ROAM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视点相关全球地形LOD模型SROAM。该算法采用正方体作为网格细分的顶层,正方体上每一个面分裂成两个三角形作为ROAM算法二又树的根节点。给出了高程数据球面映射的方法,在动态误差计算过程中,考虑了地平线约束条件,进一步对网格进行简化。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实时动态地生成全球地形LOD模型,实现全球地形场景的平滑绘制。  相似文献   
157.
针对ROAM算法的缺点 ,对ROAM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算法提出了先分块后构模的思想 ,首先将大规模高程数据进行分块 ,然后根据视点与子块的关系对每一个子块进行细分判断 ,最后 ,用改进的ROAM算法模拟我国荆江地区的三维地形 ,取得了良好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58.
基于三角形折叠的连续多分辨率LOD算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LOD技术是从软件方面提高大范围场景3维渲染速度的有效手段之一。文中在基于三角形折叠的LOD简化算法的基础上,针对在3维景观绘制中模型数据需实时简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形折叠的连续LOD算法,即预先对模型的几何数据进行简化预处理,并记录每一步的简化操作,以便于在3维景观绘制时,根据要求实时显示不同分辨率的模型数据。最后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9.
地形可视化是对地形的直观表达,是人们了解和认识地形的基本途径。通过传统的可视化技术所展现的三维高低起伏效果,相比平面图虽然更容易判读出地形的总体走势,但对地球表面的纹理细节要素的刻画程度却远远不足,无法达到特定工程应用中对地形真实性的需求。因此,本文以黄土丘陵地区原始DEM为主要数据源,通过研究二阶微观地形因子,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二阶微观地形因子增强DEM地形可视化效果,从而达到刻画出该地形正常难以辨别的细小地表单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0.
小波多尺度分解是重力位场分离的常用方法之一,其最大的优点是突破了传统的二分重力异常的理念,实现了重力异常的多重分解,但对其性质及其存在的局限性还未进行系统研究。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本文从基于剖面和格网的重力位场小波多尺度分解的定义出发,阐述了低阶小波细节不变准则等3个重要性质,通过设计简单和复杂两类典型理论模型,分析了小波多尺度定义及性质,并在应用实例中与插值切割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小波多尺度分解可以实现重力位场多层分离并推估源体埋深,同时针对本文指出的异常尺度混叠和比例系数难以确定等局限,给出了改进思路。以上基础研究工作,可为重力位场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