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7篇
  免费   2219篇
  国内免费   3077篇
测绘学   323篇
大气科学   278篇
地球物理   1796篇
地质学   10323篇
海洋学   619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749篇
自然地理   476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399篇
  2021年   389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466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581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534篇
  2011年   622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500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477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487篇
  2000年   383篇
  1999年   446篇
  1998年   437篇
  1997年   421篇
  1996年   369篇
  1995年   366篇
  1994年   339篇
  1993年   316篇
  1992年   318篇
  1991年   279篇
  1990年   250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54年   8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4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Guoxi.  C Huanz.  L 《地学前缘》1996,3(3):19-38
就剪切带金矿床的成矿热液流体的组成,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特征而言,很难对成矿流体的来源下明确结论。成矿流体有四种可能来源,变质的,岩浆的,地幔排气的,下地壳麻粒岩化和深循环地下水的来源。前三种来源有地球化学证据,因而不能完全排除其可能性,第四种来源因为它与剪切带流体为低盐度,高压力这一特征相矛盾而尚未被大多数科学工作得所接受。同一矿床或同一地区的成矿流体的同位素均一化提供的证据说明均一发生在成矿流  相似文献   
952.
953.
地震迁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沿构造带迁移,另一种是短时间、长距离、直线式的震中迁移,其迁移路线能跨越不同的构造单元。这后一种迁移类型,其迁移方向与构造压力方向呈45°夹角。按照立交模式的观点,它反映了下岩石圈中剪切蠕滑断层的运动。本文利用上述观点和地震迁移资料对与中国大陆相邻板块运动方向进行了确定,得到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分别向西、向北和向南南西方向运动。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最近一次大震高潮期和低潮期板块运动方向是稳定的。此外,本文还讨论了由地球自转引起的纬向和经向地震迁移。  相似文献   
954.
在确定潜在震源区中地震和地质资料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裕明 《地震地质》1992,14(3):275-278
在确定潜在震源区中如何应用地震和地质资料是编制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的关键问题,包括如何利用地震和地质资料来勾划地震带和潜在震源区的范围和方向,以及确定本底地震和潜在震源区的震级上限  相似文献   
955.
956.
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大震重复性和大震减震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物质分异的角度出发并利用现代小震活动资料,讨论了东南沿海地震带历史大震震源区及其附近,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是否有大震(M≥0)震源区大震重复性和大震减震作用问题。结果表明,这些历史震源区目前还处在减震阶段,今后一段时间只能以小震或中强地震的活动特点来显示这一弱化区。  相似文献   
957.
分析了大华北浅源地震与日本海西部及我国东北深震的关系,认为本世纪来日本海西部—我国东北深震经历了5个相对活跃期,大华北各地震区相应经历这5个活跃期的影响期。根据大华北M≧6级浅源地震与深震活动的相关性,建立了太平洋板块楔形俯冲带端部重大深震事件导致大华北浅源M≧6级地震发生的板块俯冲模型,应变波传播速度约94km/年,地表视速度约100km/年。重大深震事件突出、模型稳定性强,预测实验表明模型公式可做大华北地震监测参考。用本模型可以解释浅源地震迁移、各地震区地震与深震活动相关等现象。  相似文献   
958.
重熔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具有明显的蚀变、矿化分带性,由含矿岩体向外(或从深部到地表)蚀变分带依次为:碱性长石化带→黑鳞云母云英岩化带→黄玉云英岩化带→绢英岩化带→硅化带→似青盘岩化带;矿化分带为:钨(锡、钼、铜)→锡(钼、铋、锌)→钼(锡、铅、锌)→铅、锌(银、锡)。前两个矿化带与黄玉云英岩化带关系十分密切,钼矿化带与绢英岩化带和硅化带有关,铅—锌矿化带主要产于硅化带与似青盘岩化带叠加部位。  相似文献   
959.
内蒙古乌拉山金矿带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960.
张书元  周希云 《贵州地质》1992,9(2):143-149
雪峰隆起带西缘是否存在大的推覆构造,是80年代以来地质学者热烈争论的一个问题。本文依据丰富的地面地质资料和深部物探资料,从地面地质构造特征、早古代沉积相带展布、深部物探资料(主要是可控震源地震资料和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对比分析、雪峰隆起带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及其演化过程等几个方面,论证了该区并不存在大的推覆构造,雪峰隆起带不会是外来的推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