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0篇
  免费   2252篇
  国内免费   3039篇
测绘学   324篇
大气科学   279篇
地球物理   1776篇
地质学   10295篇
海洋学   617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743篇
自然地理   470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365篇
  2021年   381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454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581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534篇
  2011年   622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477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487篇
  2000年   383篇
  1999年   446篇
  1998年   437篇
  1997年   421篇
  1996年   369篇
  1995年   366篇
  1994年   339篇
  1993年   316篇
  1992年   318篇
  1991年   279篇
  1990年   250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54年   8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4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大震重复性和大震减震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物质分异的角度出发并利用现代小震活动资料,讨论了东南沿海地震带历史大震震源区及其附近,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是否有大震(M≥0)震源区大震重复性和大震减震作用问题。结果表明,这些历史震源区目前还处在减震阶段,今后一段时间只能以小震或中强地震的活动特点来显示这一弱化区。  相似文献   
993.
分析了大华北浅源地震与日本海西部及我国东北深震的关系,认为本世纪来日本海西部—我国东北深震经历了5个相对活跃期,大华北各地震区相应经历这5个活跃期的影响期。根据大华北M≧6级浅源地震与深震活动的相关性,建立了太平洋板块楔形俯冲带端部重大深震事件导致大华北浅源M≧6级地震发生的板块俯冲模型,应变波传播速度约94km/年,地表视速度约100km/年。重大深震事件突出、模型稳定性强,预测实验表明模型公式可做大华北地震监测参考。用本模型可以解释浅源地震迁移、各地震区地震与深震活动相关等现象。  相似文献   
994.
重熔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具有明显的蚀变、矿化分带性,由含矿岩体向外(或从深部到地表)蚀变分带依次为:碱性长石化带→黑鳞云母云英岩化带→黄玉云英岩化带→绢英岩化带→硅化带→似青盘岩化带;矿化分带为:钨(锡、钼、铜)→锡(钼、铋、锌)→钼(锡、铅、锌)→铅、锌(银、锡)。前两个矿化带与黄玉云英岩化带关系十分密切,钼矿化带与绢英岩化带和硅化带有关,铅—锌矿化带主要产于硅化带与似青盘岩化带叠加部位。  相似文献   
995.
内蒙古乌拉山金矿带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996.
张书元  周希云 《贵州地质》1992,9(2):143-149
雪峰隆起带西缘是否存在大的推覆构造,是80年代以来地质学者热烈争论的一个问题。本文依据丰富的地面地质资料和深部物探资料,从地面地质构造特征、早古代沉积相带展布、深部物探资料(主要是可控震源地震资料和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对比分析、雪峰隆起带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及其演化过程等几个方面,论证了该区并不存在大的推覆构造,雪峰隆起带不会是外来的推覆体。  相似文献   
997.
湘黔边境铅锌矿带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宗发 《贵州地质》1992,9(3):246-254
本文从地球化学硫、铅同位素组成角度出发,对湘黔边境铅锌矿带的成矿时代、成矿温度、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进行探讨。该矿带铅锌矿床属沉积—改造型矿床,成矿金属物质来源于地幔,矿质硫来源于矿层上覆中上寒武统海相蒸发白云岩中的膏盐;成矿温度为中—低温(135—200℃);成矿时代主要是加里东期,加里东早期形成矿源层,晚期溶解、活化、混合、改造矿源层形成矿床。该矿带属加拿大派纳派因特式铅锌矿,是寻找以锌为主的铅锌矿很有前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998.
控制绿岩带金矿不均匀分布的因素,除构造环境、形成时代、岩石原始含金性及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规模外,科马提岩成因类型及绿岩形成时的海水深度也是重要的控制因素。低程度部分熔融使Ⅱ类科马提岩具低的原始金含量,对成矿不利。浅水环境下海水的流动及氧化条件不利于保留海底交代阶段由镁铁质、超镁铁质火山岩释入海水中的金,对成矿不利。桂北元古宙绿宕带中科马提岩属Ⅱ类,所何岩石具有较低的金含量,故金成矿远景不太乐观,但仍具一定的找金前景。  相似文献   
999.
1000.
黄镜友 《湖南地质》1992,11(2):134-139
湘乡市东山天然饮用矿泉水,是我省首次发现的大型含锌矿泉。它发育在北东向东台山含水断层带上,该断层长60km以上,倾向北西,斜贯湘乡境内,向西南通过歇马花岗岩体。在泉区,沿断层带发育一条硅化破碎带,最厚处达150m。断层上盘为白垩—第三系红层,下盘为板溪群,均为不透水层,对矿泉起遮挡保护作用。本矿泉水量丰富,每昼夜可取水2000t。泉水中锌和偏硅酸含量,已达到国家天然饮用矿泉水标准,另含10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属少见的优质矿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