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和(县)含(山)硬石膏矿成因类型、沉积环境及赋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和(县)含(山)硬石膏矿勘查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区含矿地层周冲村组(东马鞍山组)岩矿成因类型和代表性剖面岩相划分,认为周冲村组是在早中三叠世缓慢海退和干旱蒸发作用下形成的一套由浅滩—局限海夹潮坪—咸化潟湖—潮上萨布哈的蒸发岩建造,其中的硬石膏矿体主要沉积于咸化潟湖环境;认为早中三叠世的海退和海水咸化过程是循序渐进式发展的,其间发生了许多次小规模海侵或风暴潮,使得咸化潟湖海水的补给和蒸发保持了相对平衡,形成了巨厚硬石膏矿体沉积所需的持续稳定的海水盐度和环境条件;认为早中三叠世的海退有自西向东的退出趋势。同时指出,由于环境差异,本区东部的硬石膏矿品质好于西部。  相似文献   
12.
滇东北渔户村组内的富铅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启良 《云南地质》2001,20(2):186-194
渔户村组为滇东北富铅锌矿床的重要产出层位。通过茂粗、金沙厂、五星、乐红、大海等矿床,总结了滇东北渔户村组内的富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认为其与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和后期改造作用有关,为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改造成因。  相似文献   
13.
以滇东寻甸-大湾下寒武统渔户村组磷矿为研究对象,基于钻孔的岩心编录和系统采样,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等工作,对该区磷矿的物质组成、磷质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对磷质富集成矿具有重要作用,吸收了磷元素的磷质生物体可以直接堆积成矿,而生物的死亡腐解也为磷酸盐沉积创造了有利的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4.
曲阳金红石矿含矿带长约4km,出露宽度约1km,总体呈东西向展布。矿床受层位控制,赋存于下元古界东焦群豆村组二段含金红石赤铁绢云母石英片岩和赤铁白(绢)云母石英片岩中,共圈定矿体8个,矿体长500m-1700m,平均厚度1m-2m,TiO2平均品位1%~4.02%,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矿床形成于古元古代山间盆地相沉积一变质建造中,经历了多次变形变质作用,变质程度达低绿片岩相,为沉积变质矿床。矿床特点与内蒙古羊蹄子山钛矿床相似。目前矿床控制规模为中型,有望成为大型。  相似文献   
15.
滇东北地区层控Pb-Zn-(F-Ba)矿床的热液喀斯特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立生 《地球学报》1997,18(1):41-52
滇东北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梅树村组中以白云岩为主岩的层控PbZn(FBa)矿床一直被认为是沉积或沉积改造矿床。但是,野外观察表明,它们是典型的、由成矿流体充填开放空间形成的后生矿床。被认为是同生成矿作用证据的条带状构造或“层状”构造却是成矿流体充填席状喀斯特洞穴的产物,以切割层理为特征。矿体具有典型喀斯特洞穴的形状。一些矿体呈球形———热液喀斯特洞穴所特有的形态。闪锌矿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90-140℃,共生萤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和矿石的铅同位素数据表明,成矿金属来自上地壳而非玄武岩。成矿流体中水的δD和δ18O值表明,成矿流体的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PbZn(FBa)矿床有清楚的垂直分带:下部矿体形态不规则,有喀斯特洞穴的形态,Pb>Zn,上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席状喀斯特洞穴形态),Zn>Pb。依据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矿床的热液喀斯特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抱板群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对抱板群的最新研究,自下而上建立两个岩石地层单位,即戈枕村组,峨文岭组。戈枕村组由片麻岩类变粒岩组成,厚度大于2381m,具混合岩化。该组测得锆石一致曲线上交点年龄(1824±77)Ma,混合岩脉体Rb-Sr等时线年龄(1637±31)Ma,推测形成于1600-1800Ma之间,相当于长城纪早期。  相似文献   
17.
彭真万  黄越 《江西地质》1997,11(1):35-39
笔者等(1991)在宁都、于都等地,于早侏罗世水北组之下,首次发现一套颇为特殊的粗碎屑岩组合,称其为砂砾岩扇,凌联海(1996)命名为赖村组。本文从剖面研究入手,论述其时代时属、岩性特征、沉积相及其地层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上三叠统一侏罗系,通过清理,新创立赖村组和岩前段。本文描述了该组,段的岩性,岩相特征分布情况,其时代分属于晚三叠世晚期至早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19.
滇东北渔户村组富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渔户村组为滇东北富铅锌矿的重要产出层位。通过成型或基本成型的茂租,金沙厂,五星,乐红,大海等矿床,论述了滇东北渔户村组富铅锌矿的成矿地质特征,认为其与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和后期改造作用有关,并总结了地质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广西恭城地区的额头村组珊瑚化石极为丰富,自上往下共有20余层之多,共建立了Cystophuentis、Caninia dorlodoti及Ceiphyllum elegantum3个珊瑚组合带,如此连续及完整的珊瑚组合带在广西同类地层中尚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