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9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西部资源》2014,(度(一)
正近日,呼伦贝尔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组对根河市废弃居民点土地复垦项目2014年度(一期)内业资料进行审查验收,专家组针对该市2014年度复垦内外业工作提出了两点意见:一是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内业资料,二是继续做好复垦后期的管护工作。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该局会同项目施工单位、建立单位及时落实整改,并将整改落实情况上报呼伦贝尔市国土资源局审查备案。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土地整理工作已成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分为项目内业和项目外业两个部分,土地整理项目内业资料是构成项目档案的基础。项目档案能真实的反映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包括项目的前期立项审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招投标、工项目程施工、项目工程监理、项目工程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33.
位群 《北京测绘》2011,(2):52-54
经过近两年的辽宁省多个地区的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农村土地调查工作探索和实践,介绍了农村土地调查的作业流程,接着对几个主要作业工序进行了详述,总结了主要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4.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摸清土地资源家底,掌握真实的土地利用状况,获取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省级内业核查是保障各省土地调查成果真实、准确的重要手段及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如何解决核查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成为了关键,本文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实践找到了一些比较方便的辅助办法。  相似文献   
35.
36.
刘旭  ;蔡四辈 《东北测绘》2013,(2):111-114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程工作量庞大,数据复杂,计划工期短,成果质量要求高。如果用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时采用的常规方法开展工作,不仅工作效率低下、工期得不到保障,而且数据的准确性无法保证,也不能建立连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充分运用3S技术进行作业,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土地管理部门快速提供准确、详实、现势性强的土地利用数据资料,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本文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流程中的主要工序,介绍3S技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并对其后续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7.
一是领导重视到位。成立了由各镇(街道)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各镇(街道)国土所。全面组织、协调发证工作,同时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外业和内业工作队,由镇分管领导统筹安排,国土所负责统一协调指导。局制定各乡镇(街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制度,保证了各镇(街道)发证工作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38.
杨志强 《测绘学报》2005,34(1):91-91
以作者近10年来在南部西藏的科研为背景,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实验测试、内业分析、物理解释、综合反演、数字仿真、模糊误差理论等多方面对南部西藏地壳形变测量与地球动力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39.
3月22~28日,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许昌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进行全面核查。经过数据库质量检查和地类一致性核查,认为该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质量符合要求,通过内业核查。  相似文献   
40.
本文结合航测业常规作业流程介绍其数字制图局域网络的建立,提出了该网络下的数据结构形式及其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