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3篇
  免费   827篇
  国内免费   752篇
测绘学   4706篇
大气科学   567篇
地球物理   610篇
地质学   1446篇
海洋学   698篇
天文学   213篇
综合类   502篇
自然地理   220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342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476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2年   3篇
  1940年   2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当前我国有许多海洋气象调查船、商船和遥测气象浮标站的甲板上安装有气温、湿度和风速测量仪器,其中不少仪器本身测量精度是符合要求的,可是在船上使用能否获取符合要求的气象资料,其代表性如何,即是否能准确代表和反映观测船所在地点一定  相似文献   
52.
自中印度洋被确认为是大洋岩石圈活动压缩变形的场所以来,人们已经竭尽全力来确定该地区的缩短量.其目的是了解在很高压应力下的板内变形会对周围板块的运动学起什么作用以及大洋岩石圈的机械反映.使用了下面4种不同的方法来定量分析变形速率:  相似文献   
53.
南海北部一观测点内潮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邱章  徐锡祯 《热带海洋》1996,15(4):63-67
采用功率谱分析、调和分析等方法,对南海北部一观测点连续9d(1988年5月8-16日)的温度、盐度和海流及跨越该期间较长的(1988年4月24日-7月22日)潮位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点存在着一种内潮现象,其波动的周期在24h左右,它传播的方向大体是偏北。  相似文献   
54.
前人在讨论水深对内潮能通量影响的时候得出结论:有限深海洋中海面对内潮的反射使得正压潮向内潮的能量转化相比较无限深海的情况显著降低,对于选定的地形,在无限深海假定下得到的能通量是该地形上内潮能通量的上限。鉴于前人所研究的基本上都是平滑的地形,而实际的海洋地形总是比较粗糙的,本文探讨了粗糙地形上内潮能通量随水深的变化。选取了弦函数地形、随机白噪声地形、弦函数地形叠加在高斯地形之上、随机白噪声地形叠加在高斯地形之上和随机白噪声地形与弦函数地形同时叠加在高斯地形之上5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对于这5种情况,都存在海洋有限深时的能通量大于无限深假定时的能通量,这说明前人得出的"有限深海洋中海面对内潮的反射使得正压潮向内潮的能量转化相比较无限深海的情况显著降低"的结论对于粗糙地形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55.
南海北部—观测点内潮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功率谱分析、调和分析等方法,对南海北部-观测点连续9d(1988年5月8—16日)的温度。盐度和海流及跨越该期间较长的(1988年4月24日-7月22日)潮位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点存在着一种内潮现象,其波动的周期在24h左右,它传播的方向大体是偏北。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从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出发,在非地转条件下导得了分层海洋的内孤立波方程—Kbv和mKdv方程,证实了在非地转条件下,一类海洋非线性波动是可以严格满足内孤立波方程的。在地转条件下采用f平面近似导出了KdV方程的演化形式一有源KdV方程,地转的影响含于源项中。由初步的分析得出,f对KdV方程的影响是微弱的。由已得的KdV和mKdV方程的解可知,内孤立波与线性波有着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CS-500型智能回声测深仪与ms-48型(英国产)回声测深仪在长江三峡河段的同步测验,对CS-500型智能回声测深仪的仪器性能,测深精度,智能化程度以及整机可靠性进行了综合检验,检验结果认为,CS-500型智能回声测深精度优良,自动化程度高,是目前取代普通回声测探仪在长江三峡河段测深的新一代测深产品。  相似文献   
58.
张瑰 《海洋预报》2006,23(Z1):34-41
本文考虑一维扩散方程的反问题,利用变分同化方法通过观测资料来确定方程中的未知初值,通过分析观测误差对于初值误差的影响,证明变分同化初值收敛于原问题的真实参数,并得到了参数的收敛精度。同时将得到的初值代入预报模式中,得到预报解,并分析了预报解的收敛性和预报误差。  相似文献   
59.
本文导得了1个研究内波分裂的射线型二维KdV方程。利用这一方程的一维退化方程进行了实验室尺度下孤立子型内波分裂的数值研究。数值结果表明,深水区的初始内孤立波和实测的内孤立波(内潮)在通过陆坡区时都会产生分裂,并在陆架上(浅水区)生成一内孤立子波列。这表明在实际海洋条件下,深海区内潮的分裂是陆架上海洋内孤立子波包(或波列)生成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0.
东、黄海海表面温度季节内变化特征的EOF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1998—2004年的TRMM/TMI卫星遥感海面温度(SST)数据,在初步分析东、黄海SST的季节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采用EOF方法分析了SST的季节内变化特征,进而对SST季节内变化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EOF分析获得的前4个模态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7.07%,其结果基本反映了东、黄海SST变化的主要物理过程。其中,EOF的第一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占30.17%,其空间模态揭示了以东海北部为中心的、整个海域SST变化趋于一致的特征,这一模态的显著变化周期为6.3周;第二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占14.36%,其空间模态呈现东南海域与西北海域SST的反相变化趋势,显著变化周期为8.7周和10.6周;第三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占7.02%,其空间SST变率最大的区域位于黄海海域,显著变化周期为6.8,8.7,10.2周等;第四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占5.52%,其空间SST变率最大的区域位于东、黄海近海,显著变化周期为6.8周。东、黄海SST季节内变化与此海区大气中的季节内振荡是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